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2006:通缩共识(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 18:40 21世纪经济报道

  评点2005

  《21世纪》:回顾今年宏观经济及其调控,诸位认为其中的亮点、暗点各是什么?

  宋国青:今年贸易顺差很突出,这么大的贸易顺差去年没看到,弱点在于汇率调整步子太小。

  哈继铭: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看。从产业发展情况看,能源尤其是原油采掘行业是一个亮点,今年全球的能源价格大涨,处于最上游的企业利润非常高。在香港上市的中石油今年的利润增长可望超过汇丰银行。暗点是下游的炼油行业因为成品油价格被控制不断亏钱,出现某些地区成品油的供应紧张。

  从政策方面说,亮点是人民币

汇率改革与银行的改制与上市。暗点就是对于某些资源价格的控制,不仅使一些企业亏损,而且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财政补贴:将
成品油
价格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上,享受补贴最多的不是穷人,而是开着豪华轿车出去旅游的人。

  另外,从整体来说也有一个暗点,即企业利润率有所下降。它不是目前宏观调控的政策造成的,而是过去宏观调控政策没有到位造成的。宏观政策该紧缩的时候没有紧缩,造成现在某些产业扩张速度太快,产能过剩,有的开始出现亏损。

  《21世纪》:那应该怎么看待本年度的宏观调控?假如满分是10分,您给2005年的宏观政策效果打多少分?

  余永定:我认为,2005年的宏观调控是十分成功的。中国既保持了高速经济增长,又避免了通货膨胀和通货收缩。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十分平稳,避免了过去经常发生的大起大落。这说明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也说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哈继铭:说今年宏观调控成功,可能为时过早,我给打5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行政手段可能用得多了些。过去利率手段用得比现在多,这次几乎没有使用。过去汇率也是有波动的,自从1994年调整之后,一直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汇率逐渐升值,这次调动并不大。

  当然,在市场机制的完善、微观机制的改造方面,这次比过去做得好。比如在银行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取消利率波动上限以及为了减少经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进行企业债券的发行等这些微观机制的改造方面,确实迈出了不小的步伐。

  宏观调控时间的掌握至关重要,如果在经济处于上升周期的时候不调,等经济下来之后再调,利润回报就更低。我认为,本轮调控的最佳时机是2003年,中国已经错过了最合适的宏观调控时期,这个成本将来可能会很大。

  宋国青:与国际上相比,5分可能还偏高,我的评价是4分左右,主要指行政手段用得偏多,价格手段用得偏少。但是跟中国过去进行纵向比较,最近两年表现得好一些,特别是2005年,可以打到7到8分。从这次对形势的把握来看,当局在开始发现经济比较热时,就采取了降温措施,后来发现措施力度太大,又回调了一点,相对来说比较灵敏。在利率、汇率方面,确实没什么进展。利率仅下调0.25%,对这次宏观调控的作用不是很大。

  王建:我没有以上二位那么悲观,我觉得如果打10分的话,给八九分都可以。短期的政府宏观调控举措是正确的,比如说我们是在去年宏观紧缩的背景下走入上半年的,上半年的宏观政策是比较紧了,所以二季度就开始有所放松,下半年继续放松。针对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和市场下滑等问题,宏观政策放松一点是完全正确和及时的。要说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只能说政府考虑眼前的事情多,考虑长远的事情还是比较少,而真正的危险不是眼前。

  《21世纪》:如果说今年在调控政策上使用市场手段较少,原因何在?

  哈继铭:可能政府有一些顾虑,原因之一是怀疑其到底是不是有效。另外,就是对形势的判断,当初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中国进入了重化工业时代,经济和投资本来就应该增长很快,出现经济过剩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经济有自身的规律性,重化工业时代也罢,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也罢,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一下子投资过快,必然造成将来的产能过剩。这是在几次中国经济波动中被一再证明的事实。

  宋国青:对利率调整的反对意见主要认为,地方政府拿贷款去投资,根本不会考虑利率高低。进一步的观点认为利率一刀切不妥,应当有保有压地进行行政调控。这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观点,我对此持反对意见。行政调控也许在某些方面应当有保有压,可是在很多方面的效果是正相反的。

  汇率方面,我在2002年说过“汇率是纲”,主张把汇率放开,一秒钟都不要思考。汇率调整本身没有问题,但汇率大幅度调整,会有一个缺口,经济增长速度会下降较大,贸易顺差也会减少。顺差减少本来很理想,但需要和提高内需结合起来。如果内需旺盛,压一下出口很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