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通缩共识(5)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 18:40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汇率改革下一步 《21世纪》:我国人民币汇率一直面临巨大的压力,根据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诸位如何判断下一步的汇率改革? 余永定: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是十分成功的。但是,必须看到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依然
王建:最近统计局请100名专家对形势预测和政策判断,我这次提的就是保持汇率和利率稳定,不要轻易变动。我很担心,如果加息,会抑制投资和消费,会把人民币的炒热钱的钱又引进来。最近美国加息,国际资本好不容易从中国转移出一些,现在加息,等于给投机资金节省了成本。 我国现在拥有超额外汇储备,7000亿的额度已经大大超出了实际需要。今年新增的2000亿,其中有1000亿是贸易逆差,外资进来600亿,当年流进来的热钱就是四分之一,比去年要少得多,这个形势就是因为人民币的利率和汇率能够保持稳定,否则,流入的热钱更多。 宋国青:把其它小项目略掉,M2就等于贷款加外汇储备贷款。现在外汇储备贷款增长了,外汇货币就一定大于贷款,这是一个平衡的关系。央行能够直接用的货币手段相当有限,宽货币紧信贷跟汇率、跟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挂钩。增加的外汇换成了人民币,货币就增加了,至少百分之八九十起到货币的作用。 对宏观经济来说,最重要的变数是汇率升值。要考虑到人民币比较大幅度升值的可能性。 哈继铭:我不完全赞同宋老师说法。汇率水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汇率政策的灵活性比汇率升值更重要,而汇率到底升多少谁也说不清楚,尤其在目前许多资源价格都扭曲的情况下。国际货币基金说有关研究显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0-40%,这个区间太大。 如果资源价格都理顺了,贸易顺差和升值的压力都不会那么大。如果完全依靠汇率调整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有可能造成汇率进一步上升。汇率改革和价格理顺必须齐头并进,这是眼前最主要的任务。 王建:汇率千万不能动。因为我们的背景是生产过剩,现在扩大消费需求并没有太大的把握。我大概算了一笔账,即使把20%城市居民的住宅和汽车消费放进来,大概只能消化一亿吨钢铁,而我们产能过剩是三亿吨,那剩下的两亿吨怎么办?所以还是得靠出口缓解过剩压力。如果把汇率提上来,那不是雪上加霜吗?现在最怕的是,当国内出现生产过剩的时候,内需启动不起来,外需也下降。我同意利率应该走向市场化,人民币汇率迟早也应向上调整,但都不是在现在,现在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应对生产过剩问题,其他方面的改革都要服从这个大局。 (21世纪财经新闻班许静、姜超、秦月参与整理,论坛主办方之一“新浪财经”对讨论进行了部分转载,中信出版社将出版《展望中国2006》,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赵晓主持了现场论坛讨论。由于时间关系,宋国青对话部分未经本人审核。)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