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5日16:54 私募排排网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私募排排网08月讯 7月份债券策略对冲基金收益排行榜发布,“乾和资产纵横一号”以高达9.72%收益率摘得冠军,夺得亚军的是“甬邦稳赢一号”,收益率为8.73%,紧随其后的是“天风天赢债券1号”,月度收益率为8.56%。

  7月份债券策略平均收益率0.7%,首尾收益相差16.85%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统计,7月份总共有486只债券策略产品纳入统计,从产品类型划分,可以分为公募专户、信托、自主发行、券商资管,数量分别有24只、32只、172只、258只。

  近期受英国脱欧事件、恐怖事件频发等国际事件影响,国际避险资金大量流入避险资产,以债券市场为代表的固收类资产得到了资金青睐,进而催生出一波债市大牛市。从月度收益率来看,7月份债券策略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为0.7%,首尾收益相差高达16.85%。其中公募专户、信托、自主发行、券商资管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0.99%、0.26%、0.85%、0.63%。实现正收益的产品有402只,占比82.72%,最高收益率为9.72%;负收益产品有53只,占比10.91%,最大亏损幅度为7.13%。收益率在5%以上的有12只,收益率在1%以上的有93只,收益率在-1%以下的有25只。

  “乾和资产纵横一号”夺冠 顺风投资、蓝石资管业绩靓丽

  位居第一的是“乾和资产纵横一号”,月度收益率为9.72%,累计净值录得1.127200。甬邦投资旗下产品“甬邦稳赢一号”,以8.73%收益率排列第二名,累计净值为1.756217。排名第三的是“天风天赢债券1号”,收益率为8.56%,投资顾问是天风证券,累计净值为1.245483。

  顺风投资尹柱良执掌的“顺风稳健三号”,以5.41%收益率位居第八名。尹柱良接受私募排排网采访时表示,之所以7月份产品取得优异业绩,主要是因为该基金的债券投资采取自上而下的久期配置、组合期限配置、类属配置策略和自下而上的个券精选相结合的积极投资策略,发现、确认并利用市场失衡实现组合增值。对于目前债券市场,他表示现时债市渐入乐观期,待价而沽,只出不入,出清后让钱好好休息。

  位居第九的是“天弘蓝石强债1号”,由蓝石资管朵元担任基金经理,收益率为5.27%。朵元透露,该产品以资产配置和趋势性投资为主,同时通过灵活的波段操作获得绝对收益。从配置角度出发,尽量缩短久期、减少波动。同时他表示,今年市场是一个震荡平衡的市场,16年大家对信用风险非常重视,但整体来说,中国债市的系统性风险是不存在的。

  “臣君-嵩山灵活配置B”、“莱茵映雪凯银1号”、“合晟方舟债券1号”、“水星高收益债券1号”、“合信虑远安石4号”分别以8.38%、7.88%、7.07%、5.68%、5.05%收益排列第四、五、六、七、十名。

  7月债券策略对冲基金收益前十排行榜

  序号 产品名称 投资顾问 基金经理 累计净值 7月收益率(%)

  1 乾和资产纵横一号     1.127200 9.72

  2 甬邦稳赢一号 甬邦投资   1.756217 8.73

  3 天风天赢债券1号 天风证券   1.245483 8.56

  4 臣君-嵩山灵活配置B 臣君(北京)资产   1.099000 8.38

  5 莱茵映雪凯银1号 莱茵映雪   1.164000 7.88

  6 合晟方舟债券1号 合晟资产   1.091000 7.07

  7 水星高收益债券1号 易禾水星 程斌 1.190000 5.68

  8 顺风稳健三号 顺风投资 尹柱良 1.057500 5.41

  9 天弘蓝石强债1号 蓝石资管 朵元 1.211000 5.27

  10 合信虑远安石4号 虑远资产   1.040000 5.05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取距离7月底最近一天公布的净值参与排名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相关阅读

香港不欢迎内地科技股吗?

与美国股市相比, 港股的科技类股票乃至整体“新经济”股票比重都远远不及,同样与此相关的则是港股市场整体估值长期被认为过低——美国大量高PE(市盈率)的科技股,显著提升了整体市场的PE。

是什么在左右住宅价格?

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为什么不掉?那是因为北京和上海的人口每年净增长五六十万人,而深圳已经是过千万人口的城市,现在还在增长。北京的朝阳区,光是中央电视台就为它带来了几万人,所以这个地区的租金持续上涨。

IMF依然误解了欧元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独立评估办公室都在它们各自对欧元危机的官方回应中忽略了同样的核心问题。一场金融危机应该迅速采取行动来应对,同时主要通过削减开支的方式来大幅削减预算赤字。快速的财政调整措施能推动经济结构改革,从而催生更快的经济增长。

华为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还不够

目前的华为与当年的华为相比,已经是一个“新”华为了。只是,这个“新”华为依然面临着当年的“老”问题——人性化的不足。不过,“压力”已经不是今天的主要问题,焦点是尽到本分和人性化不足的矛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