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方案 > 正文
 

四兄妹决不做啃老族 互不攀比各自尽养老义务 (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 09:12 新浪财经

  所以为父母养老理财基本是子女独立考虑的事!

  我首先做到理好自己的财。我与老公都是八十年代大学毕业生,依靠工薪生活不穷也不富,想要让老人生活好点仅靠工薪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进行了多种开源尝试。

    1、投资股票。开始有些收获,但随着众所周知的原因赔了一大半,
到现在可以算是伤透了心的股市预逃者。

    2、毛主席教导我们:穷则思变,要变要革命。前近三年,在搜寻学习了一些国外的先进科学的理财理论之后,突然发了狠的要买房,很幸运一转就转到房,转到房就签协议,签了协议就四处找钱,找了首付就开始装修,装修完就开始出租,到现在公积金也用上了,每月实际收益也有了,理财进入良性循环(现在很难再找到这样的机会了)。今年近二十万投资了商铺,每月有一千多元的收益。

    3、日常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让手中的钱周转起来。再不满足工资在卡里睡大觉了,变换了好几种存储的方法现在是把零钱买成货币基金。待到一定程度再找好的投资机会。

    经过1、2、3之后,我现在可以有能力开车接送老人,多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赡养费了。而且每月拿出固定的一笔收益建立成老人的养老专用帐户,以货币基金的形式存在。每月进,遇事出。

  其次把最安全的理财方式介绍给父母,随他们选择。老人接触社会少了,很多新东西不太敢尝试,做子女的又不能横加干涉,只能小心翼翼地渗透些最保险的,比如

人民币理财怎样买,货币基金怎样实惠一点一点讲解给他们听,还要随时告诉他们这样那样的变化。说实话,比我自己理财要费心多了。

  最后要把赡养老人的崇高义务感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子女,吃东西时要先给老人,自己想吃不想吃也要先尝一口,再轮到孩子。不能给孩子父母、老人都爱吃鱼头的观念。每去老人家,决不空手,但老人给的包子饺子高高兴兴接收下来。每逢过年,把压岁钱提前给老人,再由老人发给孙儿辈,不让老人往里垫钱。

  以上是我的一点心得,我想绝大多数父母都像苹果树一样,为子女奉献了力所能及的全部,虽然他们有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地方,例如五一我给的500元的购物卡他们始终没花,说是超市没有他们想买的东西,这让我很伤心,但也提醒我今后决不能给卡了,只能给钱,虽然钱他们也很少花。其实他们是准备着不给子女添麻烦,对这样的父母,我们还能说什么。

    与本文作者直接交流心得>>> 

    “我为父母设计养老方案”征文选登:

    父母公婆不必一碗水端平 让他们衣食无忧即可

    老妈寡居不愿和孩子住 搬进养老新村费用不算高

    了却多年心事 终于为年近六旬的母亲买到了医保

    母亲操劳一生抚养五个孩子 临终不舍花钱治病 

    孝顺女孩在外辛苦赚钱 每月给父母1600元养老金 

    自助养老:让我们为父母建属于自己的养老公寓 

    中年丧夫收入骤减 孝顺女儿帮妈妈安排养老计划 

    双方老人都有退休金 巧儿媳善周旋大家都满意 

    兄弟姐妹六人收入都低 月光族再减支出赡养老人 

    照顾亲友得罪自家孩子 散财妈妈晚年如何养老 

    父母养老计划:兄弟姐妹虽多 费用一算仍吓一跳 

    父母能同甘不能共苦 用钱无法买到和睦亲情

    母亲和公婆退休收入悬殊 丈夫同意我差别补助

    父母退休依旧大手大脚 我替他们理财一举两得

    理财代沟:月饼寄回家后 却招来母亲的一顿责骂

    赡养父母 买基金存私房钱两管齐下

    查看更多朋友为父母设计的养老方案>>>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