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快评 | 美债利率攀升仅短期扰动,基本面仍利好风险资产
上投摩根基金
美债收益率在短期内快速上升,叠加政策不确定性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导致美股近期出现调整并带动全球股市下跌。
历史上看,美国过去10次熊市中,有8次是经济出现了衰退。而现在谈论衰退显然与当前美国经济强劲的增长动能格格不入的。无论是美国经济和企业基本面,还是美债收益率的绝对水平,目前都处在一个对美股有利的环境。
全球范围内来看,A股、东亚和欧洲地区的估值吸引力越发突显。虽然短期阶段性的震荡调整、市场悲观情绪的消化或难以避免,但在恐慌情绪释放之后,市场的关注点将重新聚焦到盈利等基本面因素上来,而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的基本面依然稳健。
市场总有潮起潮退,投资者应以长远视角构建投资组合。
美债收益率快速上升,扰动全球股票市场
除了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之外,在美联储声明剔除“货币政策立场仍然宽松”、油价突破80美元以及通胀预期攀升等因素推动下,美债收益率进入10月后加速上行,成为扰动近期全球股市的主要原因。
△来源:万得,上投摩根,数据区间2017.12.31-2018.10.10
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在9月出现环比上升之后,再度引发市场对通胀的担忧。而投资者担忧通胀加速的背后,是担心美联储会被迫加快紧缩步伐,从而抑制实体经济和企业盈利增长。
△来源:万得,上投摩根,数据区间2017.12.31-2018.10.10
本周三,美国标普500收跌3.29%,纳指收跌4.08%,道指收跌3.15%,并带动欧洲市场尾盘下行。亚洲与美国股市关系密切,今日也难独善其身。下图展示了10月以来,在美债收益率快速抬升的背景下,全球主要股指的表现:
△来源:万得,上投摩根,数据区间2018.10.01-2018.10.10
通胀预期与美债收益率上行之外,来自交易因素、市场情绪交织叠加政策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美股经历了长期牛市,长时间的上涨积累了较多的获利盘,拥挤交易下恐慌情绪引发的抛售将带来的进一步抛压,放大市场的波动风险。
了解市场波动背后的原因之后,想必投资者更关心的是,接下来该怎么做?
复苏周期罕见熊市,投资应有长远视角
摩根资产管理在9月中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美国过去10次熊市中,有8次是经济出现了衰退。而现在谈论衰退显然与当前美国经济强劲的增长动能格格不入:GDP增速创近四年新高,失业率降至近六十年低位,消费、PMI等多数数据均积极向好。
△来源:万得,上投摩根;数据为实际GDP的季环比年化增速,数据区间2014.06-2018.06
目前美国的金融环境依然宽松。以历史标准而言,实际利率相对偏低,截至9月末仅为约1%,远低于2.0%的长期平均值。摩根资管的研究显示,在美国过去八次的衰退中,10 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在经济衰退前的四分之三时间里高于2%。其认为,未来12至18个月,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仍较低。
△来源:万得,上投摩根;数据区间1969.01-2018.09,实际收益率以月末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减去当月美国核心CPI同比计算,仅2018年9月使用的是8月核心CPI同比数据
从美股估值来看,在基本面依然稳健的背景下,估值虽然偏高,但也仅是略高于历史均值而并非泡沫。截止2018年10月10日,根据彭博一致预期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2018年预测市盈率为17倍。实际上,今年以来美股市场的涨幅全部都是由盈利贡献,而非估值。目前来看,强劲的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数据依然能够为美股提供稳健的支撑。
△来源:彭博,上投摩根,数据区间为2008.10.01-2018.10.10
短期而言,市场情绪以及交易层面的因素仍是潜在主要扰动,阶段性的震荡调整、市场悲观情绪的消化或难以避免,但在恐慌情绪释放之后,市场的关注点将重新聚焦到盈利等基本面因素上来,而基本面依然稳健。
对于投资者来说,更重要的问题是此次事件对长期市场展望的影响。上投摩根总结以下要点:
1. 投资的过程犹如参加一场马拉松。无法控制的各种因素及阻碍可能会影响临场表现,但最终成绩的关键仍取决于跑手的“体能”及“健康状态”。短期风险事件最终对资产回报的影响却往往有限。
2. 未来12至18个月,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仍较低。目前美国的金融环境依然宽松。因此在环球增长动能持续强劲的情况下,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时应继续维持偏好风险的取向。
3. 美国以外,环球经济亦呈现充沛的动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仍高于50,反映增长稳健。欧洲经济体的失业率持续回落,消费环境向好,企业投资正逐步回升。
4. 投资出现波动是正常的。鉴于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稳健,市场调整应被视为增持风险资产及加强投资部署的机会,力争在稳健的全球增长环境中获益。
5. 潮起潮退,投资者应以长远视角构建投资组合。密切留意股票估值,逢低重新布局。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编辑:常福强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