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6日15:34 华尔街见闻

  过去十年来被动投资迅速发展,追踪指数、费率相对较低的ETF吸引的资金持续膨胀。作为与被动投资分食投资者资金的主动投资公募基金,则直接感受到生存压力。

  瑞信分析师Craig Siegenthaler在上周一份报告中表示,在美国市场,当前ETF所占的份额是15%,预计未来十年内将升至40%-60%。

  被动投资受青睐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到,ETF历来被视为被动投资的典型,对冲基金则是主动管理的代表。ETF的迅速崛起意味着,相比进行主动投资的公募基金,被动投资开始更加受到投资者青睐。

  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美国ETF资产已经达到2.2万亿美元。

  据彭博,从2015年初今年4月,已经有2500亿美元从主动型投资的共同基金流入被动型投资的ETF。对投资者来说,这成为节约成本和增加收益的方式。但对基金经理与基金股东来说,这意味着收入受到直接冲击。

  截至去年二季度末,全球ETF管理资产规模首度超越对冲基金。全球ETF和ETP所管理的资金规模达到2.971万亿美元,较一季度增加450亿美元。同期全球对冲基金只增加了300亿美元,总规模2.969万亿美元。

  (图片来自英国金融时报)

  ETF与对冲基金相比管理费更低,价格更透明。过去几年,全球央行竞相宽松推升了全球资产价格,ETF基金获得了可观的回报,从而迅速崛起。而历来标榜通过专业能力和主动型策略进行投资的对冲基金,一方面要收取高昂的管理费,另一方面却屡屡跑输大盘指数,受到不少投资者的质疑。

  主动型基金如何反击?

  在这种情况下,瑞信认为主动型基金进行反击的唯一方式,就是自我的演进,其中一种可行的方式则是采取名为“非透明ETF”(nontransparent ETF,NTETF)的这种ETF结构。

  非透明ETF由Precidian Investments提议设立,和普通ETF类似,投资者可以用现有账户在传统的证券经纪商等处买卖。“非透明”就是二者最大的区别,指的是非透明ETF和传统公募基金类似,只以季度为周期披露持仓情况,而赎回过程则是通过“秘密”账户进行。

  瑞信在报告中写道:

  我们认为,Precidian非透明ETF的早期采用者,将在保护自身业务不受被动投资和新监管规定冲击上赢得先机,而且也将在从共同基金竞争对手处赢取客户上取得成功。

  2014年10月,Precidian发行非透明ETF的申请遭美国证监会(SEC)拒绝。去年7月,Precidian提交的修改后申请文件再次遭拒。

  据瑞信,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月底又向SEC提交了允许15只Precidian非透明ETF交易的申请,最终的结果可能会于今年9月或10月知晓。

  被动投资者太多的问题

  不过被动投资者太多,同样会带来新的问题。

  高盛合伙人、投资管理部门全球联席主管Tim O‘Neill曾警告称,如果被动投资的规模变得太大,市场就会失灵。

  “就规模而言,市场既需要主动投资,也需要被动投资,因为如果每个人都是被动投资者的话,那就没有人卖股票给你了,” O‘Neill在去年9月的一档“Exchanges at Goldman Sachs”广播节目中对高盛公关部门负责人Jake Siewert说道。“如果被动投资占市场的比重超过一定比例,市场就会失灵。”

  O‘Neill当时表示,“过去7年对于主动投资者来说非常艰难,因为市场上涨的步伐非常稳定和持续,大部分主动投资的经理人在扣除管理费之后都跑输了基准指数。”

  尽管如此,O‘Neill仍然认为,主动投资必不可少。“被动投资的另一个问题是它完全是自动驾驶的。当市场进入估值不当的时期,无论高估还是低估,我们都需要主动做决定的投资者。因为估值对于市场和投资永远都是很重要的,”O’Neill称。

责任编辑:徐巧 SF184

相关阅读

瑞士无条件工资是蜜糖还是毒药

如果生来就有基本工资做保障,人类将更有追求梦想的可能:最终选择的工作会更多的释放创造力,同样对社会有利。这就是选择工作的自由,也是瑞士人周日对“无条件工资”发起公投的初衷。

降低贸易成本可助益经济增长

生产一件物品每支付1美元的成本,将该产品带到发展中国家消费者手中则需要2.19美元。相比之下,在高收入国家,这一成本更接近1.34美元:虽然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但也有很高的附加费用。

MSCI纳入A股哪些股票能吸引外资

目前,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前向12个月市盈率/市净率分别为11.9倍和1.3倍,接近10年均值水平。医药生物和必选消费估值最高,前向市盈率接近22倍,前向市净率为3.4倍。能源、公用事业和金融估值最低,前向市盈率不足10倍,前向市净率低于1倍。

切实的改革比权威人士更管用

在嘈杂的政策争论中,我们甚至有点忘记了,只有真的改革,才是安度难关的良药。我们面临的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的,只要改革事业没有终止,我们的希望就没有失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