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法院判决成了“白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 11:16 南方都市报 | |||||||||
来信/来论 站在大街上拍卖法院判决书,这样的新闻近年来屡见于报端。近日,沈阳的几位农民工胜诉之后还是拿不到被拖欠的血汗钱,无奈之下当街叫卖判决书(《华商晨报》10月11日报道)。
以前这样的新闻报道出来时,媒体上有人争论这样做合不合法。在笔者看来,这种争论多少有些讽刺意味。白纸黑字的判决书都得不到执行,这样的法律在人们心目中能有多大的威信呢?法院判决对方支付653万元,农民工550万元就愿意卖出去,法律的效力已经打了8.4折。如果最后还是无人问津,那就是说法院判决只是一纸空文。 拖欠农民工工资是社会的老大难问题,各种各样的讨债手段我们都见识过了,却很少看到奏效的。幸运的如熊德明,遇见总理,一句话就把钱讨回来了。但这样的幸运毕竟可遇而不可求,被逼无奈之下,很多人采用过激的方式,拦路讨薪者有之,持刀讨债有之,爬上塔吊以死相逼者有之,这次拍卖判决书的农民工,就采取过爬塔吊的方式。事发之后,总有人指责这些民工缺乏理性,不懂法律,不能以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可是面对着折价拍卖的判决书,这种话就像是“何不食肉糜”一样可笑。 弱势群体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概念,什么叫弱势群体?在笔者看来,不管一个人的身份是警察还是农民工,只要他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他就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当法院的判决书成了“白条”,实际上每个人都沦为了弱势群体。 有评论说,不要将维护弱势群体公正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法律身上,它只负责守护最底线。可如果最后的底线都守不住了,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莫林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