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国经济推升铜价 超级周期蓄势待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3日 00:09 上海中期

中国经济推升铜价超级周期蓄势待发

  自2001年11月以来,随着全球宏观经济逐步走出通货紧缩和衰退的阴影,在黄金、石油等商品价格强劲上涨的拉动下,商品期货市场各类商品的价格催生出一个崭新的牛市。作为多头的指数基金战略性进驻商品期货,中国因素反复炒作,铜价更是一路狂飙,不断刷新历史高点,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价格于2006年5月11日创历史新高8790美元/吨。

   中国经济推升铜价超级周期蓄势待发

铜价历史走势图。(来源:上海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然而, 在此之后铜价又急速反转,飞流直下暴跌至5255美元/吨。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价亦自历史纪录85550元/吨暴跌近40%。但从2007新春伊始,来自中国的旺盛消费及储备需求使LME铜价再度大幅飙升至8335美元/吨11个月最高水准,使得今年年内涨幅达至31.12%, 同时,全球铜库存自2月初来已下降近50%。基金再度重仓进驻商品期货,广大消费商已经对高铜价难以承受!铜价将如何运行?

  我们认为,铜价自2001年11月开始的超级牛市基础牢固,大趋势没有改变。从宏观基本面,供需平衡,技术面角度分析,铜价自2007年2季度展开的下跌调整,在消费淡季振荡调整后,铜价3季度将再次步入牛市主升浪, 并将不断刷新历史高点。

  1、 世界宏观经济状况依旧良好。

   中国经济推升铜价超级周期蓄势待发

全球工业增长走势图。(来源:上海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在宽松的利率环境下,以中国、美国(G2)两大发动机为龙头,世界宏观经济状况依旧良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7年4月11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2007年和2008年均将增长4.9%。这一预测与该组织去年9月的估计相同。

  近来金融市场形势出现波动,但世界经济今明两年实现持续强劲增长的大局似乎已定,尽管增速与去年(5.4%)相比将有所放慢。油价自去年8月以来回落以及总体上良好的全球金融条件有助于限制美国住房市场调整的影响外溢,有助于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同时,世界其他地区经济保持着较好的增长态势。总体来看,世界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没有6个月前那么严重。

   中国经济推升铜价超级周期蓄势待发

美国采购经理人指数走势图。(来源:上海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报告预测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今明两年分别为2.5%和2.7%,均低于去年的3.1%。美国经济增长率今年预计降到2.2%,比6个月前的估计下降了0.7%,但明年可望回升到2.8%。欧元区经济今明两年均将增长2.3%,增速低于去年的2.6%。增速略有放慢主要是由于货币和财政紧缩效应以及外部需求有所下降。报告预测日本经济今明两年分别增长2.3%和1.9%,而去年增速为2.2%。

  报告还预测,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今明两年分别增长8.8%和8.4%,增速低于去年的9.4%。其中,中国经济增速今明两年分别为10.0%和9.5%,低于去年的10.7%;印度的经济增速分别为8.4%和7.8%。报告认为,中国经济仍以惊人的速度前行,近期主要风险表现为信贷和投资增长过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正如中国政府强调的那样,中国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是增加消费需求而减少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中国政府推动金融领域改革和提供更多社会服务方面的措施是值得欢迎的。

  中国央行的经济学家日前在一份报告中表示,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10.8%,创12年之最。消费者物价将上涨3.2%,增长率达2004年以来最高,超过央行此前预测的3%。由于在过去四年中经济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中国经济规模已经逐渐赶上德国,有可能取代其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官方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GDP总值为20.9万亿人民币(2.6万亿美元),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美国13.3万亿美元、日本4.5万亿美元以及德国2.9万亿美元。

  据日本内阁府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一季度(1月-3月)实际GDP(不考虑物价变动因素,季节调整值)修正值较上季度(2006年四季度)增长了0.8%,较快报值(增长0.6%)上调了0.2%。折合成年率为增长3.3%,较快报值的2.4%上升了0.9%。民间设备投资从快报值的下降0.9%修正为上升0.3%是带动GDP上升的主要原因,体现了日本经济正在稳步复苏。

  德国经济目前的各项经济指标都表明形势十分乐观。工资和物价上涨适度,并未超过预期。德国内需的增长对经济影响很大。其中,私人消费和企业投资将在2007年显著上升。虽然2007年初德国政府上调了增值税,但2007年第一季度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比前一个季度还是增长了0.5%,比2006年同期则增长了3.6%。德国著名经济研究机构IFW发表一项报告,将该机构对德国2007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2.8%上调至3.2%。,该研究机构将2008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2.4%上调至2.7%。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周期转换处于加速成长或繁荣期,为铜消费的增长展现了光明前景。

  2、中国表观消费强劲。

   中国经济推升铜价超级周期蓄势待发

中国铜供需平衡表。(来源:上海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下了世界历史上的堪称奇迹的高速度发展记录,年均增长达到9.4%;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加到12020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600万人。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的发展速度让世界惊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我们手中成为现实!从2006年开始,中国将迈入十一五时期。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阶段,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原材料。

  事实上, 一些经济分析师认为,中国经济在经过28年的迅猛发展后, 成长的动能远远没有耗尽。中国料将迎来对耐用消费品需求的荣景,这不禁使人将其与1960年代日本经济起飞时的情况做一比较。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所带动的中国铜消费仍然方兴未艾。收入的增加将支持消费者购买更多的金属相关的商品(包括汽车、空调和电子产品)。而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所带来的投资增长更加大了对基础原材料的需求。

  作为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表观消费表现强劲,这拉动了国内外需求保持增长态势。  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概括了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运行的突出特点。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最新报告指出,200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更加明显。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的全面发力拉动工业生产全面加速。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预计2007下半年经济增长率将略低于上半年,全年GDP增长10.9%,比2006年略高;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5.8%,增幅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达26.1%,增幅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2%,增幅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商品出口总额增长26%,进口总额增长19.5%;外贸顺差2750亿美元,同比增长55%;工业增加值增长17.6%,增幅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上涨3.3%。中国经济今年的上佳表现,不仅继续延伸了此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通道,更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扎实基础。2007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重要一年。中央已明确提出要努力促进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成为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不可能出现铜产品的过剩。虽然高铜价所产生的替代效应是真实的,不可逆转的,但同时也是温和的,渐进的。在短时间内替代效应在很多领域是根本难以做到的,不会对市场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用这种长期因素来研判短期市场价格走势并不适宜。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