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空调业巨头松下空调前天在广州发布的一则关于2002年上半年中国空调业发展状况的信息惊动了整个国内制冷业界。松下方面称,当下中国空调全行业的库存和流通库存合计超过了1000万台,创下业内前所未有的库存纪录。
去年在空调市场取得不俗表现的格兰仕集团副总裁俞尧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更是语出惊人:老天再不帮忙的话,今夏整个国内空调业将出现崩盘!空调旧有格局也将发生彻
底分化。
凉夏惹的祸
根据松下公布的监测信息,2002年1—6月中国国内空调市场需求总量约为600万台,和去年同期700万台的市场需求量相比,降低了15%,而当下整个空调库存超过1000万台。这个库存数据是迄今为止国内公布的行业有巨量库存中数量最大的一个,超过此前普遍认同的500万台库存的保守数字一倍。
俞尧昌前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空调是个“靠天吃饭”的行业,而今年的情形比去年还糟糕。去年6月28日出现酷热,随后掀起一轮空调销售的热潮,减缓了空调价格崩盘。尽管如此,去年还是给今年留下了数百万的库存。
咬定不降价的众空调企业显然高估了今年空调的市场需求,反而在年初纷纷争着上项目提高产能,“豪赌”今夏空调市场。
但老天还是无情地给满腔热情的厂商泼了一盆冰冷的水。整个6月份,西北、华南地区洪涝不断,而整个华北大部分地区初夏先是凉爽,后是阴雨绵绵。华东、华南地区是空调主销市场。但权威数据表明,华东市场在6月份的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以上,华南市场销量则下降15%。空调在家里成了摆设,在商场的销售同样缓慢。
“空调旺季集中在6、7月,现在已经到了7月中旬了,老天还没有热起来。加上今年台风还没到,所以关键就在这两个星期了,如果还是这样的话,空调业真的是危险了。”俞尧昌如此向记者解释说。
“今年是空调业的灾年,厂家商家没有谁能幸免。”苏宁集团副总裁孙卫民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予以证实。今夏空调销售陷入僵局,孙为民同样把原因归咎于全国范围的阴雨天气连绵不绝。
资金链处于凝滞状态
空调卖不出去,导致的结果便是空调产业资金链上的多重恶性循环:空调经销商不但眼下的库存难以消化,对今后的销售也无法确定信心,就更不会向厂家付款进货,整个空调资金链处于凝滞状态。而更为严重的是,居民空调需求量提升造就了厂家对今年市场过分乐观的预期。据测算,在厂家和经销商手里,仅为六七八月份旺季储备的空调肯定不止500万套。如果阴雨天气持续下去,将意味着有几百万套的空调将转化为非良性库存,也就意味着产销双方又有100亿元以上的资金被套。
业内人士分析,高库存陡然绷紧各厂商的现金流链条,对于身处两端的空调品牌影响最大。像美的、海尔、格力等一线品牌,由于生产规模大造成的库存问题值得警惕。某空调企业老总表示,这些老品牌库存积压巨大,同时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网络建设和广告费用高企,资金链面临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对小品牌而言,产品积压,资金链断裂,无疑是雪上加霜。
不过海尔、美的、格力等巨头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表示,虽然今夏空调销售较往年困难,但由于在业界摸爬滚打数年,各自拥有较为成熟的应对体系,尤其是近几月来公司纷纷将销售重点转移至海外,渡过今夏难关不成问题。
提前限产以自救
“从6月中旬开始,空调企业已经先后开始限产,许多企业甚至停产;上游压缩机厂现在基本上处于停产状态。”苏宁副总裁孙卫民向记者证实。
通过限产缓解供求矛盾是每个空调企业“自救”的猛药。6月份,空调企业先后开始压缩产能,许多企业甚至停产。美的空调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刘亮证实,美的已于6月20日开始限产。而按空调业惯例,每年的限产要等到8月份才开始,今年出现这种情况是极不正常的。格兰仕、海尔、科龙等也向记者证实公司早已调整产能提前限产。格力空调负责人称公司正在按计划正常运作,但也承认,今夏空调销售虽然稳中有升,但幅度不可能与往年一样。
孙卫民表示,除了天气原因,空调业严重产能过剩。目前,空调业产能已扩大到超过3000万套,而从零售商角度看,今年实际需求不会出现大的递增,大概是2000万套左右的水平。此时不限产反而不正常了。
今夏业内无赢家
事实上市场上对空调企业“降价救市”的呼声甚高,但除了“五一”期间诸多二、三线品牌空调促销,并没有引起全行业降价,目前大部分企业尚持审慎态度。几家空调企业巨头负责人均称行业大规模降价的可能性等于零。大多数空调企业持目前空调价格已到低位、再降个一两百元于事无补的态度。而高温天气还有可能出现,等等看的心态也颇普遍。
俞尧昌称,在这种状况下,谁能够做到零库存,谁就有可能在这场大灾难中抽身而逃。俞尧昌否认格兰仕将退出空调市场的谣言。他透露,公司早在6月初便重新调整策略,把更多精力放到了出口业务这一块,这使得公司面临凉夏的压力要少得多。
业内人士称,今夏空调不会有赢家。在国内景气无望的情况,空调企业唯有通过“国内不足国外补”的办法,在出口市场上比拼高下,及时将库存转移到海外市场。
不过形势并不容乐观。孙卫民认为,空调企业如果今年的库存问题无法消化,将对明年的运作形成巨大压力。而那些能做到产销平衡的企业,明年轻装上阵将会夺得市场的主动权。因此有研究人士称,对那些二线品牌如科龙、海信、格兰仕、长虹等来说,形势稍稍有利。“他们包袱不重,又是多元化企业,资金链不会断掉,可以安全跨过这个坎。”
本报记者戴远程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