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锋:彻骨寒后甘方来——从码农到钢贸商,15年浮沉的交易方法论

  文章来源:扑克投资家  

  前言:老徐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话真的非常有道理。我现在做的,是颠覆以往传统的,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同样他也明白,交易是更高维度的层面,很容易把人性中的贪婪、恐惧等弱点放大,放大之后试问还有几个人还能够保持初心?这之后就是行为动作的变形,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失败的结局。

  PUOKE 专访 重磅嘉宾

  徐锋,上海佐凡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超十五年钢贸从业经历,是从2005年大宗电子盘一直到2009年上期所螺纹钢期货的积极参与者。

  一、

  2017年3月,徐锋,也就是大家口中的老徐,跟他的合伙人——绰号“风云”,合作开发的两套交易系统正式上线。截止到2017年11月16日今天,依靠这两套系统介入辅助决策完成的交易,几乎未出现过错误,月收益率亦稳稳的固定在10%左右,给了当时提出“提前发现行情”、“几乎告别止损”、“轻仓出奇迹”这些理念时,市场的无情嘲讽与质疑最强有力的回击,老徐的心情美丽极了。

  理工男出身的老徐为人很是耿直,平日里判断一件事情,喜欢用“合理”“不合理”来下结论。这次,老徐亦表示,用你做不到的事情来质疑、嘲讽、谩骂成功做到的人,这并不合理。

  这话听起来,怎么看,似乎都隐隐透着股自信到嚣张的意味。然而没办法,谁让现在确实还没有残酷的现实去无情的抽打老徐写满喜悦的脸呢。

  “事实上我当时说的那些话,是因为正好处在系统成功研发出来后的兴奋期。”在昨日老徐在与我聊天时笑着说道,“风云之前做了十几年二级市场量化交易,有很多深度的研究,我跟风云着手做这两套系统其实也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现在终于成功了,当然想要让大家知道,得到大家的认可了。

  也是因为确实是提出来一些颠覆于以往传统理论的理念,所以,当时的质疑声不少。我不是个骂不还口的人,也就做了回应。但现在兴奋劲儿过去,平静下来之后,别人认不认可,对我来讲,也就不重要了。”

  二、

  老徐本身是学计算机的,2003年毕业后,中规中矩的找了份程序员的工作,自此开始了码农的生活。但是,也就是一年的时间,老徐就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程序员上天份的贫乏,经过一番并不怎么激烈的思想斗争,终究是不甘就这样流于平庸,毅然辞职决定放手一搏。

  得益于做的是钢铁行业的软件,老徐发现了当时整个钢贸市场的红火,仿佛看到了大把的钞票在向自己招手,最终,在2004年,老徐,下海了。

  在此之前作为一个技术男,老徐的生活很简单,基本由“0”和“1”组成,说要去做生意,心里着实没底。“没事,起码我在逻辑思维方面还是比较严谨的。”当时的老徐这么安慰自己。于是,带着这份严谨,老徐投身到钢铁贸易的行业中。

  2005年,行情进入牛市,尽管进入行业还不满一年,还处在一个对行业初步理解的阶段,但在牛市的巨大推力下,老徐仍然赚的盆满钵满。

  “卖方市场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谁能订到货谁就厉害,”老徐说,“在2011年以前,钢贸行业一直都是卖方市场。也是在这段时间里,确切的说,在2006年,我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变成了一个在上海有房有车的青年,同时也结了婚,也算是成家立业了。”

  但现在老徐回想起这波牛市的经历,其实也并不是都是幸运的,因为在这几年里,老徐完全没有“止损”的概念,始终是多头的思维,这也直接导致了在后面的熊市中老徐的爆亏。

  三、

  时间大概是在2012-2013年,在此之前,老徐的企业都处在一个不断上升发展的过程当中,完全没有意识到整个商品已经进入了熊市周期。

  2013年,老徐仍向往常一样,订了大量的现货,期待用这批货再狠狠地赚上一笔。老徐当时判断的依据是,钢铁价格已经到了3500元/吨,按照过往的经验,这是个足够便宜的价格,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可以抄底的价格。并且钢贸商是天然的多头,只有做多才能赚钱!

  于是,当时老徐不仅在现货上订了大量的货,由于对期货的认知不够,主观上认为期货的价格与现货相比更便宜,最终也是做多进场,压根没考虑过价格虽然便宜安全与否的问题。

  这之后,在期货上的损失自不必说,现货上也是爆亏。因为现货其实也是有杠杆的,也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期货合约,亦是有交割期限。首先需要付20%的定金,钢贸商与某个钢厂关系差一点,那就托盘两个月,关系好一点则可能有三个月,这期间还要考虑资金的利息问题。

  假设资金成本是50元/吨/月,三个月的时间一吨货的成本就是150元,所以,等到货真正拿到手里,价格如果不能相应的上涨150,那就必然要产生亏损。如果价格再不涨反跌,那么亏损的情况就更加严重。因此,如果对行情判断错误同时还大量订货,杀伤力真的很大。

  这一波行情下来,老徐亏了大几百万,基本将所有的钱都赔了进去!

  在那段时间,老徐的脑袋是被市场打醒的。作为一个钢贸商,老徐的空头思维终于在这时产生,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熊市中的价格下跌,完全能够超出个人的想象。

  形势永远比人强,人很难去战胜形势。这是老徐在后来的交易中会严格遵守的一个原则,即自己的判断首先要符合市场的预期,市场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市场的走向、市场的意志才是根本。

  老徐说,“我的很多钢贸朋友都在这个大熊市中离开了钢贸行业。我最终能够坚持下来,一是因为比朋友们更早的领悟到止损的重要性,实业的止损往往比交易上的止损难度更大。二是心态上及时做了调整,面子不重要,把货卖出去最终能在这个市场上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四、

  老徐是个兴趣爱好十分广泛的人,只要是球类运动,不论是篮球、足球、乒乓球还是羽毛球,他都爱。当然,技术好不好不重要,主要突出一个重在参与。

  “我还很喜欢旅游,”老徐聊起这个很兴奋,“前段时间网上不是流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嘛,说的就是我,哈哈~”

  “这么多年旅游下来,也去过了很多地方,但其实最有体会的,还是在2012年圣诞节去香港那次。当时生意不顺又找不到症结在哪,心情也特别差,老婆也不在身边,大晚上一点半,我一个人走在尖沙咀星光大道,映衬着周围的灯红酒绿成双成对,真的觉得自己特别孤独。”回想起这段经历,理性的老徐难得感性了一把。

  “这后来的几天,我也一直精神不振,就在香港四处乱逛,我也不知道是怎么跟人家聊上的,反正在海边,我碰到了个海钓的老头,会讲好几国语言,特别牛逼!在跟他聊了会儿后,突然好像就看开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从前的这些经历不过尔尔,我人还年轻,怕什么!”

  从香港回来,老徐说他整个人的情绪以及各方面都有了变化,当时就觉得,自己一定能成功!

  “但可惜的是,成功的影子没见到,13年还爆亏,差点倾家荡产,哈哈哈~~”回忆起这段,老徐自己都有些哭笑不得。

  五、

  2013年爆亏之后,老徐沉寂了下来。经历了包括股市的两轮超级大牛熊,钢铁行业一个大起大落的完整周期,老徐对这个市场,有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深刻理解。不再以自我为转移,更加理性的看待世界运行的规则,更加深入的去学习一些经典的技术、理论。

  那段时间,老徐真可谓是一个工作狂的状态,工作时的他与生活中的他甚至判若两人。

  “我不停的鞭策自己去吸收外界的信息,在那段时间,技术面、基本面包括禅论等等,我都研究过。面对这些纷乱复杂的信息,在过滤的时候,真的是头痛欲裂的感觉。但没办法,人若无名就专心练剑,只有经过大量的研究实践,才能说有话语权。

  最终,运用我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一段时间,我做短线连续8个多月无亏损,在业内看,也算是比较出色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市场参与者的心理也有了更多的把握。”老徐说,“对他们的悲喜、在哪里会绝望、在哪里会失望,都能够比较深入的洞察。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长短周期的观察,我发现短线操作,不一定靠得住,想要做大体量,最后还是用中长的波段来做比较合适。然后我逐渐从短线转变成现在中长线的思路去操作。”

  老徐自己总结,做中长线,他有两点优势,一是对于交易对手心里的把握;二是在短线操作上的经验,让他更加不容易被短期内的波动影响,始终坚定自己的判断以及方向。

  但很快,老徐再次碰到了自己分析认知上的边界。在这之前,老徐使用的跟传统的方法一样,使用主观分析在做,但主观分析在寻求极限或者寻求边界时,始终找不到最高的确定性,这对理工出身的老徐来说,是很痛苦的事情。

  “机会来临时却没有仓位或者仓位很轻,不停的去尝试却总是选择不到最理想的点位。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永远没办法取得让自己满意的超额收益。”老徐说的很严肃。

  “我自己做了很多的尝试,但却始终无法突破这个瓶颈。市场和我的认知,通过主观的方法去分析,总是很难达到匹配的状态。比如一波行情,你用自己的分析方法判断了方向,但这时,你如何评估市场的方向是多还是空?我想要寻找到那个浮亏的时间与空间都极其狭窄的最佳位置,又要如何去判断?没有量化的指标、没有客观的事实基础为依据,我根本做不到这些。”

  为了解决这些人脑所不能及的问题,老徐与“风云”达成了共识,开始了他的两套系统——主观的逻辑分析系统与客观的大数据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研究。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带着这两套让人不可思议的系统,老徐终于再次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里。

  六、

  毛主席说过:凡事要抓主要矛盾。

  在老徐的理念中,交易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判断方向,对于拐点的识别,大方向上的小节奏则是次要矛盾。要明确的就是,主要矛盾抓不住,那就不可能有大胜。抓住主要矛盾,配合次要矛盾里的小节奏,就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老徐现在运用的两套系统,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则凭借多年的交易经验适当的去弥补,依据经验对一些策略进行优化。当然,在交易经验上,老徐说他没办法说自己有多么的专业,市场上拥有丰富交易经验的大师有很多,他们有更多对于交易经验的见解。

  老徐是有判断主要矛盾的指标的。主观上跟大家的分析方法差不多,客观上的指标则可能跟传统意义上理解的不一样。像是传统的K线、均线等方式,老徐都没怎么用到,在他看来,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其实是把事情复杂化了。大道至简,把所需的有效数据通过大数据系统进行提炼分析,最终得到的是很简单明了的结果。

  另外,老徐大数据的来源很多,传统的渠道都会用到,包括一些不太显性的数据,他也都会采集到,但各项数据赋予的权重是不同的。

  他说,“一万个0加起来还是0,但一万个0.1加起来,结果就会大不同。对数据的有效识别、真伪是要花大力气去做的。”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令人无法置信上。”

  “我们现在的这套交易理念以及系统刚出来的时候,我说我已经接近真想了,真的被嘲讽的挺惨的,哈哈~”老徐说,“我也接受了一些媒体的采访,也许是因为我说可以实现无止损,所以,媒体似乎总是想把我们这套系统引导到高风险上面去。但事实上,我们的这套系统,针对的就是风险偏好比较低的人群。

  我们已经严格优化了各项指标的权重、预留了容错的空间,轻仓的操作已经给了小概率事件或黑天鹅事件一个足够高的尊重,那么,又为何还要去止损呢?”

  七、

  在钢贸行业扎根15年,老徐说,他现在面对产业、面对交易的一些理解以及心态,与当初真的大不相同。

  1年,可能只能理解钢铁行业的大致框架。3年,能够更进一步对产业产生理解。钢铁行业中,钢材的品种、规格是非常多的,远不是期货盘面上交易的螺纹、热卷这样交易所规定的标准品这么简单。等到5年以上,对于钢铁行业,应该就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解。

  “像我这样,在钢贸行业走过了15年,同时还经历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周期,从卖方市场到供应过剩再到买方市场再到供给侧改革。经历的周期越长越完整,对行业的理解也就越深刻,对这个市场也就有更多的敬畏。”老徐感慨道,“没有普适性的东西做出来,想要在市场上长时间的存活是很不容易的,甚至被市场的大潮吞噬消灭都是分分钟的事情。”

  大家经常说在商品市场里,亏个三五年,缴了足够的学费再转为盈利都是正常的。但在老徐看来,这个市场其实更加严酷,在这三五年的时间里,要做到持续不断的总结才可能实现后续的盈利。市场上的各种情况,要把它映在脑子里,甚至是形成条件反射,达到能立刻反应这种情况会对应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否则,交再多学费,也不一定能有成果。

  这个市场的残酷也体现在这里,不是坚持的时间长就能取胜。不断地、反复地、多维度多角度的去总结,这样最后可能才会有效。

  老徐说,“上升到交易层面,依靠我现在使用的那两套交易系统都是不够的,还要包括对自我心性以及欲望的管理,都要有效的结合起来。同时,我们的系统也在不断的打磨、调整、升级,它并不是完美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交易大师会说,“交易到最后都会上升到哲学的层面”,老徐也是赞同的。但同时老徐也强调,所有的事情要先依赖于客观上的事实去处理去判断,否则在交易中,其他的东西包括信仰、坚持,都是靠不住的。

  浪漫主义有一句话是这样的: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这句话,可以给人带来一定心灵上的慰藉,但,难道不能理解为调戏吗?

  所以说,主观上的认知每个人都有区别,不能全信。上升到哲学层面的前提,还是要依赖于强有力的客观事实做基础。这也是老徐自入行以来,一直的坚持。

  老徐说,这次聊天,回忆了过往才发现,“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话真的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同样他也明白,交易是更高维度的层面,很容易把人性中的贪婪、恐惧等弱点放大,放大之后试问还有几个人还能够保持初心?这之后就是行为动作变形,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失败的结局。

责任编辑:张伟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