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袁钢明:在投资饥渴中走向紧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9日 10:48 中国科技财富

  《中国科技财富》:目前,作为衡量经济增长景气度的主要指标消费价格持续下滑这预示着什么?当前经济增长配比的可持续性如何?

  袁钢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4、5月份已下落到0.6%,下降的项目多、幅度大。消费价格指数下落已经超出了正常幅度,从5%下降到4%或3%比较合适,但在一两个月内下降到1.8%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而且呈现继续下降的趋势,这是经济下滑的苗头。除燃油价格外,
其他所有的价格都在下降。价格指数下降的表现,不光是食品和粮食价格,而是表现在整个消费品价格的下降。除了石油价格因素可以成为推动整个价格上涨以外,其他都明显乏力。但油价在整个价格指数中所占的比例极低,而食品因素占比超过60%以上。所以现在价格指数的变化反映了真实的消费支出现状:从今年3、4、5三个月以来,中国的消费愿望和能力在下降。其他如消费者预期指数、消费者信息指数,据统计都在下降。

  价格下落的后果是企业效益下降。近三个月,企业销售收入下降,企业利润增幅随之下降,从2004年年底的40%降到现在的17-18%。与此同时,企业亏损面大幅增加,由年初的39%上升到将近60%。原因在于,企业必须以高价购进生产资料,产品卖不出去,价值无法实现。这正是价格决定下的经济增长态势。从产成品资金和应收账款来看,今年以来呈下降趋势,分别由的25%和18%降到19%和15%。如果不加分析,会得出企业销售旺盛,经济增长良好的结论,但结合我国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的现状看,却是企业生产乏力,不能或不愿增加生产的表现。目前,企业用人大幅度减少,企业工资也随之减少,这个指标与效益挂钩,也表明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不佳。随之而来的,是消费的进一步下降。

  对于主导价格下降的原因,一种观点认为是价格下降表明宏观调控过紧的结果。另一种判断认为宏观调控完全正确,在力度和方式上都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经济发展最好的配比,即高增长,低通胀。目前经济增长率9.5%,通胀率2-4%,是一种接近理想的增长配比状态。但是,中国经济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时间没有超过2年的记录。我对此表现谨慎的乐观。当然,如果调控得当,这样的经济配比仍然有延续5年甚至10年的希望。

  《中国科技财富》:目前投资处于怎样的增长态势,对今年全年的经济形势有什么影响?

  袁钢明:最新数据显示,工业投资的增速在16-17%,今年前5个月也是上升趋势,尤其是最近三个月,重工业和全部工业连续上升,并没有表现出下落的趋势。而工业增长的最大推动力量是钢铁,去年钢铁生产增长23%,今年5月为40%,达到近两年来最高水平。水泥生产也处于上升态势,有色金属目前还在高位运行,其中电解铝价格上升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原因。钢铁、水泥、电解铝压低过热的调控任务还很严重。从数据来看,投资反弹势头不减,工业增速很高,投资需求还在扩张。从数据分析,能源中煤电油运短缺依然严重,这个瓶颈短缺的背后,是投资过热。

  2004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过51%,经过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压缩投资后,今年一季度降到35%。现在,宏观调控虽然将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控制住了,但短期的政策似乎很难解决长期的体制问题。我国经济在体制上趋向于长期扩张性,这种体制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地方、部门的投资性扩张冲动上,当遭遇到紧缩性政策时,地方的投资冲动可能会暂时收敛,而“神通广大”者甚至可以完全与调控政策背道而驰,表现出有力的扩张“刚性”,一旦行政力量稍有松懈,投资就会很快反弹。

  《中国科技财富》:现在价格下落是否在正常范围,对我国衡量通胀水平的指标CPI及CPI与PPI相关性,专家持有不同的看法。您的观点是什么?

  袁钢明:现在价格下落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要看三个价格因素,一是消费价格指数,今年5月落到了1.8%(如下图),二是扣除了食品价格因素后是0.8%,这是世界各国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方面。美国和日本都有核心价格指数,日本将生鲜食品因素扣除,美国则是将能源和食品因素扣除,作为核心价格指数。因为食品受季节和其他自然因素影响很大,不能反映消费需求和宏观经济发生变化,而能源受国际因素影响巨大,属于外在因素,也不一定反映一国内需的动态。

  日本之所以声称还未走出

通货紧缩,就是因为其核心价格指数是-0.2%,低于零点,如果按照中国的计算标准,将食品因素考虑在内的话,价格指数会在0-0.8,已经走出了通货紧缩。如果按照美国和日本的计算标准,中国却仍然面临通货紧缩的阴影。三是非食品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该指标扣除了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弱的服务价格因素,比如医疗和教育等。这两个指标已经分别低到0.8%和0.6%,属于通货紧缩的边缘。过去,总有一些新产品吸引人们,比如彩电、
冰箱
、空调等在当时看来是高档的家电商品,价格指数也得以维持一定的升幅,而现在缺乏这样的产品作为价格上涨的支撑动力,导致经济体中不再有高利润、高增长和新兴部门。

  至于CPI和PPI谁决定谁的问题,有观点认为现在虽然消费价格下落了,但过去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推高消费价格。而事实上,除了

房地产这样的特殊行业,几乎没有什么行业的价格随之上涨。现在的问题是,不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推高生活资料价格,而是生活资料价格下落会将生产资料价格压低,直到企业和行业亏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