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通缩共识(4)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 18:40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明年重点防通缩? 《21世纪》:就宏观政策而言,您认为我国应该更加重视防通缩还是通胀? 宋国青:从短期角度来看,现在还是有通货紧缩的倾向,没有一些比较及时、积极政策可能还会出现一段时间的通货紧缩。所以防止通货紧缩仍然是现在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明
央行应密切关注,随时根据通货紧缩或膨胀、价格、供求等情况做出安排。刺激消费短期要考虑货币政策和投资。防通货紧缩,主要还是平衡内需和外需,要特别注意内需的情况,而内需其实就是投资。 哈继铭: 明年GDP和投资增长还会比较快,这种情况下不大会出现通货紧缩。资源价格扭曲是通货膨胀比较低的第一个原因。粮食和食品价格下降是第二个原因。往前看,食品价格维持低增幅或下降的可能性比较小。今年粮食价格一到九月份上涨1.9%,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是9.2%,农民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而粮食价格本身没有太大增加。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农民就要受到损失,除非国家继续给各种补贴,但那样又会进一步扭曲资源价格。 所以我觉得通货紧缩不是明年最关键的问题,明年最大的关注点,应该是尽可能地拉动消费需求。我不赞同拉动内需这个笼统的口号。拉动什么内需?难道是拉动投资内需吗?投资已经增长过快,而且很大一部分投资现在是私人部门行为。用贷款拉动,将来可能造成更大银行坏账。所以应该是拉动消费内需,但消费内需短期内不能拉得很高。日本把储蓄率从23%降到6%,花了三十年时间。 消费拉不高,投资又不能投,怎么办?应该顺从经济发展的规律,如果私人部门投资有所下降,政府应尽量扩大消费内需消化产能。如果经济还是要往下走,就只能顺其自然,不可能一直是像现在增长那么快。用现在还没有修改的数据来看,投资率已经达到GDP的45%。比韩国和日本都要高很多。韩国在1996年达到40%,然后就出现亚洲金融危机,投资率一落千丈,日本达到很高时也是逐渐下降。我国可能也会步其后尘,然后再出现危机。投资率占GDP的45%是不可能持续的,将来肯定要下来。到底是韩国式的跳水式下降,还是日本式的逐渐下降?现在有必要让投资率自然回落,而不应用人为的政策去刺激。 另外,要尽量发展消费性的产品来刺激消费,这需要比较严格的监管,不要把它当作一个运动,韩国过去也曾想大发信用卡刺激消费,结果后来造成金融上的危机。 然后是资本市场以及银行改革。中国的储蓄率高达25%,比日本1970年代的23%还高。中国储蓄率近年提高主要是企业和政府储蓄增加。现在私营经济成分越来越大,它们很难在资本市场上融到资,也很难在银行里面以比较低的利率贷款,只好自己储蓄,用积累利润留存的方式为投资提供资金。所以要继续进行资本市场的改革,尤其是要继续推进现在正在进行的银行改革。 《21世纪》:诸位认为明年宏观经济应该如何调控?如何把握财政与货币“双稳健”的调控政策? 余永定: 2006年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将受到进一步的挑战。明年政府似乎会进一步减少财政赤字,减少国债发行量。但是,如果明年经济增长减速,政府应该及时推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保证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我认为,政府在公共产品领域的支出应该有所增加。这样做有助于保持2006年有效需求的稳定增长,也有助于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 关于货币政策,我的看法是,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在2006年不应改变。维持货币政策稳定性的方针是正确的。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十分充裕,利息率也很低,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预期目标。一些企业感到的信贷较紧,是银行加强风险控制的结果,并非货币政策过紧的结果,不应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加以解决。目前货币市场利息率很低,如果使用PPI 作为减缩指数,中国的实际利息率依然是负利息率。利息率过低不利于抑制资产泡沫、不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尽管货币市场的低利率有助于抑制资本流入、有助于减少央行的对冲成本,但不利于商业银行改善其经营状况。流动性过多导致的银行存差过大对改善银行的经营管理也造成不利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只能保证中国经济的短期平衡和稳定。如果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得不到解决,无论采取什么宏观经济政策也是无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2005年以来的变化给我们提供了喘息的时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应该抓紧时间进行调整。只要政策正确,那么中国未来五年到十年的增长前景应该是十分光明的。 王建:我认为明年就是要坚持“双稳健”的调控政策,所谓“双稳健”就是财政和货币政策保持在目前不变,因为明年的生产过剩的情况应该会比今年严重,但是明年需求还会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上运行。我们现在不要把宏观调控的“百宝箱”里所有的物件都往外掏,我认为还不到那个时候。按照需求增长水平来看,明年经济增长8%没有问题,而8%对中国经济是一个不错的增长水平了,不会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剧烈变化。所以,如果明年开始刺激内需,我觉得要考虑的就是,要加大按揭贷款的消费,把住宅和汽车预热起来,然后对廉租房的建设也安排一些计划,比如说债券发行的计划,开始把城市里面廉租房的地块划出来,这样在2006年把反过剩的措施预热,到2007年再把大的需求措施压上去,到那个时候财政和货币再松下来是比较好的。 哈继铭:我认为,货币政策应适度偏紧,财政政策应适度偏松。第一,某些行业的产能已经过剩,但现在的投资率还比较高,新增加的投资可能会造成更多的产能扩张,有必要实行略紧的货币政策,把资金的价格理顺。明年的货币增速应该在15%到16%,央行的货币回笼速度要有所加快,基础货币增长有所放缓,央行票据发行的收益率要有所提高。最近这几个星期市场利率已经提高比较快,从1.1左右到了1.6左右,将来这个利率水平估计还要继续往上走,不应该和美元的利差拉得更大。 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率可以用非食品价格来粗略替代, 1到9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美国除去能源和食品的通货膨胀也是1.3,而美元利率远远高于人民币,美元很可能会继续加息到1.45-1.75,如果中国利率太低,不利于提高投资效率,同时也给中国经济埋下比较大的风险,利率水平很低,如果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对中国出口造成比较大影响,那时,利率水平那么低了怎么采取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这就有像日本过去掉进流动性陷阱那样的危险,这是货币政策从紧的一个原因。 财政政策略微松一些,可以对某些瓶颈行业进一步投资,还要用财政政策刺激消费,既增长了将来的消费需求,又可以吸收现在过剩产能,一举两得。 余永定:我完全同意哈继铭关于在2006年货币政策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可以考虑从宽的观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