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方案 > 正文
 

四兄妹绝不做啃老族 互不攀比各自尽养老义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 09:12 新浪财经

    欢迎参加“百姓钱程”论坛“我为父母设计养老计划”征文活动   

  当我们在这里谈论理财,学习制定养老规划的时候,可曾想过要为年迈的父母制定个养老计划呢?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也是“敬老节”。让我们用在这里学到的理财知识为父母献上一份有知识含量的节日礼物吧!

    下述文章为来稿选登。更多优秀来稿请点击文后链接阅读。

    欢迎点击发表您的观点和感想>>> 

  来源:新浪“百姓钱程”网友论坛

    网友:海洋宽阔海洋

  原标题:为父母建一个养老专用帐户

  说到为父母养老理财,我觉得要做好三点:

  一是兄弟姐妹要有共识,决不做“啃老族”。

  父母晚年健康长寿,是做子女的无上荣光,会使子女甚或孙儿辈生活的幸福度大大提高,但这与子女的自立、自强有很大关系。我周围经常遇到这样几种情况:

  例1,高中同学的伯伯把她爷爷奶奶房屋的拆迁款骗走自己买了一套大房子,其他几个兄妹认为既然拿走了房款就理当为老人养老,结果老人俩与他伯伯住了两年后先后去世了。现在他父亲为自己身为长子,父母大事不和他商量,自己能力有限没能赡养好老人,致使老人最后被虐待而死痛苦得天天发脾气,用我同学的话就是得看心理医生了。

  例2,同事的父母地位比较高,单位给了城市位置很好地带的一套二室一厅。同事的哥嫂央求父母用自己的一套小一室与父母的房合着跟单位换一套三室一厅共住,结果其乐融融没看见,磨擦纷争不断,最后老人不得已将房换成了两个二室一厅,当然老人的二室地点较偏僻环境也不好,从高到底使近八十岁的老人心里极不平衡可又没有任何办法,也是两年的光景,两个老人在前后三天之内相继去世。

  例3,一起长大的发哥发妹有的单位不景气,可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拖着孩子奶奶家吃几天,姥姥家吃几天,一点紧迫感危机感都没有,见了面还深有感触地说,下岗一年了,发现真饿不死人。

  兄弟姐妹中如有一个“啃老族”,就会严重影响父母的老年决策,因为中国的老人大多数是尽自己最大可能扶助子女的,无原则地扶助的结果是老人没了老窝,分了老钱,贫病交加。而且直接造成兄弟姐妹间矛盾加剧,根本谈不上有老年的平静安适生活,更别提养老理财了。

  二是子女间不比较,各尽各的义务

  有了不做“啃老族”的决心,子女工作学习上就会有正确的方向,虽然不会人人成功事业有成,但都能自立自足。我们兄弟姐妹四个,收入高低、住处远近各不相同,但为父母养老兄弟姐妹间从不争执、比较,各尽各的心。每月给老人多少赡养费互相从不打听,住的近的去的次数多点儿,远的去的次数少点儿,擅长干家务活的进门多干点儿,不擅长的进门多说点儿奇闻趣事,遇事掏钱全凭自觉,可能还没遇到老人有大病大灾,所以感觉很好,不过即使遇到大事,我想也会商量着办好。

  三是理好自己的财,为父母提供理财建议,为父母建一个养老专用帐户

  父母的生活习惯、理财习惯已经定型,不管合理不合理、落伍不落伍都已经定型,无法改变。比如我的父亲,如有几张时间相近的定额存单到期,他必拖到最后一天去银行集中办理,如果你告诉他反正您也没事,就当遛弯把当天到期的存单办一下,他会说多麻烦不在乎那几个钱。可你看他舍不得花钱讲吃讲穿的劲头,心里头就又是可怜又是无奈。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