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幸福生活是算出来的(8)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 15:19 《钱经》杂志

  理财师点评五:

  以基金定投作为孩子教育金的规划,的确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定投的好处

  一.个人投资收益暂不征收所得税;

  二.不必考虑进场时机与行情预测,在每月固定日期投资固定金额时,净值下跌时申购份额较多,净值上升时申购份额较少,产生平摊成本的结果;

  三.平均成本法避免了进场时点的考虑,避免了“追涨杀跌”的风险,做到了“逢高减筹、逢低加筹”的自动调节。

  如果每月定投200元股票基金,设定年收益率12%(美国股市从设立到现在,平均年收益率是17.4%),35年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如果定投2000元就可以成为千万富翁,可以轻松地去实现人生财务自由的目标。

  对于定投的基金品种,被动型的指数型基金也是较好的选择。因为从长期看,主动型基金很难战胜指数;而且所定投基金的管理人可能会发生变化。

  插曲五:投资弯路―――“炒基”-“炒基”-“忘基”

  说到基金,我投资故事满多,还和上投摩根的基金有一段情缘呢。

  第一次接触上投摩根,是2004年的夏天,当时我还是一个“菜鸟”,虽然投资过不少基金,但成功经验不多,失败的教训却不少——我觉得许多基金都是“短线”之王,没有一只适合长期持有,我也就被动的成为“炒基”一族了。

  如何才能挑选到优秀的基金是我最大的困惑!我记得去听电视台办的理财讲座,主讲人非用最简单,最生活话的语言来解释许多枯燥难懂的专业术语,而且在讲述过程中不时夹杂着生活趣事,配合她特有的声音魅力……后来我了解到嘉宾来自上投摩根。

  这次学习后,对照自己以往的投基经历,我决定和高抛低吸说再见,和“炒基”说拜拜,要做中长期投资!后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我毫不犹豫地就成为了上投摩根的第一批“粉丝”。但由于投资基金屡次失败,让我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我的第一笔认购资金是1000元。

  封闭期结束后,我开始集中注意力关注基金净值的变化,净值的一点点波动,都会牵动我的神经。那段日子真难熬呀,行情一有风吹草动我就精神紧张,每次申购时总想买到一个最便宜的价格,觉得只有这样自己的资金才更加的安全。

  几个月后,我感到自己可能得了“炒基”综合症。恰巧这时上投摩根的网站汇集了许多理财方面的短文,我将从中学到的知识和投资实践相结合,不久我发现自己的“惦基”综合症不治而愈了。

  07年市场行情依旧火爆,如何挑选基金又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结合自己的投“基”经历,我觉得投资者要学会“忘基”,就是不要过多的关注基金净值的变化。投资是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领域,没有一只基金产品能一路领先,过往的业绩也只能提供参考。与此相比,基金公司的服务确是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的东西,我的经验告诉我服务好的公司,业绩也一定出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