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南方日报:内需乏力响警钟 提振农村消费正当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9日 10:28 南方日报

  郑春峰

  内需乏力的警钟不断响起。

  无论是国家统计局近一周来陆续发布的一系列数据,还是世界银行等机构最新作出的分析,都在应证着一个事实:随着上半年进口增速减慢、物价走低、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回落,
我国经济增长的脚步已经走过了高峰。

  相关数据显示,7月份的贸易顺差飙升至104亿美元的历史次高;与此同时,当月的进口增幅降到了12.7%。这组数字投射到现实经济生活上的影像是: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高增长已经难以维持其原来的势头了。

  在上述背景下,“消费将在拉动下半年宏观经济增长中充当主要角色”的判断似乎也已在学界、业界以及官方之间形成了默契。人们都不得不再次正视内需乏力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

  那么,我们该如何扩大内需呢?这几年来,每逢宏观经济遇到内需疲软的压力,学界、业界和官方总是习惯于将“解决之道”指向提振农村消费。从客观上来讲,拥有9亿人口的农村消费市场一旦打开,无论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协调前进都意义重大。

  然而,这几年来,由于始终没有及时的易于操作的政策跟进,在农村广阔的大地上“内需”燎原的态势也只是一次次未成气候。

  为什么此前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宏观经济一直运行在上升的轨迹上,期间即使出现暂时的国内需求疲软,也能通过城市消费(尤其是汽车、住房、通讯和城市基础建设等大宗投资)本身的调整得以化解。于是在不少部门和地方看来,将扩大农村内需的设想付诸实践并非易事。

  如果说在过去的几年里,启动我国农村消费的时机尚不成熟,那么综观种种要素,目前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已经刻不容缓,而且相关政策部门联手发力、顺水推舟也恰逢其时。因为农村消费回暖的态势正在农村物价走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待振等因素推动下明显显现。如果当下能对农村市场展开全面、深度的挖掘、培育,一定会大有作为。

  值得提及的是,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不久前倡导开展一次“新农村建设运动”。他认为,当前不仅要继续在农民增收和减负上下足工夫,而且还要考虑到如何改进现有与农村生活有关的一些基础设施,比如上水、下水、电、道路等。林毅夫还明确提出,政府应该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用于其消费市场的建设和完善。

  令人欣慰的是,对于农村市场的潜力引起了越来越多部门空前的重视。有消息说,

商务部不少从事内贸的官员学者已经从贸易的角度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譬如采取减税等方式刺激农民购买家电、在农村建连锁超市启动农村消费等。

  此外,为了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工商质检部门开始着手制定深入、持久的措施;财税部门也在考量制定怎样的优惠政策;而农村信贷方面也有望开启更多面向农村、农民的大门。相信这些措施和政策能有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真正兴起,为扩大内需添加动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
  农村消费 相关网页约225,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