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打新盛宴变成蚊子肉 散户直接打新年化收益或倍增

2014年06月25日 08:42  新闻晨报  收藏本文     

  记者 张佳昺

  在A股市场,散户相较坐拥巨资的机构,终于有了难得的优势——4倍于机构的中签率。对于普通投资者,近期直接打新是相比传统借道打新产品更好的策略,年化收益或可因此倍增。

  机构1亿元打新仅赚10万

  打新,曾经是机构获得低风险高收益的不二法宝。然而,在6月17日开始的2014年打新第二季中,这一局面却伴随“回拨新规”的出现而瓦解,机构一下子变成了“弱者”。

  目前,已有7只新股公布了中签率,机构通过网下申购的获配比率平均为0.24%,其中最高的是飞天诚信的0.49%,而最低则是联明股份的0.08%。

  而在2014年打新第一季中(2014年1月8日至2月11日之间),共有48只新股进行了招股,机构通过网下申购得到新股的获配比率是15.39%——从15.39%到如今的0.24%,这无疑是噩梦般的暴跌。

  造成暴跌的根本原因,是本次新股“发行回拨”的新规:一旦网上有效申购倍数超过150倍,回拨后,网下发行比率不超过发行总比率的10%。在已经发行的7只股票中,机构通过网下发行新股能够拿到的股数平均仅为总发行股数的12%,而在第一季却高达44%。在网下配售比例锐降的同时,新规却允许更多的机构得到网下新股,在1月初至2月末的第一季新股发行中,每家新股平均网下获配机构是18家,而今次发行的7家,获配的机构平均为238家。本身网下配售“粥已少”,而分粥之僧却暴增,自然导致中签率锐减。

  极低的中签率,意味着机构参与网下新股配售的盈利一下子从“盛宴”变成了“蚊子肉”。以最新公布莎普爱思为例,机构网下申购有效冻结的资金高达353.9亿元,但是最终合计获配163.5万股,按照21.85元的发行价计算,总市值不过0.357亿元,这意味着每1亿元申购资金只能获配价值10.08万元的新股,即使新股上市后翻倍,也不过盈利10万元。

  打新产品顿时沦为鸡肋

  今次IPO重启,市场打新热情高涨。即使是散户网上配售,认购倍数也从1月时平均近70倍变成了如今的156倍,这意味着虽然网上获配比率更高,但是中签率依然下降,从1月时的平均1.75%下降至平均0.79%。

  机构的中签率从15.39%锐降到如今的0.24%,显然,即便散户中签率(0.79%)腰斩,相比机构的0.24%仍高出229%。

  打新机构不敌散户,这意味着曾经盛极一时的打新产品顿时沦为鸡肋,散户以自有账户来打新,反而是中签率更高的上佳选择。

  以往,由于网下申购机构曾经有巨大优势,许多机构推出主力打新的基金和资管产品,而这些产品在年初的打新第一季中表现也的确不俗,“打新基金不少都在一个月中获得了3%-5%的收益”,一位基金研究人士告诉记者。然而,伴随网下打新中签率锐减,这一收益显然不可复制。根据兴业的研究报告,散户参与的网上打新的年化收益将为13.04%,而打新产品走的网下配售渠道年化收益却仅为5.03%,显然,散户直接打新比借道打新产品收益高很多。

  不过,也有基金公司的内部人士认为,网上网下中签率悬殊的局面会有所改观,伴随网下打新微利甚至因为借贷成本而无利可图,许多机构会放弃网下打新,由此就会提高机构网下的中签率,缩小与散户网上打新的差距。不过,该人士也承认,“机构打新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未来能够薄利多销就不错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邓小平唯一孙子主动下基层兼任镇书记
  • 体育意大利遭绝杀出局 NBA-詹姆斯跳出合同
  • 娱乐周杰伦明年一月前结婚 否认昆凌怀孕
  • 财经铜陵有色董事长宾馆坠楼死亡:今年第5位
  • 科技策划 | 迅雷拉上小米给纳斯达克讲新故事
  • 博客纪连海:82年高考得高分却没人录取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河南替考谜团:考生称苦读不如找枪手
  • 龚蕾:李嘉诚为何投资人造鸡蛋
  • 沙黾农:我看A股遍地是黄金
  • 易宪容:住房市场可做空或做多吗
  • 叶檀:“三桶油”好日子刚开始
  • 张炎夏:一线城市房价将继续上扬
  • 凯恩斯:为何我们一再强调不投资国企
  • 卞洪登:房市会像股市那样一蹶不振吗
  • 沙黾农:今天是存量资金加仓良机
  • 易宪容:人民币汇率是否会重拾升轨
  • 陈思进:楼市理性回归和崩盘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