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用:长期来看储蓄养老不如投资养老

董克用:长期来看储蓄养老不如投资养老
2018年03月03日 11:08 新浪财经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公募基金矢志耕耘砥砺奋进。如今每2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基民,我们正在寻找与基金有故事的你。【基金20年:牢记使命 扬帆资管新时代】【公募20年:行业掌舵者寄语》】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天弘基金和兴业银行联合承办的“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北京峰会”3月3日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发布了《我国第二三支柱补充养老金体系改革研究》的成果。他表示,“把国民的储蓄养老变成投资养老,储蓄养老很好,大家爱储蓄,存了很多钱,但是长期来看储蓄养老不如投资养老,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已经证明这一点,我们应该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善我们的家庭资产配置,把我们的储蓄养老变成投资养老。”

  以下为发言实录:

  董克用:我们现在来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有两项成果的介绍。首先,由我给各位领导和嘉宾介绍一下我们论坛2017年做的一项研究,就是关于我国第二三支柱补充养老金体系改革,之后由党俊武介绍。首先介绍我们论坛研究的成果和内容。

  我介绍之前特别感谢,一个是感谢信安金融集团对我们这个研究给予了帮助,并且参与讨论,提供了大量国际资料,这个方面对于我们的研究很有帮助。另外,特别感谢我们论坛两位核心成员,他们分别带领了两个小组完成了两部分的研究。除两个小组外,还有总报告的参加者,一共有20多位研究人员参加报告的研究。该研究花了很大的力气,唯一的遗憾就是大家今天没有拿到报告全文。因为正好赶上春季,我没有想到大家过节的愿望这么强,很早就没人干活了,星期一才开始干活,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以后我们吸取这个教训。这也是好事儿,不要过度劳累,大家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我们尽快完成之后,会补交给大家,大家只要登记一下就会免费寄给大家。

  我主要介绍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我们的课题研究背景、对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判断、通过二三支柱的研究得到一些启示,以及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我们这是展示一些要点,时间有限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第一部分是背景,我们为什么研究这个?为什么花这么长时间花这么大力气?首先一个背景就是我们认为我们国家这种老龄化的速度会加快,我国将进入一个中国老龄化的高原。随着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人口总量会在2030年达到高峰,老龄人口合的高峰也预计是2060年,但是更重要的老龄化比重,我们的老龄人口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的比重会开始爬坡,大家可以看到45度线在爬坡。这个爬坡还有变化,因为大家可能注意到我们2017年的新出生的人口低于2016年,也就是说我们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但是我们出生人口却在下降。如果这样的形势发生,那么随着50年,很多人进入老龄,死亡人口将上升,那么我们的高峰点可能会提前,我们的坡度会更陡,因此,人口老龄化这样的情况对我们养老金的体系带来挑战,它使我们的抚养系数增加,使我们的负担更加沉重,从收支角度来看,我们的支出不断的扩张,我们养老金的负债问题会逐步显现。现在没有问题,但是养老金是一个长期问题,不能说今天应对明天的问题,很多国家做了70年的精算,要应对70年,我们这个图是到2100年,所以养老金必须从长远来看。

  我们国家处于全球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续最长的老龄化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积极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当然老龄化其实不是我们国家是唯一的,遇到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发达国家,所以我们现在看看发达国家他们这个方面,应对老龄化的养老金方面他们做了哪些探索?我们看到,其实发达国家的养老金体系,养老金的收集模式、支付模式是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现收现付,一种是完全积累模式。这两个模式各有各的优缺点,简单来说如果没有人口老龄化,现收现付模式是可以,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遇到人口老龄化会遇到挑战,财务上满足全覆盖满足充足性,满足可持续性是很难的,已经有例证证明了。那么完全积累也有问题,国际上也有这个案例。

  所以结论是什么?现收现付和完全积累,各有优缺点,单一的现收现付或者完全积累难以应对老龄化的挑战,不可持续,这是国际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因此,发达国家考虑什么?他们在探索多支柱的这样一个体系,通过多支柱克服单一的模式所造成的问题。第一支柱是公共养老金是政府兜底,是保障国民的养老安全,所以采取现收现付模式,是一种保险模式,不用做太多积累,但是有积累更多,比如加拿大做了很多投资积累,当然没有也没关系,因为有财政兜底。同时建立第二支柱,第二支柱是职业养老金,政府给税收优惠,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完全积累。第三是个人养老金,政府给予税收优惠,个人自愿参加,完全积累。

  三支柱的核心是实现政府、单位和个人的三方共担,共担才能实现充足性、可持续性。税收优惠是三支柱的关键点,那么有这一点可以区别于其他的养老产品,在这之外有钱我特别在意养老,我可以再购买其他的养老产品,人寿产品等等。但是,进入三支柱一定是有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

  那么我们看一下发达国家的经验,而我们国家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刚才我们的学术委员会主席已经提到了,我们的问题实际上很清楚,是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们国家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这一点在养老金体系得到充分体现,我们看一下这个表,也可以看到和美国这样一个发达国家来比,当然OECD很多国家都是这样,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两个大国经济总量第一第二的大国,那么养老金体系有非常明显的差异,美国一二三支柱比较均衡,而我们国家确实一枝独大,我们第三支柱还没有落地,所以,一枝独大是我们发展的不均衡。这样不均衡使得老百姓的期望特别高,所以感觉不充分,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是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什么研究。

  同时我们还看到我们研究二三支柱的问题,有紧迫性,我们第一支柱建立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没有进入老龄化社会,那个时候我们压力不那么大,可以比较从容。但是到了今天老龄化压力已经到来,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因此我们觉得二三支柱的发展迫在眉睫,而且我们没有试错的时间窗口。如果说我们再想建立企业年金养老保险一样,然后不断的改进,今天拿出改进的方案来,在二三支柱上我们没有时间。如果再用20年,那已经晚了,所以我们讲我们必须尽快做,一开始走好,减少试错成本,不要出现问题再纠错,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的一个背景。四大背景,老龄化、多支柱,我们的不均衡和紧迫性。

  那么,我们对二支柱我们的职业养老金,我们有什么基本判断?大家知道我们的职业养老金现在有两个部分,一个是企业年金、一个是职业年金,我们企业和职业年金,按照制度建设我们差了十年,我们面对的群体不同,一个是企业、一个是机关事业。员工参与方式我们企业年金是自愿,自主建立。我们的职业年金我们想了想怎么描述?自动参与。因为我们扣除的时候,自动被扣除,一方面交基本养老保险,一方面交基本年金,所以我想这是一种自动参与,但是这个自动参与和国外自动参与有差异,因为国外是可以退出,我们现在没有退出机制。

  这种模式略有差异,企业年金是市场化运作,我们的职业年金采用全额拨款的单位缴费采取记账方式,所以略有差异。我们主要判断了一下我们的企业年金,企业年金通过十来年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一个是企业年金制度层级不高,制度定位不明确,我们看了整个历史文件和各种描述,我们感觉到还没有提到应有的层次,还只是说有钱就做,那不行,其实这不够。然后是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负担比较重,让企业参与企业年金参与能力不足,同时对企业年金的运营需要完善。

  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我们提出我们建议四个方面的改进措施。一个是税收,强化税收优惠,通过降费等激励措施提高企业年金的吸引力,通过法律形式确定我们的税收优惠模式,提高层次,不是一种办法,我们要通过法律形式,要给定心丸,我们加大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力度,降低企业参与成本,我们建议将比例制的方案改为额度制,明确征税规则,我们应该考虑税收优惠,同时我们在待遇阶段应该设置一定的免税额,我们应该降低五险一金的缴费成本,释放市场发展空间。这是围绕税收这个方面我们提出的政策建议。

  第二我们希望加强企业年金制度的便利性、灵活性设计,逐步扩大制度覆盖面。这里有一个发达国家实行过自动加入机制,这个自动加入机制应该可以考虑。有这种自动加入,能够更好的扩大企业年金的覆盖面,而且我们要明确自动加入退出机制,提供自我退出的选择权,同时给员工一定的投资权。另外,建立企业年金的应急借款机制,解决长期需求和短期需求的矛盾,在这个情况下实际上也可以领取,这些都是加大激励措施。

  同时,投资运营模式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我们考虑放开个人投资选择权。因为目前没有这样的投资选择权,我们应该实时的放开,加强投资者教育,我们应该建立合格默认投资工具,他没有选择但是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产品,这些产品是能够默认做投资的。我们应该扩展投资范围和投资领域,像我们的企业年金我们应该可以考虑在境外投资,在全世界发展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我们的企业年金应该走出国门等等,扩大我们的投资渠道。

  然后同时加强监管,现在的监管措施和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第一是审慎监管,我们强化监管的法制建设,提高立法层级。加强社会监督力量的培育,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监管需要全社会来监管,才能真正的提高监管的力度。

  那么,在第二支柱方面我们还有一个思考,我们觉得从未来发展来看我们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应该能够统一为职业养老金,我们要设置这个两部分。因为这样设置两部分我们觉得是可能会造成一种新的不公平,因为并轨之后并为职业养老金统一运行,我们有的是虚账记录,不是实账,这个和市场化运作之间产生一些矛盾。我们的职业养老金现在有的省还是实账的,这样劳动力流动的时候会产生障碍,你是在机关,你要转到事业或者企业去,这个怎么做?全额拨款的也有事业单位,怎么流动?所以这个方面为什么把它统一?因为它有条件。这两个无论是职业年金或者企业年金,都是单位主导,都是雇主主导的第二职业的职业养老金,都由单位和个人缴费,筹资结构也一致,所以具备统一的条件。在完善企业内外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这两种模式逐步统一,其实没有必要形成两种模式,这是我们的思考供大家批评。

  第三部分,我们在研究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时候,就是个人主导的养老金,这个部分我们国家没有开始,我们主要以国际经验开始,当然也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为什么做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它的功能定位是什么?我们提到了八大作用,一个是为了我们那些还没有享受过税收优惠,没有第二支柱的我们灵活就业,灵活就业不一定就是低收入,或者没有参加第二支柱的职工,我们提供一种制度保障,那么,通过税收优惠来积累扩大覆盖面,扩大税收优惠的覆盖面。

  这样做了之后有助于减轻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的压力,但是不是都看第一支柱,有利于形成国家、单位与个人三方责任共担机制,但是机制在那儿,主要建立这样一种机制,这就是发挥的作用。同时,可以建成补充养老金的归集账户,实现参保者流动权益保障,最终它是落实到个人账户。它鼓励国民形成长期养老规划,同时能够兼顾国民的短期需求。这样一个账户引导大家长期规划,同时你有短期的需求我们可以取,不是不能取。同时我们把国民的储蓄养老变成投资养老,储蓄养老很好,中国人民爱储蓄,存了很多钱,但是长期来看储蓄养老不如投资养老,那么这块发达国家已经证明这一点,我们应该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善我们的家庭资产配置,把我们的储蓄养老变成投资养老。

  这样做有可能对于我们资本市场的完善,对我们投资机构的培育起到正面作用,会有助于更多投资机构的发展和壮大,有利于我们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从发达国家来看二、三支柱的积累性养老金是资本市场的压舱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立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有三大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第三支柱建设必须纳入养老金体系整体建设,统筹考虑,不能单兵突击,要整体考虑,那么放到整体养老金体系到底怎么做?这三个支柱是什么比例、什么结构?第三需要多部委的共同参与,协调推进。我们很高兴看到春节前人社部和财政部我们成立了工作小组,共同启动第三支柱的制度建设,我们觉得非常好,这个面涉及非常广,所以单一的部委很难做到,需要大家协同来做。第三支柱必须确保准入公平,使我们的不同行业都具有同等的参与机会,这样一开始就使它走上一个健康发展、快速发展的一条路,三大原则。

  那么也有几个关键点,第一个点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激励机制,包括税收优惠,我们甚至可以探索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我们建议采取限额而非比例,我们考虑二三支柱的税收优惠打通,我们不能让有些人投入的太多,二三支柱的税收优惠需要打通,因为都有国外私人养老金的性质。第三我们探索财政补贴的机制,我们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把它放到第三支柱,通过投资来作为他们的补充养老,这是国际已有的经验。

  第二个关键点是账户制,账户制的优势是通过唯一的个人账户,可以实现税收的享受,个人投资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最后这个账户它具有唯一识别性的个人账户,可以依靠多方载体提高个人养老金的覆盖面,我们现在全国社保卡已经发了10亿多张,第二个是建立账户制,第三个关键点是参与产品和投资渠道多元化,我们银行基金保险多可以纳入老百姓的选择范围,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不同群体有不同需要,年龄大有稳健的需要,年轻人有风险投资需要。要建立产品准入制度,这个产品需要评估,同时还要建立默认投资机制,如果一段时间没有主动投资,那么这些进入默认产品。

  第四个关键点就是未来的运行模式,我们觉得中国需要试点先行,我们允许符合条件的产品和机构先期参与,我们赶快搭建以账户为中心的设立运作和领取平台,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保护,也要告诉老百姓我们为什么要有?你怎样做?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这不是短期做的。他们看到政策出台到政策见效了,要将近十年时间。所以我们现在开始做已经不早了,当然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更先进,因为中国IT系统很强大,我们年轻人通过网上的信息传播的很快,但是也要做投资者教育。第三我们强化第三支柱养老金的配套机制建设,怎么来支取?怎么配套上?这套机制建设是非常复杂的,这些都是关键点都是需要注意的,四大关键点。

  同时我们通过这样的研究对二三支柱的研究,我们得到了一点启示。启示有很多,前面谈到第二和第三支柱,对于二三支柱来说我们有四大启示,第一个我们认为长期目标需要明确,关键是处理好代际负担,二三支柱必须和一支柱统一谋划,需要早做预判和设计。关键是平衡好代际负担,在职工作的一代和退出的时候,这个需要考虑几十年,而不是几年。

  第二个启示,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制度的历史,我们财政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现在的一枝独大是有历史渊源,不是不对,当时就是这样。那么摆脱这种局面,国家财政我们承认这样的制度历史,确实我们这代人该退休了,那么这种历史包袱应该承担起来,只有承担这个之后我们才能够为第二三支柱的发展留出空间。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做什么?我们认为就是承担这样的历史责任,非常好,这样留出了发展空间。但是,到底承担多少?怎么承担?这个需要一个量化的东西,而不是只有一个口头上的东西,要把它设计好。

  第三,我们这种改革一定是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我们看到第一支柱的负担很重,但是也不能马上降低,我们不但不降,还要逐步提高。但是通过增量改革我们的目标一定是逐步降低第一支柱的负担,这是我们的目的。所以这是一个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最后我们要注重公平性。我们要注重制度建设中机会的公平,在税收优惠条件下,人人都有机会享受税收优惠,享受这个工具,我们一定需要注重。

  我们的课题告一段落,但是我们发现我们还有一些问题没有研究完,我们给大家提出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这种问题。我们一二三格局和比例将来是什么格局、什么比例?这不是几个人说了算,而且应该社会达成共识,或者我们近期目标是什么?远期目标是什么?这不是一个课题能够做完的。第二个课题,因为我们是五险一金,还有住房公积金,这个比例不低。这样一个公积金和二三支柱有什么关系?应该有关系应该有联系,这个联系怎么联系?我们的教授提出一些想法,但是我们分报告提到了,我们觉得还没有完全破题,还没有完全解释清楚这个应该怎么办?住房就是住房,养老就是养老,还是养老住房联系起来解决?这是我们下一步具体可以研究的下一个课题,具体可以研究的问题。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曹婕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