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体面高级打工者 刘建平成上海富爸爸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17:00 南方人物周刊 | |||||||||
高级白领,不就是体面的高级打工者吗? 我自己是这群老鼠赛跑中的一员吗? 本刊记者 陈磊 实习记者 唐毅 发自上海
一件灰色风衣,一副深度眼镜,黑黑的脸膛、黑黑的西服,外加一个黑色公文包,刘建平融入在上海徐家汇熙熙攘攘的人流中。 少有人会把其貌不扬的他和鼎鼎有名的“上海富爸爸”联系在一起。可事实是:他2001年投资的210万资产,如今,已经被他放大到了1000多万。 更少有人知道为了财富的放大,刘建平所付出的艰辛种种:三年之内他九次搬家,而且很多情况下都是租房居住。不久前,他终于住进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但依然无法确定是否需要再次搬家。 翻开他的简历,生活原来也可以是另外一条轨迹的:23岁大学毕业,29岁负笈海外,37岁做了跨国公司的经理,不惑之年,他已身家超过百万。海归、澳籍华人、金领,这些光环齐集在他的身上,如此走下去,刘建平依然是有房有车、衣食无忧的富人。 但是,他不想生活在“老鼠赛跑的死循环中”,不想再做一个“体面的高级打工者”。新世纪的第一年,他毅然辞职,走上了让投资理财之路…… 结果,他成功了。 世事皆有因果,刘建平靠的是什么呢? 初涉股市的“生死劫” 1983年,刘建平大学毕业了,被分配到上海医疗器械厂当助理工程师。但“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工作让他感到厌倦。 他不想这样“无为”下去。拖沓了四年后,刘建平跳到了上海贝尔,做起了当软件工程师,工资从原先的60多元涨到了200多元。没多久,他又加入了当时浩浩荡荡的出国大军,1989年到了澳大利亚留学。 当时的财务状况是,除去到澳洲的机票,刘建平差不多身无分文。 于是,在澳大利亚,刘建平只得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看到身边很多人把余钱用来炒股,他也开始小试牛刀。没想到,首战几次,都是小赚,这让涉水不深的刘建平感到开心,而且也增长了信心。 于是,经纪人向他推荐股票的时候,他选择了风险大,但是可能收益高的“活跃股”,而且是全部资金都压上去了。 股市风云,变幻莫测。股价开始狂降。这次初涉股市的“生死劫”教训了他:一定要分散风险,赌性不能太大。 97年,还在读博士的刘建平被爱立信研发中心邀请回国。带着国外漂泊8年的经历,他开始过起了高收入、高消费的白领生活。 转型理财 99年,与爱立信合同期满,刘建平跳到了摩托罗拉。就在这个时候,刘建平读到了《富爸爸 穷爸爸》这本书。 “以前,我也朦朦胧胧地想过,为什么听到、读到的百万富翁都是创业者或投资家?读了《富爸爸 穷爸爸》后,我大彻大悟到:高级白领不就是体面的高级打工者吗?我身边像‘穷爸爸’这样的同事比比皆是。他们都是有学位的中产阶级,年薪10万美元,去掉30~40%的收入税,按揭供养着一幢自住的大别墅和两辆自备车,每月工资付完七八张银行账单后就所剩无几,日常开销又得从借助银行信用卡开始。我想想自己,不也就是这群老鼠赛跑中的一员吗?” 2001年年中,摩托罗拉公司全球战略收缩,刘建平选择了退出。“赋闲5个月在家,天天泡图书馆,都是看一些中外投资理财方面的书籍。” 在盘点了自己的资产后,刘建平开始自己投资。 三年搬了九次家 由于受到初涉股市“生死劫”的影响,一开始,刘建平就注意分散风险。他将210万的资金分为四块,五十万投资房产、五十万投资汇市、五十多万投资股市,还有五十万搞实业,与朋友合伙开了个软件公司。在五十多万的股市投入中,他还分,五万(澳元)进澳大利亚的股市,剩下的才投入到了国内A股中。 2001年6月份,他发现上海吴兴路上的外销房只有1000美元/平方米,而之前该房子曾经到过1800美元/平方米的高价。于是他以125万元人民币的总价买下了151.59平方米的房子,自己出了37万元的资金,贷款70%,买下了第一套投资房。两个月后,国家内外销房并轨,刘建平以1700美元/平方米出手。 一套房子下来,刘建平净赚75万元。 具有如此高升值潜力,而且又能快速出手的房源毕竟不太好找,刘建平又将目光对准了法院拍卖的一处抵押房。几个月后,房子以1600美元/平方米出手,“小赚”20多万元。 为减少风险,他投资过的房子,很少有在手中持有超过一年时间的。“这套出手,那套买进,不断地循环,形成一个系统,保证现金流不会发生断裂。” 不过,这样不断循环的一个代价便是,尽管身家千万,刘建平却没有一套固定的住所。几年来,他带着妻子和孩子,从最初投资的吴兴路的房子,搬到了仁恒滨江苑,再搬到徐家汇。一套房子到手后搬进去,出手后搬出来,三年搬了九次家。中间如果没有房子住,他就在干脆租一套房子住起来! 如今,对房市,刘建平已经显得很成熟了:“投资要跟着国家政策走,跟着地方规划走,要看大趋势。注意宏观经济赚大钱,注意微观经济只能赚小钱。中国经济增长8%左右,上海甚至超过了10%,目前我还是看好上海房产。” 撤出A股 在房市,刘建平赢得个盆满钵满,但是在国内股市,他却交了一笔“学费”:三年下来,投资在国内股市的30万元资产已经缩水到了15万元。 让人苦笑不得的是,国内股市还是刘建平耗费精力最多的投资项,盈利最多的房产反而获利最少。刘建平说他目前资金已经全部从国内A股撤出,而且最近一段时间不再准备进入。 也难怪刘建平对国内股市郁闷,因为他不怎么投入精力的澳洲股票每年都有稳定的回报,“分红相当可观”,当初投入的5万多澳元至今已翻至人民币60万元。 总结失败的原因,刘建平归结是中国股市不太规范,上市公司法人股、国有股不流通。像房产股,公司并不是把最优良的资产注入进去的。 “什么时候都变流通股了,我还回来。” 目前,刘建平的投资50万元和朋友创办的软件公司,也已经专门交给了职业经理人打理,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只领一份月薪两万的工资”。 前不久,有人想收购,资产评估是四百多万,按照50%的股份,刘建平当初的投资也“翻了两个跟头”。 刘说他很希望把公司再做大,希望能引进风险投资基金进入。但如果是全资收购的话,他辛辛苦苦创立起来的这份基业,还是不舍得。 “创业成功是每一个人梦寐以求的,谁不想自己搞个好公司呢!” 对话: 人物周刊:当初做职业经理人与你现在做自由投资理财者,生活上有什么变化? 刘建平:轻松多了。(笑)以前在外企做,有很多应酬和社交,陪朋友和同事到新天地、外滩泡吧,穿名牌,手机两三个月就换一次,走一步路都要打车,花销很大。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根本就没有那个必要,甚至觉得当初有点撑门面的感觉。 人物周刊:你觉得你现在的财富增长速度快吗?还希望快点吗? 刘建平:差不多吧。再快风险就大了。 人物周刊:你夫人最初对你的投资理财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她有阻止过你的投资吗? 刘建平:努力说服她哟,跟她讲我的这套理论(笑)。你讲她有没有阻止过我的投资,有一次,就是2003年的时候,国家对别墅政策的收缩,我想松江、闵行有很多便宜的别墅,便想去买几套。她反对,说“万一国家政策变了怎么办?”结果九个月翻了一番。 人物周刊:后悔吗? 刘建平:有点吧,但她也有她的道理,我们已经有一套别墅房在手中了。这也是分散风险吧! 南方人物周刊:想买车吗? 刘建平:想,等关税变了再说,我等了好几年了(笑)。现在买车不划算,我买一辆车在美国要买好几辆呢! 人物周刊:未来有什么打算? 刘建平:将来财富达到一定数量级时,建立创投公司,为创业的小公司进行种子风险投资。日本软银公司的孙正义是我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