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7日06:41 南方日报

   财富热线

   远不及预期的5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令盛夏的美联储冷水浇头,随着6月份的加息预期降至冰点,美元指数大幅下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反弹,周一跳涨296个基点,创下今年4月以来最大涨幅。

   业内人士表示,美联储加息预期大幅降温,有利于缓解人民币贬值和资金流出压力。

   南方日报记者 唐子湉 实习生 成烨秀

   人民币对美元波动温和

   上周五,6月美联储货币政策例会前的最后一份非农就业数据出炉,交出了5年以来最差答卷: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仅3.8万个,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6万,创2010年9月以来的新低。受此影响,当天美元指数录得1.78%的跌幅。6日,美元指数轻微反弹,截至记者发稿时,重回94点上方

   在美元对一系列货币走弱的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周一出现上涨。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调升296个基点报6.5497,为4月以来最大涨幅。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梅治信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间价的上调遵循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定价规则,即主要参考前一交易日16时30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和隔夜美元指数表现。上周五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公布之后,美元无论对在岸、离岸人民币,还是对其他货币都录得了一个比较大的跌幅,中间价的大幅上调符合市场预期。

   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加息预期大幅降温,短期内可能缓解人民币汇率贬值和资金流出的压力。不过,在美联储下一次加息前,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压力仍然存在。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人民币贬值压力的舒缓是暂时的,在美联储再次加息之前仍会存在,“一旦加了息,靴子落下来,可能贬值的压力就降下来了。”

   招商银行资管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则认为,前述非农数据对美元的冲击,包括对人民币的影响都是一次性的,并不会扭转趋势。“从趋势上看,美元的强势还会持续。对于今年美联储加息的情况,我觉得还是有一到两次。”刘东亮说。

   近期,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涨落,人民币汇率走势与其他货币相比更温和,市场反应也比较平淡。“这说明大家逐渐适应了汇率的双向波动,不会再出现恐慌的表现。从其他经济体来看,汇率波动其实是常态,金融市场和人们的信心一般不会出现大幅变化,市场会逐渐接受汇率的波动。中国市场也将逐步接受并习惯汇率波动这一客观现象,这是经济逐渐成熟的表现,也是金融机构、投资者乃至整个金融市场逐渐成熟的表现。”刘东亮说。

   美联储6月加息概率几乎为零

   前段时间,美联储高层为加息预期连连吹风,令市场猜测加息步伐可能渐近。不过,前述非农就业数据远低预期,令市场对6月份加息的预期大幅降低。CME美联储观察显示,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交易员预期美联储6月加息几率仅为4%,7月加息几率为42%,非农就业数据公布前分别为19%和59%。美银美林上周五在报告中表示,美国5月非农异常疲软意味着美联储6月加息似乎已无望,但该行仍然坚持9月份加息的预期。

   FXTM富拓市场首席分析师Jameel Ahmad表示,这一意外消息对于美国利率的预期而言,自然是一个强烈打击。投资者很可能将继续收紧他们对于短期升息的预期,这意味着,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将有望从前一月的下跌态势中回升。

   美联储自去年12月开启加息步伐后,对下一次加息始终保持着谨慎观望态度。今年上半年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例会将在6月14日—15日举行,美联储在加息的道路上不仅面临着美国经济情况的“内忧”,还有国际市场潜在风险的“外患”。

   其中,英国脱欧风险成为美国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市场普遍认为英国脱欧是小概率事件,不过一旦发生,将对欧洲甚至环球金融市场带来动荡。

   周一,英镑大幅下挫,公投民调再度传出不利消息。截至6日19时,英镑对美元汇率报1.4396,当天跌幅达0.86%。业内人士预计,美国就业数据转差的同时考虑到英镑的不确定性,美国6月加息的概率已经几乎为零。

   经历上周五大幅的杀跌后,美元指数于本周一重新站上94点关口,市场期待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带来更多信息。富拓外汇认为,若耶伦暗示美联储将在不久之后加息,则美元或收复一些跌势;反之,若缺乏向上的动力,则将进一步下跌。不过耶伦的讲话料难以逆转美元短线颓势,尤其是随着英国退欧担忧的升温,风险厌恶上升令加息预期降温,同时提振避险资产日元、黄金和低息欧元

   ■连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汇率稳定有利于经济调结构

   美联储的加息步伐始终牵绊着整个外汇市场的情绪,目前,市场暂时看不到6月加息的希望,而7月或9月会否加息?按照美联储的惯例,料将继续保持审慎和观望的态度,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还需经历波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在6月、7月美国没有加息之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会一直存在。“人民币阶段性的升值是有可能的,如果美国没有更新的数据公布,可能美元会有所走软。美元指数此前已经有所走强,存在调整的压力,上周五的美国就业数据不佳令它下调。所以,人民币短期出现一轮小幅度的升值也是完全有可能的,长期还是要看美国方面的加息情况。”

   连平表示,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人民币贬值压力减轻了。对于央行来说,在汇率稳定方面的压力会有所减轻,可以更加灵活地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一方面,汇率稳定对金融市场稳定起到作用;另一方面,汇率基本稳定也有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的同时,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指数略微有所走弱。6月3日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7.00,较前一周下调0.20。连平认为,人民币对其他货币轻微贬值并无坏处。“总体上人民币汇率处于双向波动,保持一个基本稳定,不存在人民币会出现持续贬值的情况。这种贬值不是人为主导的,而是因为人民币汇率和美元挂得比较紧,美元贬值了,所以人民币对其他货币也贬值。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地贬一点也没有什么坏处。”

责任编辑:支全明 SF099

相关阅读

瑞士无条件工资是蜜糖还是毒药

如果生来就有基本工资做保障,人类将更有追求梦想的可能:最终选择的工作会更多的释放创造力,同样对社会有利。这就是选择工作的自由,也是瑞士人周日对“无条件工资”发起公投的初衷。

降低贸易成本可助益经济增长

生产一件物品每支付1美元的成本,将该产品带到发展中国家消费者手中则需要2.19美元。相比之下,在高收入国家,这一成本更接近1.34美元:虽然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但也有很高的附加费用。

MSCI纳入A股哪些股票能吸引外资

目前,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前向12个月市盈率/市净率分别为11.9倍和1.3倍,接近10年均值水平。医药生物和必选消费估值最高,前向市盈率接近22倍,前向市净率为3.4倍。能源、公用事业和金融估值最低,前向市盈率不足10倍,前向市净率低于1倍。

切实的改革比权威人士更管用

在嘈杂的政策争论中,我们甚至有点忘记了,只有真的改革,才是安度难关的良药。我们面临的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的,只要改革事业没有终止,我们的希望就没有失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