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1日14:23 新浪综合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来源:私募排排网

  徐锋

  私募排排网(微信simuppw)9月21日讯 近期国务院发布了主要针对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46号文件——《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继宝钢武钢重组后,鞍钢和本钢的实质性重组将接棒登场。那么对于钢铁业重组路线图,私募大佬们是如何解读的呢?为此私募排排网连线了深圳赛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罗伟冬、北京某私募基金经理、深圳市巨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澄。

  罗伟冬:钢铁重组线路图对市场是利好 缩短调整时间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已经持续了超过两年,并且钢铁全行业亏损严重。钢铁行业总负债超过万亿,很多钢铁企业如果不能重组,那么就只能倒闭,这样的话对整个金融系统都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而对于钢铁行业的重组线路图,我个人觉得这是对证券市场的利好,因为可以控制银行系统的呆账坏账,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降低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从而缩短大盘横走平衡市的调整时间。

  某私募经理:重组改变不了行业属性 钢铁行业没有复兴

  钢铁企业的重组有利于提高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化解钢铁产能过剩,提质增效。钢铁行业的重组是央企改革的一部分,在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下,央企需要壮大实力,减少内部竞争,提高竞争力,参与更为广阔的国际竞争,服务国家大的战略。就钢铁行业而言,重组并不能改变钢铁行业的属性,钢铁行业属于传统行业,在工业革命时代属于朝阳行业,但是如今在科技突飞猛进,新材料层出不穷的大背景下,无论钢铁怎么重组,钢铁行业只有复苏,没有复兴。这一点我们必须认清楚。

  马澄:钢铁业重组利于钢铁行业、利于资本市场

  供给侧改革是近期高层提及次数最多的词汇,表明国家领导人坚定不移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决心。而钢铁行业的重组有加速态势,这是符合市场预期的,也符合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的要通过重组、整合做强、做大一批国有企业的目标。本人认为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钢铁业的整合、重组速度还会加快,且利于钢铁行业、利于资本市场。

责任编辑:徐巧 SF184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中美之间的竞争是比拼“内功”

中美结构性权力的此消彼长并不是以“修昔底德陷阱”所设定的军事冲突模式所进行,而是“谁更能解决好本国国内问题”为轴展开下去。中美之间未来谁更能在全球秩序中拥有话语权,关键不是谁能在两国战争中胜出,而是谁更能创造本国的美好社会。

房价上涨与这四种人脱不了干系

房地产市场的乱象横生,除了复杂的货币信贷因素、土地制度、财税体制外,还有一群与利益集团千丝万缕联系的“专家学者”推波助澜,他们飞来飞去成为“中国特色的串场经济学者”。相当一些人专为一线城市背书。

依赖制度去产能还有发挥空间

2016年中央财政已拨付专项奖补资金276亿元,用于推进全国去产能工作。但当前行业周期性复苏,钢铁产量开始增长,为真实有效推进去产能工作,应该从加强制度性安排入手,禁止地条钢产品和淘汰环保不达标企业,建设长期稳定的法制化去产能环境。

中国是否落入流动性陷阱?

一方面经济不断下滑,另一方面,降准降息的边际效应衰减,M1、M2持续走阔,货币活化,民间投资意愿低下,企业大量储备现金而不愿意进行投资,所以虽然我们的政策利率水平和长端水平离零还尚有差距,但中国面临落入流动性陷阱的挑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