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年基金投资策略:回归均衡 适度积极配置(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8日 16:30  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在预期2010年A股市场处于均衡格局之中、结构性特征及机会相对主导的环境下,我们认为从年度收益角度出发指数基金或难展现优势,但立足长期向上判断,定期定投对于投资者(尤其是经验精力均有限的个人投资者)而言不失为可取的投资理财方式。下图反映了某一交易所指数走势与从三个时点开始进行定期定投成本的比较,可以看出定期定投具有明显的平滑成本、降低风险效果,投资者通过定投指数型基金给可以很好的熨平指数波动、分享指数长期向上带来的收益。

  另外,指数型基金由于最大化跟踪市场,在预期市场具备较为明显上涨趋势阶段,是灵活把握交易性机会很好投资工具。而且,指数型基金由于跟踪的标的指数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市场风格轮动的特征也使得投资特点突出的指数型基金可以作为组合风格优化、阶段搭配的良好工具。当然,这需要投资者对于市场节奏及指数基金特征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判断。

  1.5  QDII基金:全球市场配置价值不再空谈,拓展投资领域特征即将展现

  随着全球经济的渐次复苏,发展两年的QDII也二度出海。尽管从“数字”上看QDII首次出海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但QDII两年的表现还是让我们在展示QDII价值时不在那么苍白。

  在QDII首度出海时,我们谈到的更多是其配置价值。经过两年的“实践检验”,QDII作为国内资金进行全球配置的重要通道,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功能已经得到较为充分体现,讲述QDII的配置价值也不再是一纸空谈。

  图表17中列示的QDII基金各阶段的收益以及设立以来与国内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月净值增长率相关度(计算中考虑建仓期因素从基金设立三个月后进行相关度测算,不含指数型基金)情况。数据显示,QDII基金与A股基金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66,其中最高仅为0.76、最低为0.56,而国内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尽管风格不同,但与行业平均净值增长率的相关度最低仍为0.90。

  图表18则展示了基金组合中适当搭配QDII前后收益率曲线以及波动(标准差)情况比较,更为直观展示对组合风险收益比的优化效果。

  伴随着QDII二度出海,QDII产品也将进一步多样化,在第一批比较典型的“全球精选”和“海外中国”两大阵营基础上,采取被动投资策略的指数型产品、侧重投资成熟市场/新兴市场的产品等或将逐一走入投资者的视野。在此背景下,QDII另一重要特征——拓展投资领域特征亦将逐渐展示出来。我们也看到,在2009年A股市场率先于成熟市场触底反弹、且涨幅大幅领先于成熟市场同时,包括印度等新兴市场表现也十分抢眼,投资领域的拓宽可以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匹配更加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谈到2010年的QDII投资选择,我们有如下几点建议及提醒:

  前述对外部环境分析中提到,美国经济10年有望整体保持相对平稳的复苏步伐,在通胀压力尚不显著的背景下,其刺激政策退出具备时间和空间,相应美元的弱势格局也有望得到阶段延续,大宗商品以及新兴市场亦有望继续受到流动性的青睐。因此,在QDII选择上,在满足配置需求前提下,前期可适当侧重新兴市场产品,后期适当侧重成熟市场或者全球配置产品。

  QDII产品投资市场及标的、资产配置比例范围的差异也使得产品间的风险收益特征不具备可比性,需识别产品差异,各取所需。

  需要提示的是,考虑到对海外市场的适应和熟悉程度的差异以及成熟市场战胜指数的难度,对QDII产品战胜对应基准幅度应平静预期,不宜过分参照国内基金。

  第二部分:守望——固定收益类开放式基金投资操作策略篇

  在利率上行风险“挥之不去”背景下,对2010年(尤其是上半年)债市持谨慎态度,建议采取短久期的防御策略,其中浮息债仍具备一定抵御利率风险能力。债市机会将更多来自于宏观经济数据波动、政策出台以及数据政策与预期差异带来的阶段性机会,但把握难度很大。信用类债券、新股网下申购仍有助于债券基金适当提高收益。

  综合对债券市场环境、收益率水平(包括信用类债券)以及新股网下申购的分析,我们认为2010年稳健操作的新股申购型债券型基金预期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3%~5%的水平,尽管绝对数值上看缺乏明显的吸引力,但仍可以作为定期储蓄升级替代品种。

  随着CPI水平逐步上升,1年央票发行利率具备率先上升动力及空间,而后随着加息压力上升利率水平具备进一步攀升可能,另新股(尤其是大盘股)发行亦将引起期间拆借利率的向上波动,因此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水平有望逐步上行,预期年收益率水平在1.8%~2.5%左右。

  2.1  债券型开放式基金投资操作策略:利率上行风险尚有待释放,债基收益率吸引力不明显

  2.1.1  债券基金,长期资产配置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从长期来看,相对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风险收益水平较低,其收益率相对稳定,债券型基金也具备低风险低收益的特征,是稳健投资者和资产配置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根据国金基金分类,债券型基金主要分为普通债券型、新股申购型和完全债券型。从其表现来看,投资于股票二级市场的普通债券型基金收益与股指的相关性较高,在2006年、2007年有较高的正收益,而2008年因股市下跌也有一定的损失;新股申购型基金近年来无论市场处于牛市还是熊市期间,均获得了正收益,且收益率跑赢了CPI和一年期存款利率。

  2.1.2  利率上行风险暂挥之不去,债市投资延续短久期策略

  如前所述,以美国为代表全球经济2010年有望整体保持相对平稳的复苏步伐。而在“保增长、调结构”的双重目标下,预期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相较过往几年的大幅波动而言总体呈现相对稳定的特征,内需仍将在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政策引导上从投资向消费转移,全年信贷增长预期在7-8万亿区间,从过度宽松进入合理适度的宽松状态。同时,政府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亦对通胀保持足够的关注,政治局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综合经济增长、信贷投放、政策关注等分析,以及考虑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价格的抑制,预期2010年整体通胀压力并不显著,全年CPI预期同比增长2.7%,且呈现逐步上升格局,资产价格膨胀则是推动通胀水平大幅走高的风险点。在此背景下,预期中国加息将一定程度采取观察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的策略,全年加息空间预计在27~54BP,加息时间点则有望在下半年。

  在利率上行风险“挥之不去”的背景下,我们对2010年(尤其是2010年上半年)债券市场持谨慎态度,建议继续采取短久期的防御策略,其中浮息债仍具备一定的抵御利率风险能力。相应的,债券市场机会将更多来自于宏观经济数据波动、政策出台以及数据政策与预期差异带来的阶段性机会,但机会的把握难度很大。

  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目前的信用利差处于相对高位,随着2010年中国经济的继续快速增长以及上市公司盈利情况继续上升,企业信用风险将持续下降,市场对信用债溢价水平的要求将降低,同时考虑到保险公司投资无担保信用债的放开以及银行资金配置需求等对信用类债券市场扩容的“对冲”作用,信用类债券有望成为提高收益的重要投资品种。

  A股市场由于新股发行价格与上市交易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安全空间,因此新股申购一直是债券基金提升收益的重要渠道,当然新股申购制度的调整使得网下申购成为债券基金可选的主要方式。参考过去四年多来网下申购收益情况,并对后续新股网下申购情形进行测算显示,即使采取相对谨慎的预期下(按0.3%~0.5%中签率、上市流通首日收盘价计算平均收益率30%计算年化收益率在4.6%~7.8%区间),参与网下申购(尤其是大盘股)仍有助于债券基金适当提高收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现有估值体系下,锁定期间内股票价格波动也相应增加了债券型基金的净值波动。

  2.1.3  债券基金收益率吸引力不明显,仍可作为定存升级替代品种

  基于上述对市场环境、收益率水平(包括信用类债券)以及新股网下申购的分析,我们认为2010年稳健操作的新股申购型债券型基金预期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3%~5%的水平,尽管绝对数值上看缺乏明显的吸引力,但仍可以作为定期储蓄升级替代品种。

  综合上述分析,建议绝对低风险偏好投资者侧重关注债券-完全债券型产品以及持仓久期中/中短或者适当配置浮息债的完全债券型、新股申购型债券基金产品(参考09年三季报如广发增强债券基金、华宝兴业宝康债券基金、中银稳健增利债券基金、上投摩根纯债基金等);适度进取操作思路下可关注在信用类债券等风险相对较高品种上持仓比例较高且历史业绩持续稳定优秀的债券-新股申购型产品(参考09年三季报如交银施罗德增利基金、富国天利增长基金、建信稳定增利基金、工银瑞信信用添利基金等)。

  考虑到2010年一季度宏微观因素均相对乐观,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在债券基金选择上可适当选择在可转债上予以相对侧重配置的债券型基金或者选择参与二级市场股票投资的债券-普通债券型基金(参考09年三季报如南方宝元债券基金、华夏希望债券基金、国泰双利债券基金、银华增强收益债券基金等)。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