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5年5月28-29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携手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微博]、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微博],在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和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支持下, 以“一带一路战略下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合作”为主题,在中国上海举办第十二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新浪财经作为独家门户网络合作伙伴全程图文直播本次大会。
以下为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行长郭宁宁讲演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的郭宁宁。非常荣幸接受邀请参加大商所上衍工业品论坛,与各位嘉宾共同交流探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宗商品的贸易实现了繁荣和跨越式的发展。通过本次论坛传递出的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国际化进程也正在启动和加速。商业银行作为银行金融机构,理应顺应这样的市场发展趋势,发挥银行在全球业务布局的多元化经营服务平台优势,为交易所、供应商提供全面综合、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也与交易所共同促进大宗商品期货衍生产品国际化的发展。
今天我想来跟大家交流商业银行在衍生品市场发展当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探讨银行与交易所、交易商联动合作,共同来促进市场的繁荣和国际化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希望我们这样的交流对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繁荣有所裨益。
我发言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商业银行大宗商品业务分析;第二个是中国银行与交易所合作概述;第三个是商业银行与交易所联动推进衍生品市场的合作构想。
首先是商业银行大宗商品业务分析。大宗商品贸易的标的具有它的特殊性。往往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比如说原油、铁矿石、铜等等,或者大宗农产品。大宗商品的业务具有特殊性,不同于普通商品的贸易。第一是交易资金密集,交易标的数额巨大,单笔交易资金动辄千万美元以上,而大宗商品的客户特别是贸易型的客户,自身的资金实力往往有限,因此对于银行在授信资金融资方面的需求巨大。第二个特点是价格波动大,大宗商品价格受到供需关系、产量、重大地缘政治、外交、军事事件以及市场投机行为、市场心理等等因素的影响,波动频繁、剧烈。第三个特点是定价机制特殊,浮动报价和固定报价并存。第四个特点是专业性强,不同行业的大宗商品行业特点明显,差别比较大,需要专业的行业知识。最后一个特点是流动性强,大宗商品标准化程度高,市场流动性十分显著。上述特点使得企业迫切需要银行在结算、融资、套期保值、风险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从而催生了对大宗商品金融服务的广泛需求。
针对上述特点衍生出了对商业银行的以下需求。首先是授信和资金的支持,因为大宗商品业务是资金密集型业务,对商业银行的授信及资金支持存在巨大的需求。第二方面是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需求,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客户也为了锁定成本或者利润,往往需要借助金融衍生工具规避价格风险。第三是转嫁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需求。大宗商品企业为了增加交易的安全性,通常需要商业银行对交易对手的信用进行增信支持,用银行信用替代商业信用。
对应这些需求,从银行大宗商品业务的划分来讲,根据不同层次我们有不同的业务内涵和服务的内容。广义来讲银行的大宗商品业务是为大宗商品市场客户需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包括融资、商品保值、衍生品交易、保险、投资管理、咨询顾问等等,包括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服务。在这当中,银行业侧重于对大宗商品提供融资业务,主要是为了大宗商品客户从开采、加工、储存、贸易等环节提供的银行融资服务。既有项目融资也有生产性、周转性融资。大宗商品融资业务当中又突出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就是为大宗商品客户贸易环节提供的银行融资服务。大宗商品市场蕴藏着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等业务发展都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商业银行基于大宗商品的产业链结合各个环节的需求提供金融服务通常会基于两个业务平台,一个是商业银行的业务平台,另一个是投资银行的业务平台,以此为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在勘探、开发这个环节,我们是可以提供相应的项目融资资金支持。再生产加工环节可以提供生产性、周转性的融资资金支持,在销售环节可以提供贸易金融产品,既包括传统的贸易金融产品,比如开立信用证,也有结构化的贸易金融产品,就是对基础性的贸易金融产品进行组合,根据客户需求来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组合基础性贸易融资产品,同时引入相关的风险缓释工具,形成结构化的融资方案。比如出口融资类的产品,货押融资类产品,预付融资类产品、加工融资类产品等等。
大宗商品业务的风险是多样化的和复杂化的,各类风险相互叠加,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合规风险、操作风险,也包括国别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等。其中银行最关注的是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合规风险。对于大宗商品业务的风险控制,特别是贸易金融的风险控制,我们更加关注商品和贸易的流程,要对贸易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识别、管理。同时采用多样化的管理组合风险缓释工具,去控制在整个贸易流过程当中的风险。因此我们对大宗商品业务的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体系内是一套专业化独特的体系,有别于我们对生产性企业、制造性企业风险管理的机制框架,我们也侧重对于流程和环节的风险控制,特别是希望通过贸易的自偿性,来偿还融资款项。
从过去和现在的大宗商品业务发展来看,我们认为大宗商品业务发展有这样三个趋势,一个是市场需求巨大,虽然近期大宗商品的市场存在一定波动,但从长远来看,全球大宗商品需求依旧旺盛,市场空间广阔。第二个趋势是中国元素渗透市场。这里既包括中资背景的大宗商品贸易商,在全球的贸易比重、贸易份额、贸易规模不断上升。同时我们也看到,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欧美大宗商品专业银行,是在收缩大宗商品的投行业务以及融资相关业务,部分欧美银行是做了这样的战略性调整。客户更多地将目光投向稳健的中资银行,这也为中资银行发展大宗商品业务提供了契机,也就是说风险和机遇并存。第三个是价格管理需求日益凸显,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日益频繁,大宗商品客户通过场内、场外等多种渠道规避价格风险的需求日益凸显。
中国银行在大宗商品业务实践当中,应该说在中国的金融机构当中,也是处于领先的地位。以新加坡分行为例,新加坡是全球的贸易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中国银行为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2011年9月在新加坡设立了大宗商品业务中心,该中心是中国银行在大宗商品业务领域专业化经营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大宗商品的业务中心不仅是为新加坡的市场客户业务服务,更覆盖亚太区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大宗商品业务。大宗商品业务中心成立三年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对客户服务业务的发生量来看,2012年到2013年业务量达到了200亿美元,授信总量两年时间也增长了2倍,达到了120亿美元,客户基础、客户群实现了翻两番,目前大宗商品都是很大型的贸易客户。无论是业务量、发生额,授信总量,还是客户基础,年均复合增长率都在保持在50%、60%以上的增长态势。
从中心专业化组织架构来看,也是结合大宗商品客户需求和业务特色来建立组织架构,前台营销、中台监控、后台运营。既有各自专业分工也是一体化的专业经营。我们在专业团队、专业人员、专业岗位以及专业政策和流程方面也都进行了专项安排,总行和分行都投入了比较多的资源。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除了新加坡大宗商品业务中心之外,中国银行集团也在全球进行大宗商品业务的布局,后边我还会再提到。
第二方面介绍一下中国银行在全球范围与交易所的合作。交易所在整个大宗商品业务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交易所和交易商、交易会员的服务也是我们中国银行拓展大宗商品业务一个重点的领域。我也简要地概述一下这个情况。首先是中国银行集团与交易所合作,是成效显著、亮点突出、优势明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全球布局、全面服务。我们主要是通过中银集团商业服务平台、投资银行商业平台,两大平台相辅相成、齐头并进,互相交叉销售进行叠加服务。全球布局,这个是从全球范围内来进行机构的设置业务单元的建立,和相关的流程、管理架构的实施。比如在商业银行这一块,在新加坡刚才提到了成立了海外首家大宗商品业务中心,随后在去年中国银行又在伦敦和上海设立了大宗商品区域中心。目前还在积极推进纽约中心的建设,商业银行服务方面,重点是推进与交易所在包含备用信用证等多维度的产品合作。投资银行这个方面,中银集团的投行机构,中银国际积极开展全球商品业务布局,业务覆盖范围,包括了香港、新加坡、纽约、伦敦、上海等等主要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市场,并且成为首家获准包括CME、LME、ICE注册会员资格的中资金融机构。中国银行集团与交易所的合作成效,既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先后与十几家国际主流的商品交易所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伙伴覆盖全球众多,覆盖业务范围广阔,既包括了欧洲、美洲,也包括亚太地区主要的能源金属以及农产品交易所,服务内容也非常丰富,服务方案包括了结算、保证金存管、银期转账、保证金保函、银证融资等等。拓展业务合作范围,提升交易所自身资金的流动性,为交易所提供一些保函业务支持等等。为交易商以交易商为对象提供货押融资、预付款融资、标准仓单质押融资、厂库仓单保函,保证金履约备用信用证等传统及结构化大宗商品融资服务。中银国际已成为多家国际主流交易所的首间中国清算会员,为中外资大型大宗商品企业提供交易服务。
中国银行与交易所的合作成效体现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不断拓展业务合作范围和互惠共赢、推进交叉销售等方面。我们与商品交易所联合探讨推出人民币计价合约的可行方案,开展客户互介,共享客户资源,推荐交易所清算会员在我行开立人民币账户并办理配套金融服务,共同挖掘潜在的交易商、客户群体。
之所以中行与交易所合作非常有成效,一方面基于大家共同的努力,非常真诚的合作,另一方面更基于中行独特的优势,包括网络优势。中行海外机构覆盖了42个国家和地区,能够通过全球化的网络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第二个优势是多元化平台,中行拥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期货保险等等业务平台,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来提供综合性的大宗商品业务服务,中行产品优势非常明显,也形成了大宗商品产品特系,特别是贸易金融方面有传统的贸易金融、外汇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方面有传统的优势,有突出的专业技术水平,另外专业化的布局,中行也是率先在大宗商品业务领域全球布局,进行专业化经营中资的银行。大宗商品方面与许多客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围绕着相关行业,油品、有色金属等等开展专业化的服务和实践,市场效果比较好。也是中国走出去企业首选贸易金融服务银行,我们与国际化的大宗商品交易商客户合作关系也日趋紧密。
这里介绍一下新加坡分行与新加坡交易所合作情况。我们新加坡中行与新加坡交易所在2013年启动了双方的业务合作。之前也有业务往来和交流,全面启动是2013年开始。2014年举办了人民币国际论坛暨人民币期货发布会。新交所正式发布中国银行成为结算银行,以及首家人民币期货做市商。2014年10月中行和新交所共同完成了人民币期货产品的推出,也包括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首单交易。今年4月份我们又会同我们投资银行中银国际,进一步与新加坡交易所签署了业务合作和创新发展的协议。未来我们会进一步加大跟新交所合作的紧密度和范围,除了衍生产品,我们还成为新交所股票、债权、全面产品的结算清算。我们是唯一的一家中资结算银行。同时我们还会跟新交所联合研发推出人民币计价的衍生产品,我们中国银行也为此提供相关的人民币金融服务。我们跟新交所的服务,应该说不管是从业务深度、涵盖的币种、涵盖的业务品种越来越宽广。双方也实现了互惠共赢,增强新交所对于中国清算会员的信用服务能力。新交所以及新加坡政府机构也致力于发展新加坡作为一个活跃的离岸人民币市场,积极推动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发展。中国银行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助力新加坡离岸资源人民币建设,联合扩展市场推广活动,增强市场投资者对双方机构双方地区的了解和信心,带动业务发展。
中行成为新交所衍生品清算所首家中资结算银行,可以开展包括人民币、新元、美元等等在内的清算业务。新交所在中行也开立各类币种账户16个。推出人民币期货以后,中行也成为新交所首家以及最大的人民币期货做市商。从人民币期货去年推出来以来,到今年1季度末,5个月的时间,中国银行作为几家主要的做市商之一,为连续报价提供交易支持,成交了人民币期货4万手,金额40亿美元,参与新交所全部成交笔数的74%(单边)。我们也积极主动参与到市场交易当中,成为新交所人民币期货最主要的交易做市商。新加坡分行除了与新交所合作之外,还与其他交易所合作,比如与芝加哥交易所提供履约备用信用证,为国际化发展提供相关协助,海外路演支持,也参与到其他相关地区国家的交易所区域化发展合作当中。
第三方面报告一下我们就商业银行与交易所联动推进衍生品市场的合作构想、发展展望。总体思路,我们认为银行与交易所、交易商的联动合作仍然要着眼于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从客户需求层面来看,对于中国衍生品国际化海外大型跨过的交易商对此都有着广泛的需求,有着热烈的反响。以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合约为例,它的交易量甚至是有些国际商品交易所交易量的10倍,交易量是非常巨大的。海外大型跨国交易商有着热烈和广泛的需求,如果中国的铁矿石合约能够国际化,也成为他们所使用的套期保值风险管理的工具的话,对于整个市场交易的流动性、市场的透明性和效率的提高将有巨大的帮助。所以,对于中国衍生品市场国际化,我们认为也是大势所趋、应运而生,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必然的发展目标。作为银行来讲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与交易所、交易商共同合作,抓住大宗商品贸易蓬勃发展的有利契机,共同践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银行与交易所、交易商加强互信、深化合作。从引领需求、创新产品、培育客户、繁荣市场、走向全球这几个方面作为我们联动发展的手段和重点来推进大宗商品衍生品国际化的进程,为提升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当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贡献力量。
首先是引领需求,作为银行,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全球的网络布局渠道优势以及客户资源基础为交易所和其客户提供和延伸相关服务。我们认为这个需求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延伸扩展。一是为交易所提供直接融资服务,除了为交易所提供基础传统的账户、清算、结算、存管、托管服务之外,还可以为交易所提供直接授信支持,为交易所提供银行贷款、海外发债等等服务,解决交易所国际化发展的资金需求。二是为交易所的客户融资服务,针对交易商实货融资需求可以提供货押融资、预付款融资,标准仓单货押融资等等,量身定制结构化的融资服务。第三个方面是为交易所向客户提供的衍生产品提供融资服务。包括保证金履约备用信用证、套保保证金融资等等融资服务。
银行与交易所还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合作开展产品创新,主要的创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进一步拓展结构化大宗商品产品应用,推进商品回购、商品资产池融资、预付款融资等广泛应用交易所衍生品合约的结构化大宗商品产品覆盖范围;第二是促进融资与交易业务融合,拓展交易所套期保值工具在大宗商品日常经营中的应用;第三个就是提升投行产品附加值,从现有代客、做市业务逐渐向仓储、指数、组合策略等价值链高端延伸;第四方面的创新侧重点在于以客户及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进一步丰富大宗商品期货合约品种,满足客户对大宗商品套期保值工具的多元化需求。
银行与交易所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加强客户培育。像中国银行这样的全球化经营多年,渠道网络广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多元化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我们有独特的渠道有适合客户资源优势,可以同交易所以及交易商共同加强源头营销,扩大商业银行和交易所交易商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深化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可以开展全方位的营销,双向开展客户互介、业务研讨等形式,渗透交易商群体。银行业还可以协助交易所对海外客户进行咨询和专业的培训。引导可更多了解交易所规则、合约产品,以自身需求出发使用交易所衍生产品,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双方合作,提升深度营销。选择优质的中资交易商客户,介入其全球产业链,通过银行我们进一步服务客户的上下游企业。帮助企业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也配合我们优质、主流中资交易商来共同争夺国际大宗商品的中国定价权。
第四就是在繁荣市场方面银行和交易所、交易商可以共同把市场做大、做活。银行方面进一步通过提供融资资金支持,通过风险管理数据,通过提升服务效率,通过降低风险的成本,同时也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推进大宗商品衍生品的发展,提升以铁矿石为代表的国内期货合约的流动性。另外比较国际主流的有色金属合约的标准化经验,推进衍生品合约标的商品标准化建设。
银行与交易所交易商共同合作来走向全球,专注两个重要机遇,一个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正是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民币也逐渐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国际交易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这带给我们更大的政策红利,和更广阔的市场机遇。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铜、铁矿石、大豆进口国、原油进口国,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的推进,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合约更加旺盛,也对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合作重点在于开展市场调研、挖掘客户需求,针对性地设计研发符合客户需求经营实际的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衍生品合约,丰富市场避险保值工具。
“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也是我们前所未有历史性的重大机遇。这里面蕴藏着沿线国家对中资企业、中国的金融机构有巨大的市场机遇和一个互惠共赢业务发展的重大利好。我们银行应该携手交易所以“一带一路”作为我们的发展业务推展的路径,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品交易所的合作,通过互挂交易合约,共同开挂产品等等合作形式,来推进境内交易所全球化的进程。
我们也希望银行和交易所、交易商的共同努力推动衍生品市场的繁荣,合作推进中国的大宗商品业务走向全球的国际化进程。谢谢大家!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