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新三板

2015年05月21日 11:23  投资与理财  收藏本文     

  本刊记者孙晓宇

  2013年还只有356家挂牌企业、全年成交额8亿元的新三板,

  到2015年5月4日,挂牌公司共2348家,一天的成交额就超过了11亿元。新三板如今俨然成了赌场,正上演着股票从无人问津到扎堆暴涨的巨大转变。这个市场神秘而高调,个股和指数出现暴涨暴跌的行情屡见不鲜。

  1分钱一天之内变成20.01元,除了印钞票或通过违法途径非法获得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到?

  可能有的读者会摇头,认为这是在胡扯。小编我以人格担保,这绝对不是胡扯!如果你买了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的水治理(831511),就可以实现1分变20元的暴富梦。

  3月20日,水治理开盘时股价为0.01元,出现首笔成交后,其股价迅速上涨至20.01元,单日涨幅高达2000倍。这对已经习惯单日最高10%涨幅的A股投资者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但在新三板中,单日涨幅超过100%简直是“家常便饭”。

  以3月20日为例,除了水治理外,还有20只新三板个股涨幅超过100%,长城软件(430426)、华岭股份(430139)股价分别从0.01元上涨至16.80元和15.34元,涨幅分别达1679倍和1533倍。此外,东芯通信(430670)、瀚远科技(430610)、三和视讯(831022)、银丰棉花(831029)也出现了股价10倍以上涨幅,而亚成生物(831523)则成为做市股票中唯一一只股价翻倍的股票,单日涨跌幅为600%,股价从1元盘升至7元。

  换句话说,1万块钱买上述这几只股票,最少也会变成10万块钱,而且只需要一天!有网友大呼:“新三板简直就是印钞机!”

  “印钞机”的封号,新三板也着实当得起。数据显示,2014年,新三板2318家公司合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84.57亿元,其中,71家企业股价涨幅超10倍,最高涨幅高达91766%;截至2015年4月10日,该市场涨幅在10倍以上的股票有10只,2倍以上的股票有33只....。。

  新三板疯狂了,一场造富盛宴已开席。

  一夜爆红

  就像青春偶像一样,新三板几乎一夜爆红。

  数据显示,在2006年至2012年的试点期间,新三板市场总计完成股权融资仅为59笔,融资额合计22亿元。直到2013年全国扩容后,新三板市场开始快速启动,当年共完成股权融资10亿元,相当于过去6年的一半。

  如果说2013年新三板因融资活跃而进入众多投资者的视野,那么2014年做市商制度的推行,则再次将新三板的发展推上了新台阶。

  截至今年5月7日,新三板挂牌公司2367家,总股本1080.38亿股,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

  从新三板发布的两个指数来看,比目前的A股牛市还热。5月7日,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两只指数分别报收于1721.53点和1931.66点,比2014年年末上涨72%和93%。交易方面,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金额达到8.22亿元,而2014年日均成交金额只有0.53亿元。发行方面,今年一季度,196家挂牌公司完成股票发行216次,融资78亿元,分别是2014年一季度的6倍和13倍。

  如果说今年是新三板火爆元年,那么3月份可以说就是这个元年的开始。

  今年3月份,新三板交易规模激增。1~3月份新三板合计交易量35.2亿股,其中3月份交易量为24.9亿股;1~3月份新三板合计交易额285.5亿元,其中3月份交易额为220.0亿元。

  涨跌幅方面,三板成指2015年一季度上涨68.09%,其中3月份涨幅51.88%;三板做市2015年一季度涨幅100.29%,其中3月份涨幅72.56%。

  资本总是会追逐更高的利润,但是投资机会并不总是出现在同一块金矿中。它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总是那么出人意料。

  正如在华尔街每天上演的资本故事一样,在中国,现在也正在上演着一场资本的盛宴,而这次的主角则是被誉为“中国纳斯达克[微博]”的新三板市场。

  机构哄抢

  有大鱼来,渔民必将蜂拥而至,都想抢占先机拔得头筹。这样的火爆场面,正在新三板市场上演。

  云南文化(831239)是由“孔雀女神”杨丽萍与深创投共同打造的新三板新秀。今年2月17日,云南文化首次推出其定增方案,拟向员工、PE、做市券商和其他投资者发行股份,定增价格3.5元/股。但认购者的热情显然超出了云南文化的预期。云南文化两次更改增发方案,增发价格也从最初的3.5元/股飙升至14.3元/股。

  除云南文化外,近期还有多家新三板公司的增发遭到疯抢。如中科招商(832168)3月20日披露一则增发信息,拟向不超过30名投资者定向发行不超过5亿股普通股,募集不超过90亿元资金,增发价格18元/股。该增发方案一经推出,就被众多机构疯抢,其认购门槛由2000来万元提高至1亿元。3月26日,中科招商调整增发方案,将募集资金额度由90亿元下调至50.4亿元。据中科招商内部人士解释,投资者申报意向资金太多,以18元的价格售出5亿股对公司来讲有些不划算,所以发行规模大大减少。

  “现在大家都在抢筹,有些机构简直是闭着眼睛抢,无论什么公司定增,只要能抢到就一定抢。”济南一投资公司负责人表示。各机构抢筹的目的很简单,“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新三板市场将迎来一系列利好,如连续竞价交易、交易者门槛降低等,存在很大想象空间。”

  增发行情的火爆,带动更多新三板企业发布增发方案。

  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4月19日,1222家新三板公司正在筹划或者已经推出了定向增发项目。仅仅4月16日一天,就有顺达智能、威科姆等8家公司发布了定向增发的董事会预案公告。2014年新三板市场定增数量为324家,约为2013年的4倍,定增总金额129亿元,是2013年的13倍。而截至2015年4月3日,定增企业数达到242家,定增总金额达到131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也正是机构的“秒杀”,才让新三板可以持续高烧。毫无疑问,竞价交易和转板市场的预期利好刺激了投资者的神经,让这个之前被“冷眼相待”的资本市场新生儿开始被热捧。

  背后推手?

  其实,每一次资本市场的狂热,都隐藏着财富的神话。新三板也不例外。

  中科招商挂牌价18元,4个月三轮定增募资了90.37亿元,市场最高价达到108.99元。在这样的暴利面前,相信每个投资者都会趋之若鹜。巨额的收益吸引更多用户的参与热潮,新三板怎能不火。

  此外,新三板大规模挂牌后第一次年报披露数据显示,2014年,2318家公司总营收3184.57亿元,盈利企业1988家。做市278家股票中仅有9家亏损,盈利比例达到96.7%,进一步凸显了其在新三板市场中的投资价值。

  资本市场一直在贪婪和恐惧中交替运行,近些年全民PE和房地产融资盛宴过去后,市场一直在寻找新的热点。2015年股市大涨,但这个题材的新鲜度不高,市场急需新的风口,新三板正好踩上这趟班车,资本呼啸而来,加上新三板高科技的概念,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正在不断撰写着。正如好买财富CEO杨文斌[微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那样,新三板火爆的其中一个重要逻辑是,资本是逐利的,只要好的企业愿意上新三板,并造成巨大的财富效应,那么钱都会往里面涌。

  不过,单凭资金支持,是燃不起新三板这把火的。如果没有政策红利,那再多的资金也翻不出大浪来。注册制、做市商制度和分层管理等制度对新三板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受理即进入审核程序,前端没有任何节奏管控;审核内容是信息披露材料,不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实质审核。注册制将挂牌交易和融资并购分离,摆脱了沪深交易所“融资市”的困境。一旦新股发行转为注册制,那么新股发行上市之后还会不会延续如今连续涨停板的势头,甚至会不会出现跌破发行价的现象,这是拟上市公司最为担心的。而新三板将成为企业上市融资的捷径。

  去年8月,新三板做市商交易制度推出,做市标的首日平均涨幅超过35%。据统计,自做市商制度推行至2015年3月20日,做市转让板块整体换手率为22.63%,高于市场整体的11.27%及协议转让板块的7.60%。做市商制度极大地提高了挂牌企业的流动性。

  业内人士认为,接下来的政策机遇还包括竞价交易分层制度。一位深度介入新三板市场的私募人士表示,新三板公司一旦实行竞价交易,其活跃度和估值理论上将会跟创业板对接,而外界普遍预期,竞价交易公司将主要从做市交易公司中筛选,这也是资金豪赌做市公司的主要原因。

  此外,新三板职业投资人周运南在接受《投资与理财》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500万元新三板交易门槛,使得A股市场绝大部分投资者都被拦在新三板市场门外,未来投资者门槛的降低极有可能与市场分层同步推出,50万元甚至更低的门槛势必吸引大量投资者进入新三板市场,这将带来充裕的流动性,对前期进入的投资者将是重大利好。

  简单地说,新三板的火爆,就是政府、企业、PE/VC、券商和投资者多方共赢的结果。各个利益方都可以在新三板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利益点,自然就会制造出市场的繁荣。

  当心翻船

  “散户别玩新三板。”红土创新基金创新投资部总监兼新三板投资经理张剑斌直截了当道。他此前在红土创新的母公司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任职,从事创投行业多年。他认为,尽管有了做市商制度,但新三板目前仍是一个流动性缺乏的市场,整个市场的交易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司。“这意味着一旦出现风险,投资者就会血本无归。”

  事实上,一些投资者还在按照投资A股二级市场的模式投资新三板,但A股二级市场的流动性要远好于新三板市场。“普通投资者多数不具备对投资标的基本面的判断能力,多是依靠消息,甚至波段等所谓技术理论分析,但在新三板市场,因为成交量比较低,传统的股市理论基本上就不具备什么参考价值。”

  而且,随着近期新三板不少挂牌企业股价出现回调,新三板也面临不小的投资风险。一家私募基金投资总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在新三板参与做市交易的挂牌企业平均市盈率超过40倍,一旦企业利润难以保持年化50%~100%的增长幅度,将面临不小的估值回调压力。

  新三板公司的信披违规成本问题,也是多位专业投资者担心的地方。“就连主板市场都有财务造假,更何况监管相对宽松的新三板市场。而普通投资者则更加缺乏辨别能力,如果连公司都没去过,怎样辨别哪些项目会出现风险?”

  此外,一些利空因素也是多位新三板专业投资者所担心的。“从‘两会’期间监管层的表态来看,注册制推出的节奏很可能越来越快,一旦创业板IPO放开,新三板的吸引力将会下降。”

  其实,新三板扩容之后,定位于“四板”的区域股权交易中心的热度就明显下降。有机构人士担心注册制推行之后,新三板会重蹈四板的覆辙。

文章关键词: 投资理财金融银行票据股市新三板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天津大学教授在美遭诱捕被控间谍罪(图)
  • 体育亚冠-10人恒大遭补时点杀 1-2负城南
  • 娱乐吴镇宇护子发飙 节目组回应:我们有底气
  • 财经五月的救赎:平均两天出一项稳增长政策
  • 科技中国每年收百亿漫游费 国内成本几乎为零
  • 博客银行职员:我对存款消失案的看法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恋爱观调查 7成大学生不反对“傍大款”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水皮:519行情或重新上演
  • 连平: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一举多得
  • 齐俊杰:养老金已成为最重的税
  • 天天说钱:中国改变世界的8大工程
  • 易宪容:香港金融市场大时代将到来
  • 张明:警惕金融业过度发展的危害
  • 傅蔚冈:过度悲情的出租车从业者
  • 冉学东:A股牛市正在拓宽贫富鸿沟
  • 朱大鸣:高铁应替代房地产成为新支柱
  • 叶檀:医生应不应该拿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