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地下理财:馅饼有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9日 16:45 南方都市报

  本报调查显示,参与地下理财活动者半数血本无归

  在本报整个3月理财消费维权系列策划中,“地下理财”专题是最令人感到无奈的。不单是因为地下理财相较正规理财产品更为复杂、更多陷阱,更由于地下各种理财产品及活动均不受法律保护,属于违法交易,投资者在受其侵权时往往维权无门,即便提起诉讼也难以胜诉。

  53.6%曾参与地下理财

  地下理财活动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神秘,调查中选择“本人或身边亲朋好友参与过地下理财”的比例达到53.6%.其中地下炒股或炒权证的比例最高,达到36.3%,参与地下炒汇的比例也超过调查人数的一成半,地下炒金和购买地下保单的比例相对较低。但与此同时,也有超过三成被调查者称,自己或身边人士选择了除此以外的其他“地下”品种。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除了常见的地下炒股、炒汇外,随着基金市场的勃兴,采用网络传销方式销售的“地下基金”也逐渐出现,如合肥警方2007年侦破的“麦肯基金案”,以及河北、辽宁等地区出现的“金汇基金”、“U时代网络投资基金”等。

  46.4%遭遇血本无归

  调查者中,超过三成人士认为选择地下理财产品的主要原因在于承诺收益高于国内同类产品。但从实际结果调查来看,46.4%的人群表示血本无归,约有36%的人士认为其收益一般,并没有达到宣称承诺,只有约17%的人士通过地下理财获取了丰厚收益。

  调查还显示,内地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在投资者教育方面仍需加强。调查中表示因地下理财不合法对其敬而远之的消费者仅占21.7%,有39.1%的被调查者认为地下理财是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愿意放手一试。

  反思国内机构需勤练内功

  地下理财产品的屡禁不绝也与国内理财市场不成熟有直接关联。调查中,有26.5%和19.3%的人选择的理由在于“目前国内缺乏同类产品”及“成本较国内同类产品低”。记者在采访“地下保单”现象时一些国内保险业人士也坦陈,国内企业产品设计能力仍与海外存在较大差异。以投连险为例,国内投连险账户通常在3-5个,而港澳地区同类产品的账户起码在10个以上。

  由于地下理财产品具有宣传上有意掩盖高风险,实际操作手法巧妙而隐蔽,出现纠纷索赔诉讼难等诸多特点。而参与调查者也认为,防范地下理财活动风险应三管齐下。首先,监管部门应对地下理财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媒体和社会也应加强理财风险宣传,提高普通消费者的理财风险防范意识。不过长远来看,只有国内机构勤练内功,将更丰富优质商品和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才是逐步取代黑市的治本之道。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