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从中国慈善排行榜到两会民生情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6日 16:50 公益时报

  编者按:

  在全国两会上活跃着这样一些身影——他们既担负着传达民意建言献策的使命,同时又戴着慈善家的光环;这些“特殊”的委员、代表,如何以独特视角履行自身参政议政的职能?

  本报记者 宋宗合

  行事低调,是民营企业家的一贯作风。务实的他们,游弋泛波在商海之中,社会责任感也在悄悄萌芽。在由民政部指导、《公益时报》编制的“中国慈善排行榜”上,他们的名字赫然占据着榜单的大部分空间,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一种服务社会的道德风范。

  在参政议政方面,在

中国经济社会逐步发展的今天,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心态已经由经济型、功利型转换为民主型、公益型。这一点,从肩负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政协委员重责、同时兼具慈善家身份的企业家们在两会上的表现就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民生情怀”,从十六大报告提出保护合法的劳动和非劳动收入之后,在不断放大。

  那些“慈善家代表委员们”

  从2004年开始,在民政部指导、全国著名公益机构和多家媒体的联合支持下,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办、《公益时报》编制发布的“中国慈善排行榜”已经成为中国公益领域的年度盛事。纵观三年以来榜单上的身影,慈善家们的士绅形象熠熠生辉,政治精英也不乏其人;在2004年上榜的50人中,共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15人;2005年上榜的132人之中,共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28人;到了2006年,上榜的162人之中,共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32人。

  分析比较这些数据,三年累加,上榜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总数有30人(其中王均瑶、刘炳森先后于2004年、2005年病逝,张荣坤于2006年10月被撤销委员资格);许荣茂、尹明善、宗庆后、楼忠福等慈善家连续三年荣登“中国慈善排行榜”榜单;朱孟依、鲁冠球、刘沧龙等慈善家也有两次上榜的经历。

  据人大新闻网透露的信息,2007年全国两会实有全国人大代表2978人,实有全国政协委员2270人。据统计,今年两会上共有27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身兼慈善家身份。在“公益民生”成为焦点的2007年两会上,这些慈善家的动向更加令人关注。

  由功利上升到公益

  两年前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工商联副会长、广厦集团董事局主席楼忠福称,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保护合法的劳动和非劳动收入。他盼望这句话尽快变成现实,“一旦变成现实,我们就彻底吃了定心丸。”可见当时的楼忠福还为企业发展的环境担忧,无暇顾及更为广阔的社会责任。

  今天,楼忠福心里装的已经不仅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环境问题,他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日益重视企业公民建设的今天,中国企业产品的走出去却因为忽视企业公民建设而屡屡碰壁,这被形象地称为“道德壁垒”。

  “全球500强企业定期发布企业公民报告,向社会展示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企业的价值追求,同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而这样的行为,在中国企业当中,却少之又少。”这位民营企业家不无忧虑地呼吁,我国应尽快研究制定《促进企业公民建设指导意见》,让企业公民建设成为每个企业的自觉行为。

  楼忠福称,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企业应当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企业公民建设要求企业不能单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惟一一目的,而必须对人负责,对企业信誉负责,对环境负责,对应做的社会贡献负责。“这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同时,能够推动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为连续三年荣登“中国慈善排行榜”的慈善家,他说,尽管企业公民建设已经成为国内一流企业的追求目标,并已经被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引入企业发展实践,但在中国的开展情况仍不尽如人意。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有些企业的盈利甚至以巨大资源消耗和严重环境污染为代价。这些都表明,促进企业公民建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广泛深入参与的伟大工程。通过企业公民建设,可以提高企业声誉,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楼忠福说,企业公民建设作为国家行为在全球尚无先例,但如果我国率先将企业公民建设提升到法律层面,明确企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建立推进企业公民建设的政府机构和协调机制、建立企业公民建设指导制度和政府奖励制度,则既可防止国际上借此对我国企业实行贸易壁垒,又能极大地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

  从功利到公益,楼忠福的变化引人注目。

  可以佐证这一转变的细节,还有南存辉的名片。最近两年,南存辉在人代会上的名片,只有两个头衔:正泰集团董事长,高级经济师。而不久前,南存辉递给记者的名片上,头衔好长一大串: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执行常委,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名片头衔的变化,表明南存辉已告别“经济性参政心态”,已从表达同类型企业发展的狭隘诉求,过渡到国计民生,由一个阶层的代言人,过渡到胸怀天下的“议员”。先前单纯的政治满足感、社会认同感的淡化,说明了他们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代表的所谓的老板阶层利益。

  由简单转变为专业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是历年两会的议案大户,今年他又怀揣诸多建议参加两会。宗庆后最主要的一个建议是“立法限制外资通过并购垄断我国各个行业、维护经济安全”。

  宗庆后说:“这两年,外资不断并购我们的国内企业,而且都是收购各个行业的前三位,对此国家要加强措施予以限制。如果我们各个行业前三位的龙头企业都被人家控制的话,就会给我们的经济安全带来一些问题。被并购的龙头企业如果再被转手卖掉,原有的民族品牌就会消失。”

  宗庆后建议,我国应加快反垄断立法,通过立法明确外资恶意并购或行业垄断的定义,严格限定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条件;同时在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在保持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基础上扶持民营企业参与并购,防止外资恶意并购和垄断的产生。

  连续三年荣登“中国慈善排行榜”的宗庆后不仅表现出了“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也以相当专业的议案赢得了公众的支持和尊重。

  来自常州的全国政协委员汤燕雯,是“中国慈善排行榜”上的“新秀”。作为一位从基层摸爬滚打创业成功的巾帼英雄,在2006年的“两会”上,她更多关注的是普通人的生存状态。2006年她提交大会的17份提案中,“看病难”、“药价贵”、“择校费”、“安居工程”等等与基层百姓息息相关的关键词频频出现。她没有企业家成功之后的踌躇满志,更多的却是百姓情怀。

  今年,身为慈善家的汤燕雯,因为在两会上提出了《从体制机制入手,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大发展》的提案倍受关注。在她今年提交的10个提案之中,推动慈善立法的提案表现出了非常专业的参政风范。

  汤燕雯提出,加快慈善事业发展,首先就是要制定相应的法律。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基础上,结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等两部法规,尽快研究和制定《慈善事业法》,从法律的高度对我国的慈善事业进行定位。通过立法,把我国慈善事业的性质、地位、原则,慈善机构的登记与组织、管理与运行,慈善事业的进入、评估、监管、退出以及公益产权界定和转让、融投资等从体制上完整地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对这些问题,即便是专事慈善公益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也不过思考到这个层面。汤燕雯作为一个企业家,能够对慈善公益领域有如此深入的研究,说明民营企业家已经走出“三言两语、随声附和”的简单参政议政局面。

  放眼公益民生

  在两会中观察这些慈善家代表委员的视域,住房、医疗、民工、新农村建设、

食品安全
教育公平
等涉及公益民生的领域都囊括在内。而品评这些慈善家的文化精神背景,我们相信,没有谁的个人生活,不被一个更为广阔的公共生活所限定。

  这些慈善家之所以在参政议政中实现了由功利型到公益型、从简单型到专业型的转变,正是跟不断改革的执政思路、不断深化的公益环境相关;由一个公民到企业公民,由埋头务实苦干到望眼关注苍生黎民,他们的变化正是社会变化的结果。

  春天,是一个澄澈清新的季节,在万象更新百花含苞的时刻,公益民生的色彩会因为这些慈善家代表委员的参与更加缤纷。

  曾于2004年入选中国慈善排行榜的全国政协委员杨澜提出,政府应加强监管慈善文化建设,由社会而不是政府办慈善事业。“这次参加两会我写了设立全国慈善公益日的提案”,杨澜认为,如果固定一个特殊的节日无形中会让“慈善”潜移默化为更多人的行为习惯。“可以考虑把即将出台的慈善事业促进法的颁布之日作为全国性的公益慈善日。”

  3月8日,杨澜表示:“我的呼吁确实起作用了,民政部有关领导也和我进行了沟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