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加油站_税务 > 正文
 

开心避税全攻略(5)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8日 08:07 《个人理财》杂志

  投资 免税很关键

  “很多人都没有太多的积累,国家却偏偏对普通人可以投资的品种征税,却对需要高额投入的理财产品免税,真的让人很恼火。”在一家中学任教的王先生拿着存折对银行柜台的服务员说。

  其实,万先生不必这么恼火,目前还是有几种投资不收利息税,可达到增加投资收益的目的,有些产品即使收税,也可以通过一些办法合理规避掉。

  1、金边债券 魅力无边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投资国债和特种金融债所得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国债风险几乎为零,利率略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前段时间热炒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和现在广受欢迎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标的都有国债。从较长一段时间来看,投资国债是比较合算的。

  投资者可以选择凭证式国债,由于该类债券不能上市交易、不能随意转让、提前兑付时还要损失一部分利息,投资者一般到期才兑付。同时,还可以投资记账式国债,根据市场利率及其他因素的变化判断国债价格走势,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在二级市场赚取记账式国债买卖差价。据重庆工行理财师马进介绍,去年底投资国债,到目前,半年的时间收益达4%多。

  个人投资企业债券(包括可转换债券),无论是在一级发行市场还是在二级市场购买企业债券,持有到期后取得的利息收入,作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均应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兑付利息的机构负责代扣代缴,有时会出现企业债券的票面利率略高于国债的票面利率,但扣除税款后的实际收益率反而低于后者的情况。

  2、企业债 避税案例

  按照有关规定,个人投资者无论是在一级发行市场还是在二级市场购买企业债券,持有到期后取得的利息收入,作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均应缴纳20%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兑付利息的机构负责代扣代缴。投资者在为兑换利息收入前可能会有机会合理避开个人所得税。

  以去年10月到期的98中铁Ⅱ期债券为例:铁道部规定“本期债券利息个人所得税统一由各兑付网点在向持有债券的个人支付本息时负责代扣代缴,就地入库。同时明确个人投资者领取利息时,按利息额的20%征收利息税,由兑付网点一次性扣除。”

  独家承担兑付任务的华夏证券认为投资者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合理避过个人所得税。由于98中铁Ⅱ期债券(代码:129901)可以上市交易,而在该债券2004年9月28日停止交易前,二级市场价格一直在118.70元/每百元左右,出现了少有的市场交易价格与税后本息额价格倒挂现象。二级市场的个人投资者如果现价卖出,将获得目前的市场价,如果到期兑付,则扣税后只能获得税后本息115.20元,两者相差3元多。投资者在9月28日该债券债权登记日之前,可以通过二级市场抛售来减少利息损失。但有些居民并没有进行操作,而继续持有托管凭证,导致错失避税机会。

  因此,建议投资者购买企业债券要改变到期兑付的思维方式,应注意二级市场价格和到期价的差价,以争取取得收益最大化。

  3、教育储蓄 并不美丽的选择

  虽然目前,可以投资的品种比较多了,但是很多老百姓仍然把储蓄作为主要的理财方式。在目前的情况下,各银行开始对小额帐户收取手续费,再加上利息还要扣掉20%税金,老百姓难免会不心疼。

  教育储蓄的好处在于它享受了两大优惠政策:一是在国家规定“对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免除个人所得税”;二是教育储蓄作为零存整取储蓄,享受整存整取的利率。相对于其他储蓄品种,教育储蓄利率优惠幅度在25%以上。

  在我国,除邮政储蓄机构外,办理储蓄存款业务的各金融机构已开办教育储蓄业务。一般,大家运用教育储蓄进行存款的技巧就是:尽量用足限额,每次约存金额要尽量高些。因为在同一存期内,每月约定存款数额越小,续存次数就越多,计息的本金就越小,计息的天数也越少,所得利息与免税优惠就越少;反之,计息本金就越大,计息天数就多,所得利息与免税额就越多。同时尽量选择存期较长的教育储蓄。

  其实,教育储蓄虽然享受免收利息税的优惠,但也是很有限的。存款人一般采取的是按月存入、零存整取的存款方法,按照整存整取利率计算,由于每月存入日期不同,最后还是要按照每笔存款的实际天数计算。这样算下来,6年的品种只比一般的储蓄高出几百元,受益增加有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