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去不去?

2015年05月19日 10:37  《财富管理》  收藏本文     

  文/ 文刚锐 著名金融投资专家

  【导语】

  资金杠杆是经济衰退一味消炎药,但也令市场风险浮现。监管者希望可以减少市场的杠杆,使其可控;但就市场发展而言,杠杆的存在是必然并有其需求的。

  【正文】

  “ 老师,投资市场的‘杠杆’在哪?为什么经常说要去 ‘杠杆’?这是个什么地方?去了又如何?”

  “市场要 ‘去杠杆’,但你不能去 ‘杠杆’。”

  “那,‘杠杆’去还是不去?”

  大家可以把上面的问答看成是段子,也可视为近年困扰金融投资市场的一条谜题:金融市场的 “杠杆”要不要去掉?

  现代金融“武功绝技”

  很多人对杠杆的认识和了解,多得于阿基米德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整个地球”。 杠杆就是利用长度来换取力量。了解了杠杆原理,人类很早便把它应用在日常生活上。

  金融市场的杠杆,从功能上说,就是中华武功中的 “借力打力”和 “四两拨千斤”这两门绝技。我们所利用的杠杆长度就是市场资金和他人的资金,看起来利用越多、越大,就越容易得成正果。但大家要明白的是,杠杆越长,杠杆从中间折断的机会就越大,杠杆越大所换来的风险越高,这是一个不变的道理。

  在传统交易中,买卖双方只能进行货银两讫的现买现卖,没有百分之一百的资金是不能完成交易的。假如卖方同意在收取20%的总货款作为定金后,可以先定价后收货,对买方来说,就是提供了杠杆方便,把自有的资金放大了五倍来买入某一货品。这简单的杠杆并不只是为了买家的利益而产生,卖方同样是利用杠杆交易,卖出还没有在手上的货物。没有杠杆,投资市场就不可能出现期货和期权等衍生工具。

  现代金融投资工具和衍生工具的产生和逢勃发展就是因为这种定金方式的保证金(Margin)交易,提供了十倍、二十倍,甚至高至一百倍的杠杆。杠杆催生了很多金融投资工具,催化了不少市场交易,或许同样摧残了不少投资失利的投资者。

  以去杠杆冷却股市热潮?

  相见时难别亦难,要跟杠杆说再见确实不容易,资金杠杆是经济衰退的一味消炎药。中国经济今年下行的走势和压力是明显的,加上中国制造业转型,美元汇价强劲,银行外汇存款缩减,货币供应的存款数字下降,银行资金的供应和流动性日渐减少。资金不是万能,但市场缺少资金是万万不能,今年人民银行[微博]已经两度出手,调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释放资金,就是向市场增加流动性,提供资金杠杆。

  以4月20日开始的降准为例,各类金融机构可降低1%的存款准备金,肩负支持农业任务的可以降低2%,符合审慎经营“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的再给予0.5%的降准。单从这几个准备金率的下调,可以令银行释放出1.1万亿至1.5万亿的资金。在全球去杠杆的趋势下,中国仍要反其道而行,只因决策者相信:只有杠杆才能救活正在下行的中国经济。

  这厢中国经济下行,那厢中国股市腾飞。中国股市在今年的走势可以说是震惊全球,以上证指数为例,从今年初的3258点上升至4月22日的4398点,在四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升幅达33.7%。以过去一年时间计,上证指数由2100点升至近4400点,升幅更达1.1倍。有说法将这个全球之冠的升幅归咎于融资融券的杠杆作用,把这个牛市说成是 “杠杆牛”。

  为了让中国股市不致被股民追捧成疯牛,证监会[微博]跟央行[微博]唱了个反调,做了一些去杠杆的动作。2015年开始,证监会多次向市场表态和行动,关注证券融资业务的违规情况,也曾向多家券商发出警告和处理,要严管证券融资的杠杆作用,减低资金杠杆对股市的刺激。而这融资业务的杠杆是否真的翘起了A股价格的大幅攀升?在融资业务上,欧美市场大多数的说法是股票借贷融资( Securities Margin Financing),这个英文名字点出了这门借贷业务的三个关键词。

  证券( Securities)是客户必须先有股票或先在户口买入股票,证券公司所贷出的资金只能为持有股票之用。

  保证金(Margin)是客户在借入资金时,不能百分之百取得股票等值的贷款,即使是蓝筹股。例如香港市场的汇丰和中移动等,其融资率都不会超过70%, 客户买入100万元价值的汇丰股票,证券公司只能提供货值的70%,即70万元,客户要自行存入30万元保证金,这30万元并不只是其中一部分股票的货款,也是风险的保证金。

  借贷(Fina ncing)是证券公司贷出的资金和业务处理,这种业务以股票作为抵押品,然后向投资者提供一个融资额度和实际可用金额。以借贷形式来处理时,证券公司作为出资方,全权拥有股票抵押品和资金的权益。在实际业务运作中,这三环扣在一起,证券公司受制于本身的资源和风险监控,其实提供了交易的便利多于提供的资金。股票市场的去杠杆反而多在收紧投资产品,例如是对衍生权证的监管和控制。

  “去不断,理还乱”

  国内股市的融资业务在2010年3月才获批准进行,股票融资业务只有5年光景,市场相对不够成熟,但其融资表现却相当成功,估计近期的融资金额已经超过1.3万亿元。但如果将这个金额和现时每天过万亿元的高交易量作比较,1.3万亿的融资金额也只是市场一天的交易量,这个年化率显示融资业务约占市场总体成交的1%~2%,这和美国市场融资量占市场成交量的3%~5%比较,A股融资业务的杠杆效应不能说是这次股市大升的始作俑者。

  从证监会对证券公司的业务检查中,问题出现多在证券公司为了吸收客户和保住客户,将开户时间要求和对交易限期作出展期,至于最关键的客户风险和股价波动风险的处理,因涉及证券公司本身的风险和利益,监管容易发现,证券会的检查并没有发现证券公司存在大问题。

  但现时国内出现另一种场外证券融资活动。一些公司宣称可以用 “一倍十”的融资方式给投资者做股票交易融资,投资者只需拿出十分之一的资金,他们借出其余的资金去买入股票。

  这种将证券融资变成以10%保证金炒股的投资形式是相当危险的。首先是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为了保障出资方的利益,证券交易的操作权和权益不在投资者手上;第二是投资者完全没有招架能力去对抗市场的波动或逆转,当逆转的波动接近10%时,其全部资金会在斩仓中损失殆尽。

  从规范风险和预防风险的角度看,监管者希望可以减少市场的杠杆,使其可控。但从市场发展和和产品运作而言,杠杆的存在是必然,也是有其需求的。

  “杠杆”去还是不去?看来还是“去不断,理还乱”

  本文发表在《财富管理》杂志2015年5月刊上,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微信号:wealth财富管理。

文章关键词: 财富理财投资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白岩松:庆安枪击案还有四大疑问未解
  • 体育NBA分区决赛成MVP会战 10人切尔西0-3
  • 娱乐25位明星排队为周润发庆生 爱妻合影
  • 财经哪些城市房价在涨:真正能复苏的或仅20城
  • 科技执法人员称专车均为黑车:属查处对象
  • 博客提网速降网费别再让总理发话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媒体曝出中国210所野鸡大学名单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陶冬:债市风暴不至于让债市崩盘
  • 齐俊杰:房价还能涨到哪里去
  • 张化桥:理财的最佳时机选择
  • 杨红旭:凭什么说2015楼市有戏?
  • 金岩石:沪指能否到万点谁说了算
  • 叶檀:银行板块近期低迷的根本原因
  • 连平:资产价格应是货币政策重要参考
  • 陈思进:投资别被这10句话忽悠了
  • 韦桂华:国美的故事如何从头再来
  • 张卫星:黄金新的大牛市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