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卫毅:抛开经济层面看黄金周制度设计可行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 11:07 红网 | |||||||||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是全国假日办组织协调的第15个旅游黄金周,据全国假日办“十一”黄金周执行主任张希钦介绍,本次黄金周期间,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旅游秩序继续改善,服务质量普遍提升,出游人数再创新高,旅游收入显著增加。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5%;实现旅游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16.6%。另据来自商务部的消息,黄金周期间全国社会零售品消费高达2700亿元。
面对这一连串“惊人”的数据,黄金周巨大的经济功能和价值再次凸现,黄金周拉动经济的“杠杆作用”已毋庸置疑,黄金周期间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任何一个行业难以与之相媲美。据报道,在过去的15个黄金周中,全国出游人数总量达11.8亿人次,旅游收入4755亿元,仅今年“十一”黄金周与2000年“十一”黄金周相比,出游人数就增长了近2倍,旅游收入增长了2倍多,这表明黄金周发展的形势喜人,其“含金量”仍在一路看“涨”。 当然,辩证看待黄金周,实事求是讲,黄金周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黄金周期间所形成的民航、铁路、公路运输的高负荷及旅游景点人满为患的局面仍未有效改善,交通事故仍是黄金周期间的重大安全隐患。在“成绩很大,问题不少”的情势下,在黄金周遭遇“七年之痒”何去何从的态势下,近来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对黄金周的功能提出了质疑,对黄金周的制度设计提出不少的意见和建议。比如,有的人认为黄金周式的休假制度不合理,是人为制造“大跃进”式的全国大旅游;有的人认为这种集中休假制度会人为制造交通、景点的紧张和拥堵,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有的人认为应当改革黄金周休假制度,设立小黄金周,分流每年三个黄金周的客流量;还有人认为应当推广带薪休假,减缓黄金周的压力,如此等等。 对于上述观点和意见、建议,笔者以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相对于黄金周来说,笔者以为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都是“瑕不掩瑜”,应当辩正看待和理解黄金周的利与弊,即便是抛开黄金周的经济功能,单从制度设计上看,黄金周也具有存在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延续性。 首先黄金周的制度设计符合国情,符合民众的口味和需求。有的人提出我们的假期应当与国际接规,这种观点显然是超越现实和国情的。比如国外圣诞节期间一般放假一个月,公民可以充分享有旅游度假的时间和精力,但在我国假如全国放假一个月,这样的“前卫”假期显然难以摆到桌面。因为我们的经济基础不允许这么做,我们的文化氛围也不会允许这么做。再比如,为什么一个黄金周比一个黄金周的人员多?说明逐渐富裕起来的国民喜欢黄金周这种出游的形式,可以利用这有限的假期完成自己的生活设计,放松自我,展示个性。 其次黄金周的制度设计既合理又具有可操作性。有人提出黄金周制度设计不合理,是人为制造旅游热,笔者以为这显然是对黄金周的误读。将国庆“官假”与前后四个双休日连接起来,可以保障假期的连续性,使假期到功能充分展现,如果不连接起来,“官假”后上一两天班又逢双休日,显然容易造成劳动效率的降低和公众的无所适从。比如放三天假再上两天班,再放两天假,恐怕很多人都没有旅游的兴趣,也没有旅游的时间,而中间的两天工作日由于前后的假日夹击,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第三就是黄金周的制度设计是国家赋予公民的一种社会公共福利,体现了人本色彩。有人认为应当实行带薪休假,其实带薪休假在很多单位已经实行,有的单位还经常集体组织外出休假,每年7天、10天、14天的休假个人也基本上都能够保证。因此单从全年假期上看,国人并非休假短缺或实现不了,相反加上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的“官假”,每人每年至少能够休到15天以上。况且每年春节、“五一”、“十一”三个时段的假期属于无法改变的假期,一年放三次长周假,正好可以弥补没有长月假的缺憾,让国民体味到政府的人文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讲,全年放三次长周假是务实之举,而且春节、五一、十一这三个时段,分别跨越不同的季节也是最佳的放假时机,利用这三个时段建立黄金周假期,再加上双休日,每年就会有集中21天的时间供公众选择,如果此时再加上个人的其他假期,应该说已经基本符合全年假期的时间和规律,因此这样的假期设计其实就是一种公共福利,对公民非常有利。 笔者以为,任何制度的设计都存在着有利有弊的一面,完全有利无弊的制度是不存在的。追求有利的一面,遏制不利的一面这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但不应成为一项制度设计的障碍。制度设计的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必须寻求利与弊之间的平衡点,追求利大于弊的最大化,而不是过于理想化和不切实际化。对于黄金周,今后我们应当是探求如何进一步完善,如何进一步发扬成绩、修正错误,而不是轻易地予以否定。况且经过“七年之痒”的黄金周,其弊端已经清晰可见,无非主要集中在交通、景点秩序两大问题上,如果我们围绕交通、景点秩序多做点文章,多想些办法,多疏通那些制约的环节,相信黄金周制度将会越来越完美,不仅将继续发挥助推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而且也将有效提升国民休闲娱乐的水平,大大提升国民生活的质量。 其实,对于黄金周,我们大可不必给予过多疑虑或质疑,黄金周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很正常,也充分说明公众的口味正在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调理,对于这样一个实行多年的制度,我们并没有取消的充足理由,其他一些取代黄金周的设计也不能令人满意。比如有人提议设立小黄金周,每周一休一天,集中到月底可有四五天的休息时间,这种设计也不符合现实,如今每周工作五天已经习以为常,而且国际通用,现在再改为工作六天,相信绝大多数的公众会持否定的态度。 据报道,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调查显示,64%的被调查者认为,黄金周已成为我国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制度是利大于弊,因此全国假日办认为应当继续坚持黄金周制度。据此,笔者也以为,黄金周的制度设计符合国人休假的习惯,也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没有必要强求遵循国际惯例或与国际接轨,更没有必要进行什么诸如“小黄金周”的改革。对于黄金周,我们应当多给予一些宽容、理解和支持,过多质疑只会弱化黄金周的功能。在当今倡导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理当腾出精力、拿出智慧,多来为黄金周的完善而集思广益,多来为黄金周的发展而出谋划策,这样才能让黄金周尽快规范、完善起来,并成为公众最需要和最愉悦的黄金周。否则,如果随意改革黄金周制度,反而显露出我们的盲从和不切合实际,更不利于构建科学、和谐、人文的黄金周。 (稿源:红网) (作者:唐卫毅 )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