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四十创业理财从头迈(5)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 11:26 《私人理财》杂志

  (三)合理配置投资项目,准备养老规划

  在实现二次创业的目标后,30万元的理财投资资产可以用来准备养老金计划。周颖目前在股票和基金的投资比例是各占一半。但考虑到这是一个养老金准备方案,加上夫妇两人目前40岁左右,准备时间相应较短,所以在投资属性上应趋向于稳健进取型。因此,对其作以下建议分配:1.5万元活期储蓄作日常备用金,12万元的股票投资,8万元股票型基金,4万元配置型基金,2万元货币基金,每月2000元基金定投。

  其中,

股票建议可以考虑近期比较活跃的电力板块和有证券注资概念的投资品种,股票型基金可以选择景顺、中邮核心股票、交银系列的基金。至于周女士参与了基金的定期定投这种投资方式本来是一个较为明智和理性的选择,不过挑选了汇丰晋信2016这只周期基金来进行定投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生命周期基金的资产配置是随目标日期而调整的。即距离目标日期愈远时,投资在高风险性资产的比重较高,随着目标日期的到来,逐渐增加低风险性资产的比重,以达到有效控制风险的目的。以汇丰晋信2016生命周期基金为例,该基金成立后至明年5月31日期间的股票上限为65%,其后每年降低5%,2016年6月1日起的股票类资产比例的上限为5%。也就是说,生命周期本来已经包含了风险防御成分,波动会随时间延长而趋于平静,没必要再用定期定投来分散风险。因此,应该更换另外一只基金做定期定投。建议以大成300指数型基金来做基金定投。

  (四)购买商业保险做保障,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在保险规划方面,由于李浩家庭正处于成长期,该时期的特征是家庭的支出固定,但随着子女的成长而带来了教育负担的增加,加上李浩还打算在这个时期再次创业,让家庭成员对保险的需求达到了最高峰。面对如此的保险需求,以现时李浩家庭拥有的保障来看是明显不足,而且周颖作为家庭的经济来源之一,自己却没有购买任何的商业保险作为保障,更进一步地表明了该家庭有必要立即加强保险保障。

  按照目前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来看,10万元到20万元保额较适合李浩家庭投保。根据统计,购买10万元到20万元的保额比较合适,低于10万元的保障功能太弱,而超过30万元对普通大众来说也没有必要。当然,每隔三五年,李先生还可以检查一下保单,看看是否有必要追加保额,根据家庭成员和经济状况的变化做一些适当的调整。

  选择重疾险时最重要的是考察条款中是否包含了常见的心血管、器官性和老年性疾病这三大类。另外,建议周颖可考虑购买涵盖了乳腺癌等女性多发病种的重疾险,建议李浩购买保额为25万元的重大疾病附加医疗险,保费每年3800元;周颖购买保额为20万元的疾病医疗险(含残疾豁免),保费每年3050元;帮儿子李建参加友邦综合个人意外伤害保险精英保险计划,保费每年2510元。三种保费每年总支出在1万元以下,符合李浩家庭的要求。

  通过实施以上规划,李浩家庭目前的几个

理财目标可以从容实现了,但是以下两个问题需要李浩夫妇注意。首先,在转让出一半股份后,周颖还在原来的工厂工作,对于其他几个股东的利益关系问题请多加关注,应尽量把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向所有股东提出并找出改善办法,这样有利于调整好自己的工作心态和维护自己的权益。其次,建议李浩制定好合伙档口的经营管理细则,合法保护双方权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