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余永定:升值抑制通胀可作备选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8日 12:4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升值抑制通胀可作备选政策

  证券时报记者:有学者认为现在央行货币政策捉襟见肘的主要原因是汇率缺乏弹性,所以主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加快升值解决通胀问题,对此您有何评价?

  余永定:我赞成汇率缺乏弹性给央行执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带来困难的说法。理论上说,在其他因素给定条件下,如果一国存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而又不愿让货币升值,就会因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直至实际汇率的升值最终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但在实践中,国际收支顺差国可通过对冲政策吸干过剩的流动性,或通过资本管制将投机资本挡在国门之外,从而在一定时期内遏制通货膨胀的发展。

  

人民币升值肯定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汇率只是一种价格,它反映国际收支的平衡状况。在自由浮动和固定汇率下,汇率都无法成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目前,我们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可以人为调整。但在中国,汇率政策主要是一种贸易政策工具,汇率变动主要取决于贸易政策目标,而不是抑制通货膨胀的需要。在经济过热时期,政府一般不应靠汇率升值来抑制由经济过热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因为在经济过热时期(如1993年),贸易状况会趋于恶化,而升值虽然有助于抑制过热,但却会使贸易状况进一步恶化。一般情况下,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正确的政策应是紧缩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在特定条件下也有紧货币、松财政或财政中性的组合)。

  应该指出,在某些资本自由流动、高度依赖对外贸易的小国(如新加坡),汇率政策是维持物价稳定的主要甚至是唯一工具。当出现通货膨胀的时候,就让本币升值。反之亦然。中国的情况虽然不同(如中国有资本管制),但在目前情况下,汇率升值的贸易政策目标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正好并行不悖,因而可以通过加快升值步伐以减轻央行升息的压力。人民币升值以抑制通货膨胀应该是一项备选政策。当然,如果2008年国际形势有变(如贸易顺差的减少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汇率政策还可以再次调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