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金融时报

  截至12月19日,保监会今年共披露37份监管函,其中19份涉及保险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

  这19家保险公司为渤海人寿、君康人寿、珠江人寿、上海人寿、阳光人寿、百年人寿、华汇人寿、中华联合保险集团、利安人寿、信泰人寿、弘康人寿、长江财产保险、华安财保资产管理公司、鼎和财产保险、安心财产保险、长安责任保险、泰山财产保险、永安财产保险、昆仑健康保险。

  从监管函披露的问题来看,保险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公司章程与“三会一层”运作、内控与合规管理、关联交易管理以及股东股权等方面。其中,董事会运作不规范、关联交易管理不合规、内控审计管理弱化、薪酬考核机制不到位四个方面问题较为突出。

  针对关联交易问题,监管函明确禁止部分公司与其重点关联方的关联交易六个月,目的是督促保险公司进一步规范关联交易管理,严防股东将保险公司当成“提款机”,这是保监会第一次对涉及关联交易的市场行为直接采取监管措施,体现出关联交易监管从以制度建设为主,转变到制度建设与市场行为监管并重的阶段。

  监管函还对君康人寿、华汇人寿、长安责任保险、昆仑健康保险四家公司明确提出,将依法对其违规股权进行处置。

  穿透式监管绝非点到即止。

  12月15日,保监会发布消息称,深圳市宏昌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在投资入股昆仑健康、申请相关行政许可的过程中,提供虚假财务报告,作出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股东之间无关联关系等不实陈述,存在编制提供虚假材料的行为。保监会将对相关股东股权进行清退,并将相关投资人和中介机构列入市场准入黑名单。

  这是保监会首次对违规股权进行清退。据保监会发改部主任何肖锋透露,接下来还有9家保险公司的违规股权要被处理,已经在走程序。

  揭开昆仑健康股权乱象

  此次对违规股权进行清退,保监会早有预告。11月20日,保监会第53号监管函直指昆仑健康的公司治理问题:“我会于2017年4月5日至4月18日对你公司进行了公司治理现场评估,查实你公司在‘三会一层’运作、关联交易、内部审计、考核激励等方面存在问题。”在提出多项监管要求后,保监会明确指出“将依法对你公司违规股权进行处置”。

  20天后,“靴子”落地。

  从保监会披露的情况来看,昆仑健康这7家股东的问题出现在三次已获保监会批准的变更注册资本、变更股东的申请上。

  第一次、第二次为变更注册资本的申请,获批时间分别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这两次增资中,福信集团有限公司、西藏恒实投资有限公司、福建清科投资有限公司等3家股东作出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无关联关系的不实陈述,存在编制提供虚假材料行为。

  第三次为变更股东的申请,获批时间为2016年12月。在这次变更中,深圳市宏昌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正远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泰腾材料贸易有限公司、深圳市正莱达实业有限公司等4家股东提供虚假财务报告,作出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的不实陈述,存在提供编制虚假材料行为。

  事实上,昆仑健康在2016年12月的这次申请获批不久后,就遭到了保监会连续问询。

  2月17日,保监会就昆仑健康是否是“佳兆业郭英成家族”实际控制企业进行第一次问询。要求说明深圳市宏昌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正远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泰腾材料贸易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正莱达实业有限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是否与“佳兆业郭英成家族”有关,入股资金是否来源于“佳兆业郭英成家族”下属企业或其关联方。

  3月1日,保监会进行了第二次问询,内容细致到四家股东近三年的主营业务情况、财务状况以及入股昆仑健康的详细资金来源,甚至每一级股东的基本情况。

  本以为此事已解释清楚,但11月20日保监会的监管函证明,昆仑健康并未过关。

  中小险企公司治理问题突出

  在今年保监会披露的37份监管函中,19份涉及19家险企的公司治理问题。其共性问题主要发生在“三会一层”运作、关联交易、内控管理、内部审计、信息披露、发展规划等方面。除昆仑健康外,君康人寿、华汇人寿、长安责任保险均面临违规股权处置问题。

  据记者了解,这19份监管函均源于年初保监会对全部中外资保险公司法人机构进行的一场“地毯式”的公司治理现场评估。保监会此前曾表示,这次“听诊把脉”、全面体检的首要突出问题即股东股权存在风险隐患,主要表现为出资资金并非自有、不真实;隐藏实际控制人;一些资质不合格的投资人,曲线入股或控股保险公司;一些公司的股东行为存在较大的合规风险。

  将问题“揪出来”只是第一步,从今年监管对公司治理问题处理方式来看,公司治理监管已经从柔性引导转向刚性约束。

  而刚性约束的基础就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口。保监会于今年修订《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开业验收工作的通知》,健全完善监管公开质询制度。与此同时,严格股权监管,穿透资金来源,加强入股资金真实性审查;穿透股东资质,加强投资人背景、资质和关联关系穿透性审查,从根本上保证偿付能力监管的有效性。

  这19份监管函的另一个共性是,均涉及中小险企。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回归保险本源 中小寿险公司发展之路》指出:中小寿险公司股东背景纷繁复杂,各方对寿险牌照的使用方式差异显著,这对中小公司治理结构产生根本性的重大影响,部分股东缺乏对寿险行业的理解和认识,进入寿险行业并非是要经营寿险保障业务,而是被保险资金吸引,将保险公司作为融资平台、将寿险产品作为融资工具,从而满足其融资、特别是短期融资需求,以此来辅助其实业发展。这一股东诉求导致公司治理发生重大转变,对行业健康发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不难看出,在以往粗放式发展阶段,过分注重业务增长,忽视规范化管控,是中小险企的通病。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中小险企必须在公司治理方面进行真调查、真完善。

  违规股权清退大幕拉开

  在保监会对昆仑健康发出清退股权通知的当天,昆仑健康即进行了回应:完全尊重并高度重视有关监管决定,已于第一时间将文件转告全体股东。我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监管决定,协调股东严格按照监管要求执行。

  昆仑健康违规股权处置暂告段落,但对于众多存在类似问题的险企而言,无疑进入了等待“靴子”落地的阶段。而这仅仅是开始。

  12月11日,在保监会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2018年重点监管工作之一,即是加大保险市场改革力度,严格保险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公司治理有效性,坚决治理股权和资本金管理等突出问题。

  11月22日,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新浪金麒麟论坛上表示,目前,大量的监管资源配置在对日常行为的监管上,对法人机构风险监管的投入严重不足,对风险不够敏感,一些重大风险不能及时发现。特别是在资本、资金运用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手段,“这也是导致一些保险机构产生严重风险隐患的根源”。

  接下来,监管层持续加强股权监管、严肃查处股权违规问题的力度不会削减。比如,保监会对9家保险公司的违规股权进行处理已经提上日程。

  可见,即便通过违规方式成为保险公司股东,也不意味着进入了安全地带,只要被发现是“有问题”股东,监管有权进行清退,绝不姑息。

  “史上最严”监管风暴下 险资举牌新“方法论” 

  钱林浩 

  2017年被金融业称为“史上最严”监管年。伴随监管风暴来袭,曾经在A股市场上“横冲直撞”的险资逐渐偃旗息鼓。尽管今年依旧能够看到险资举牌的身影,但再未出现激进事件,险资举牌开始展现出新的“方法论”。

  险资激进举牌绝迹

  在2015年和2016年的A股市场上,险资的风头可谓一时无两。有机构研究显示,在这股由恒大系、宝能系、安邦系、生命系等掀起的举牌浪潮中,金额超过1700亿元,所涉及的上市公司多达37家。

  以其中较为激进的前海人寿为例。除了彼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宝万之争”,以旗下前海人寿为代表的宝能系还在2015年和2016年间不断举牌南玻A。在南玻A多名高管集体离职后,宝能系取得了南玻A的实际控制权。2016年11月17日至28日间,前海人寿又大量购入格力电器股票至准举牌线。

  此类激进的举牌行为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也开始将险资置于监管的“风暴眼”。

  万能险保费收入是支撑险资操作这些激进举牌的重要资金来源,整治乱象需要釜底抽薪。很快,一系列围绕万能险的监管措施陆续出台。2016年3月、6月和9月,保监会相继发布针对万能险产品的监管新规。而在今年,随着“1+4”系列文件的出台以及“134号文”的实施,万能险产品得到更进一步的规范。

  监管效果迅速显露。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以万能险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5077亿元,同比下降51.48%。此前的万能险大户,如前海人寿,万能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99.2%。

  对万能险的严格监管直接使资产驱动型险企在资本市场上“步履维艰”。今年到目前为止,行业未出现一起激进的险资举牌。

  国寿平安“二人转”

  随着举牌浪潮平息,曾经一度以激进面孔闯入公众视野的险资,在资本市场上的“存在感”骤降。记者查询中保协网站发现,在今年“戏份不多”的险资举牌中,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成为主角,两家行业巨头上演了一出“二人转”。

  今年3月,中国人寿斥资近30亿元参与京能电力一年期非公开发行,认购该公司股票7.18亿股。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交易完成后,中国人寿对京能电力的持股比例由此前的0.2209%增加至10.8352%。5月份,中国人寿还参与了青岛港新发H股的配售。信息披露公告显示,中国人寿斥资7.78亿港元认购了青岛港1.8亿股,持股比例占青岛港H股上市股份的16.38%。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中国人寿在8月份参与中国联通非公开发行,斥资近217亿元认购31.77亿股,持股比例为10.5647%。中国人寿资产创新业务总监刘凡对媒体表示,中国联通具有经营业绩、现金流稳定的特点,双方在业务资源、客户资源、市场资源方面均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与中国人寿贯穿全年的稳健节奏不同,中国平安在最近三个月内集中出手。9月份,平安人寿委托中国平安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以每股3559.5日元的价格,认购日本株式会社津村股票598.67万股。本次交易交割后,平安人寿成为这家全球最大汉方药制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同月,平安人寿还通过二级市场买入596.2万股工商银行H股。此次交易完成后,平安人寿及其他一致行动人共计持有工商银行H股的5.04%,触及举牌线。11月份,中国平安通过设立SPV,以债转股的方式举牌万国数据,后者是国内领先的高性能数据中心开发商和运营商。12月6日,平安资管通过港股通累计买入汇丰控股10.2亿股,持股比例达到5.01%,成为汇丰控股的重要投资者之一。平安方面表示,投资汇丰是一项财务性投资,汇丰控股经营业绩优,分红好,符合平安资管管理的保险资金的资产负债匹配原则。

  此外,平安人寿还曾在今年7月举牌旭辉地产。

  港股更受险资青睐

  与在A股市场上的相对沉寂不同,今年险资在港股市场上比较活跃。上述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今年的举牌也印证了这一点。

  险资越发看重港股市场,其中不乏政策推动。2016年和2017年,保险资金获准参与深港通、沪港通试点业务,进一步增加了保险资金参与香港股票市场的方式。

  根据格隆汇此前统计,港股每日成交量中有15%~20%的资金来自内地,险资是其中的重要力量。而港交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内地保险资金投资港股的资金已经突破20亿元。

  港股市场上低估值、高股息的股票格外受到险资喜爱。以中国平安举牌的工商银行为例,2016年每10股派发人民币2.343元,以去年底收盘价计算,工商银行股息率为5.3%。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5%以上的股息率让股权投资有了类似于固收产品的价值,而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高股息股票的分红收益将被确认进入当期损益表,能够改善当期利润。

  港股市场走红还与险资寻求国际化配置的趋向有关。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近日表示,从有效分散风险、改善投资收益、缓解资产负债错配、积累投资经验、提升投资能力的现实需要出发,保险资金对境外投资仍有较大需求和空间。但曹德云同时也提醒,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在理念上要更加审慎稳健、在管理上要更加注重风控、在操作上要更加依法合规、在方向上要更加符合国家规定。

  作者:付秋实 钱林浩

  编辑:吴粤

  金融时报及中国金融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于文首注明出处及作者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