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8日08:52 上海证券报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记者从市场一线掌握的保险资金最新动向显示,手握充足“弹药”的保险资金,最近一段时间在权益市场基本是两种“打法”:一手波段操作、高卖低买;一手紧盯蓝筹、意在长投。

  两种看似截然不同、实则互补共存的投资策略背后,折射出“优质资产荒”下保险资金的应对术之变。

  波段下的散户化趋势

  对于近日市场的再次调整,多家大型保险机构投资人士反馈称:完全在意料之中。“最近这半年来,我们都持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不是基于经济基本面的大幅改善而导致的过快上涨,可能就意味着指数的回调压力。中短期看,市场震荡的格局仍没有改变。”

  虽然资本市场乏善可陈,但在充裕的流动性追逐下,高收益资产极度稀缺,在此背景下,保险资金对股市的资产配置需求其实仍然存在。这意味着,保险资金在股票仓位配置上不会大起大落,但也不可能被动等待。

  在走势反复的情况下,波段操作战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多家主流保险机构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我们的短期战术就是:在2800点至3200点的区间幅度内反复波段交易,跌多了就加仓,反弹到一定幅度后,不要贪高,落袋为安更为稳妥。”

  有市场人士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保险资金近年来日趋明显的波段操作倾向,申购赎回、买进卖出行为越来越频繁,这是典型的“机构散户化”行为。实际上不仅是保险资金,在如今震荡市中包括基金都在强调波段操作,整个机构投资者都呈现操作散户化的趋势。

  其实,在如此窄幅的区间内进行波段操作交易,对于保险机构来说投资难度也很大,对其市场感觉和经验要求较高。有保险资管业人士直言,保险资金波段操作的效果,并不一定是体现在账面上赚了多少钱,有时候只是为了主动摊薄持仓成本。

  加大长期股权投资占比

  在波段操作、高卖低买的同时,多数保险机构达成的另一个策略共识是——加大长期股权投资占比。

  记者获悉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12.7万亿元,流动性资产总体充足,权益类资产相较7月底稳中有升,股票投资以蓝筹股为主,长期股权投资占比逐步提升。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占比提升的解读,受访的保险机构投资经理认为,在“优质资产荒”和资本市场无明显反转的双重背景下,除波段操作是一个选择外,持续增加具有“类固收”性质的长期股权投资占比,也是保险资金的主要策略,是实现“覆盖资金成本并获取绝对收益”目的的主要途径。

  多位保险投资圈人士告诉记者,保险资金长期股权投资的具体模式有两类:一是逆周期配置高分红价值股;二是权益法投资优质个股。

  在第一种模式下,保险资金在投资中充分发挥长期性优势,在股价低点买入高分红优质个股并长期持有。除了享受股价上涨带来的资本增值,仅分红收益率即可超过5%,保证了稳健回报。

  第二种模式则是针对优质的行业龙头和个股,多数保险机构结合自身战略进行较为集中的买入和持股。持股超过5%,可派驻董事并按照权益法记账,这样既能避免股价波动对保险资金带来的不利影响,对稳定资本市场、坚定价值投资理念也具有示范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财政部借鉴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修订起草了相关新会计准则草案,目前正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业内人士解读称,若正式实施,权益市场价格波动对于保险机构盈利影响将显著加大,为减少利润对股价波动的敏感性,保险资金可能还将进一步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占比。

责任编辑:蔡越坤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牟其中还能东山再起吗

1940年出生的牟其中今年已经76岁了,按牟其中“十年之内就会重建一套商业体系”的构想,届时牟其中已是80几岁的老人了。这已经是人生的晚年了,一切不再是一个80几岁的老人说了算的时候了。届时,留给牟其中的恐怕只能是“壮志未酬”了。

土地垄断是房价上涨根本原因

面对当前房价快速上涨的局面,调控政策宜疏不宜堵。短期内,通过稳增长政策带动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分流地产市场资金是上策。在土地的垄断供应制度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房价长期下降既不可能,也更不应该成为政策追求的目标。

分享经济的产生有四个先决条件

来自人类互助合作天性的分享,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从小圈子熟人范围内的临时替补性活动,发展成大规模改变生活、商业方式的“分享经济”。关键的一点是,有没有切实可靠的供给,让大规模分享真正变成现实。

经济成功前提就是政府因势利导

随着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所用的各种基础设施也必须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安排也必须不断完善,而一个企业家没有能力来推动基础设施以及法律、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这些必须由政府协调不同的企业家,或是政府自己来提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