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年度报告:原油演绎超级牛市 美国大选或成拐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 00:07 中国国际期货

年度报告:原油演绎超级牛市美国大选或成拐点

 ——2007年原油、燃料油市场回顾与2008年展望

 内容摘要:

  2007年的国际原油市场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全球最受关注的市场。原油期货价格走势全年尽现超级牛市格局。NYMEX原油期货价格由年初最低50美元/桶,上涨到11月21日99.29美元/桶,涨幅近100%。同期亚洲燃料油市场价格最高涨幅甚至超过了原油。中国是燃料油的消费大国,但在我国节能减排等政策的指导下,再加之国际价格高涨大幅削弱了国内的需求,使得近年来市场对燃料油的需求逐步下降,价格涨幅相对较小。在国内外市场差异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日益体现出其报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今年以来交易者和成交量不断增加。相信随着中国燃料油市场的不断成熟,上海燃料油期货必将逐渐取代新加坡燃料油价格成为国内燃料油市场的定价基准。而作为投资者,更不要错过这场全球商品大牛市的盛宴。

  The US. President selection perhaps will be the inflection point of crude oil bull market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market was the most attracted market in2007. The crude oil futures price appeared the super bull market in whole year. NYMEX crude oil futures price raised form US$50 per barrel in early 2007 to US$99.29 per barrel on November 21, which rose by 100%. The increasing range of the fuel price exceeded the range of crude oil in Asia. Though China is a big country of consumption of fuel oil, the demand of fuel oil gradually decreased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increasing range is correspondingly small with the policie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less discharge and decreased requirement by the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 rising. Shanghai fuel oil futures price presents the objectivity and accuracy in the process of the enlarging difference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 Traders and trading volume sustained to ris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 It is believed that Shanghai fuel oil futures market will gradually replace Singapore fuel oil price to become the pricing benchmark in China. The investors should not miss the bull market of the global commodities.

  第一部分:国际原油市场

  一,2006年国际原油市场回顾

  回顾2007年国际原油市场行情走势,大体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年1月-5月,国际原油市场基本维持震荡行情,价格小幅上扬;

  第二阶段:2007年6月-7月,国际原油期价开始本年度第一轮单边上涨行情,价格由6月初的63美元/桶上涨到77美元/桶,涨幅达到22%;

  第三阶段:2007年8月,市场开始进行调整,油价由79美元/桶下跌到69美元/桶,下跌10美元/桶,或13%;

  第四阶段:2007年9月-10月,油价开始本年度第二轮单边急速上涨,国际原油价格由9月初的71美元/桶上涨到96美元/桶,涨幅达到35%;

  第五阶段:2007年11月-至今,国际原油价格在历史最高位剧烈波动。期间期价多次接近百元大关,最高曾触及每桶99.29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图一: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年度报告:原油演绎超级牛市美国大选或成拐点

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接下来,结合本年度的行情,对一年中市场上所发生的件进行回顾和总结。

  第一阶段:2007年1月-5月

  年初的5个月,国际原油市场主要表现为区间震荡,小幅上涨。1月在过去的一年,市场一直在炒作飓风、伊朗核问题、冬季用油高峰等以往能够刺激油价大涨的因素,实际并没有发生,导致原油价格在1月16日跌至全年最低点。

  在随后的几个月中,随着各个炒作题材的轮番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保持小幅震荡上扬的态势,但阶段内波动不大。

  第二阶段:2007年6月-7月

  时隔一年之后,国际原油价格再度逼近历史新高,美元持续贬值及全球能源需求旺盛是推动国际市场油价走高的重要原因。全球经济整体高速成长,尤其是中国。近几年能源需求增长的态势在2007年得到延续,这也为油价再度创下新高提供了坚定的基本面因素。在油价上涨的背后,国际对冲基金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持仓报告显示,基金在纽约原油期货头寸上大幅做多。

  其次,供需夏季矛盾是支持油价强势的坚实基础。美国2007年的石油需求明显高于五年平均水平,而且在二、三季度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也暗示在今夏,供需矛盾仍是支持原油价格保持高位运行的坚实基础。

  再次,飓风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在则为夏季埋下了更多的潜在利多。

  第三阶段:2007年8月

  8月国际原油市场进入调整阶段。国际油市的回落,除了在历史高危处出现技术性回调需要外,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由于美国次优抵押贷款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出现震荡,尤其是美国股市道琼斯指数连续大跌,令投资者对美国后期经济产生担忧,从而影响到投资信心有莫大关系。

  市场的关注点在因美国次级债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以及飓风等方面。全球金融震荡随着美联储意外地调低0.5%个贴现率,以及向银行系统注资等行为,使得道琼斯工业指数出现止跌现象,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与此同时,姗姗来迟的飓风引起市场的关注。随着美国次级债事件对市场的影响逐渐淡化,一晃而过的飓风未对墨西哥湾的石油设施产生威胁,不过,随后炼厂问题重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来自德克萨斯州及密西西比州炼厂纷纷出现问题,引领原油止跌企稳。随着夏季用油高峰临近结束,消息面逐渐转向平静,市场结束本轮调整。

  第四阶段:2007年9月-10月

  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价格继续大幅飙升,并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国际原油市场本年度第二轮单边急速上涨,随着次级债对国际原油市场影响的淡化,以及短期内的利好消息不断,原油延续了探底回升的走势。总结该阶段市场主要影响因素有:

  美元疲软支撑油价走高。美元对各货币的汇率出现大幅下滑,在该阶段对国际原油价格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美元的疲软令黄金价格受到鼓舞,重新登上700美元/盎司大关,再度挑战历史新高,这让石油价格保持坚挺。

  炼厂故障、库存数据和大西洋的飓风天气,也对石油运输造成影响,并导致原油库存减少的利多因素强化了原油的强反弹趋势,反弹幅度超出市场之前对原油的预期。美联储的降息举动给本已高烧的油价再添一把柴。今年第四季度供应紧张而需求增加的预估亦支撑油价。

  另外全球对来自沙特阿拉伯恐怖活动对原油设施的影响以及以色列、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产油国面临的骚乱仍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近期美伊关系的恶化对市场心理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尼南部石油设施再遭威胁。尼日利亚武装组织“尼日尔河三角洲解放运动”称可能重新发动对尼日尔河三角洲石油设施的袭击。作为产油国集中的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的混乱格局使得原油的供应更具不稳定因素。

  以上这些因素在支撑高油价的同时一旦稍有恶化就会进一步推升油价走高。

  第五阶段:2007年11月-至今

  进入十一月份,国际原油市场巅峰狂舞,波动剧烈。石油期货价格在欧佩克再增产、美经济动向、库存水平及天气预期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拉锯整理,大起大落,期间几度刷新历史记录并几欲迈过三位数门槛。截至11月末WTI和布伦特分别报收于88.71和88.26美元/桶,分别较上月末下跌1.66点和上涨1.02点。

  油市先是延续十月下旬来的上行态势,价格震荡走高,主要助推因素是美伊局势紧张、美元走软及库存下降,WTI近月合约价格最高上涨至96美元以上,而后则由于欧佩克增产言论、看涨期权到期及美经济走软影响复又回调,价格下探至91美元附近,但市场氛围依旧强劲。

  之后,油市风云再起,局面更加壮阔。油价先是大幅攀高至98美元上方,推涨动因依旧是美元屡创新低和库存持续下降,欧佩克增产不确定性和美北部天气变冷也加剧了市场对供应的担忧从而对价格推波助澜。然而随着数次冲百未果,市场转而开始寻找促低因素,于是欧佩克增产预期增强、库存降幅小于预期、美经济走软及需求降低等缘由被推上桌面,令油价转弱。截至12月下旬,NYMEX原油近月合约期价报收于90美元/桶附近。

  二,全球经济走向及供需等因素趋势分析

  (一)全球供需形势 - 较紧的状态在短期内还难以消除。

  全球石油市场供求:

  由于全球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尤其是非经合组织地区。石油作为工业的血脉在2008年将依然紧张。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石油供给速度。世界仍需依赖OPEC组织以及俄罗斯等产油国提高产量来抵消需求上升的压力。

  图二:全球能源消费

   年度报告:原油演绎超级牛市美国大选或成拐点

全球能源消费走势图。(图片来源:美国能源署)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图三:世界石油产品供给需求

   年度报告:原油演绎超级牛市美国大选或成拐点

世界石油产品供给需求走势图。(图片来源:中国国际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已有迹象显示高油价正抑制需求,并在其2007年月11月的月度报告中下调了2007年和2008年世界石油需求预测。 IEA认为2007年油价的急剧上涨对市场造成较强的冲击。消费者面临油价上涨的压力,开始调整他们的消费方式及消费量。

  实际上由于石油的难以替代性,即便高油价使得消费者存在较重压力,因此而削减和需求量也相对有限。在12月的月度报告中,IEA将2007年平均需求再次下调6万桶至85.7百万桶/天,但2008年需求向上小幅修正11.5万桶至87.8百万桶/天。

  美国石油需求:

  图四:美国石油需求

   年度报告:原油演绎超级牛市美国大选或成拐点

走美国石油需求势图。(图片来源:中国国际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从上图可以看出,美国石油需求自2004年迅猛上升后,05、06、07年石油需求保持在21150左右较为稳定的水平。2007年,美国次级债风波影响较大,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触动。因此市场担忧因次债危机而引起美国经济衰退进而造成石油需求量减少。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进入股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