新浪财经

中投公司所面临的环境与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04:20 第一财经日报

  虽然中投公司(CIC)目前规模还很小,但中国政府外汇资产的总累积量并不少。2007年中国外汇资产的增长,尤其在计算了央行让部分银行持有的那部分巨额外汇以后,轻易便超过了全世界石油出口经济体加总后的外汇资产增长。

  中国的央行、国有银行以及中投公司所持有外汇资产组合,在2007年增长了近6000亿美元——中投公司的增量在其中估计仅占到170亿美元。但是,中国总的外汇资产增长规模意味着,中投公司如果不是世界规模第一的主权财富基金,也会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基金之一,到2007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高达1.3万亿美元。

  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和挪威的基金不同,后者对议会负责,而前者受国务院领导;到目前为止,与挪威相比,中国更愿意承担大的风险——特别是对百仕通和摩根士丹利的投资。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也不太可能类似于海湾地区小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后者往往类似于一个极富有家族的家族账房(专门为富豪家族理财的一种私人银行)。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更不太可能类似于新加坡的基金——即使中投公司是仿照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建立的——原因很简单,即中国比新加坡大得多,目前也没有新加坡那么富裕。

  CIC区别于其他主权财富基金的五个方面

  中投公司与其他基金共有5个方面的区别:

  第一,中投公司是靠发行债务而不是财政盈余来筹资的。中投公司是以国务院资产管理者的身份构建,但却是靠出售财政部的财政债券来融资。财政部使用融得的资金向中央银行购买外汇交给中投公司管理。因此,如果中投公司不能产生足够的收益来抵补财政部所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财政部将面临财务亏损。

  第二,中投公司必须有效地承担额外的汇率风险,因为用本国货币记账时面临很大的汇率亏损风险。当前市场预期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每年升值8%,为中投公司融资发行债券的年利率为4.5%,那意味着中投公司需要大约13%的年回报率,扣除费用和开支,以人民币计算,才能刚好收支相抵。希望中投公司能够抵消人民币升值无疑是不可能的,因为它的成立是为了设法获取美元和欧元的高额回报,中国需要积累这些回报来支持其汇率制度。但是按人民币计算的亏损可能性,至少也会构成公共关系上的挑战:正如大西洋月刊记者詹姆斯·法娄斯(James Fallows)新近的一篇文章所述,中国公众对中投公司的财务状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第三,中投公司有着多重的使命,不光是单纯提高中国外汇资产的回报率。在中投公司成立之前,政府的不同部门为创造性地使用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出谋划策,中投公司是综合不同意见的结果。其使命包括管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投资,支持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管理中国的外国投资组合(该组合比中国的外汇储备投资组合包含更多的股权性投资)。不过目前中投公司在国内的投资组合远大于国外的投资组合。

  第四,中国比其他设立大型投资基金的国家相对贫穷。当前拥有5个世界最大基金的国家其人均收入平均超过50000美元(按购买力评价PPP计算);中国的人均收入按照PPP计算,依然只有5000美元左右,也低于以市场汇率计算得出的数值。因此,中投公司在寻找支持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将比富裕国家的基金承担更大的责任。

  第五,中投公司的潜在规模。虽然当前中投公司的外汇资产规模还相当小(到2007年底为170亿美元,到2008年第一季度末将有可能增加到670亿美元左右),但很快其规模会变得相当大。还没有其他政府一年的外汇资产增加超过5000亿美元。事实上,如果把中投公司拥有的中国各银行的外汇资产加到其对外投资组合中,中投公司实际上已经在管理30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这足以使其跻身世界最大基金的行列。

  CIC面临的市场压力

  中投公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首次高调的国际投资——百仕通项目——亏损,它不仅面临着不再犯类似错误的巨大压力,还面临着快速投资及产生巨额回报的压力。但是,它不能轻易产生足够的美元和欧元收益来抵消人民币升值。另外,目前中投公司的每次投资行动都受到国内外的密切关注,国家开发银行对花旗银行的投资行动暂缓或许还表明中国担心海外投资过于集中在金融行业。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相关报道:

    中投副总经理汪建熙:中投公司不会做亏本买卖

    中投公司投资黑石亏损的教训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