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疯狂的石头续写传奇 (4)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 08:13 上海金融报

  镜头四:目前田黄石身价不菲,而且还一石难求。为了发掘类似的替代品,前两年,在浙江昌化玉山下许村曾经发生村民数千人同时上山挖石损毁大片山核桃树资源的恶性事件,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曾予以披露警示

  田黄石又有新化身

  说起田黄,可能无人不晓。在林林总总的优质印石之中,田黄石自清代以来一直在谱写财富大幅增值的传奇。就在去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方出自17世纪福建雕刻大师杨玉璇之手、重量仅200多克的“明17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以4167.92万元被一买家获得,创下了寿山石雕世界拍卖纪录。目前,一方质地佳良的田黄石(不算名家雕工)每克价格达到了上万元,是优质和田籽玉身价的百倍。在清末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而今一两田黄相当于六十两金。田黄被誉为“石中之帝”是名符其实的。

  

福建寿山因出产田黄而享誉海内外,浙江昌化以出产鸡血石而闻名于世。其实昌化也有田黄,而且还有田黄鸡血石。这种带皮的掘性独石,是近年来被发掘出来的新石种。虽然在不少人看来,唯有福建寿山的田黄才是“正宗”的,昌化田黄(简称昌田)是“李鬼”。但事实上这两种石头的矿物成分是一致的,而且上品的昌田其质、色丝毫不逊于寿山田黄(简称寿田)。

  记者不久前在杭州仿古老街河坊街的西泠印社售品部看到,几方带有薄意雕刻的昌田,其质色和工艺一流,与寿山田黄难分伯仲,大概三四两重的个体,标价都在三、四十万元不等,虽然比起同样的寿山田黄价格要低得多(大概在十分之一左右),但显然已经不菲了,询价下来最多还只能打八五折,据介绍,购买者还不少。记者注意到,在有关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上,标明为“田黄石”,只是产地未标。记者揣测,这个鉴定机构也是在捣浆糊,因为这样一来,有的购买者肯定是不知情的(此田黄非彼田黄也)。而在一般人来讲,要将优质昌田和寿田区别开来实在是太困难了。近年来,一些福建寿山石商去昌化玉山高价收购昌田精品,然后聘请名家雕刻冒充寿田出售,牟取暴利。所谓的寿田之中,已经有不少昌田的身影了。

  在杭州的河坊街以及附近吴山花鸟城的商家之中,记者发现有不下于百余家的店铺经营昌田,有的显然早已囤积了一大批货源。据一位数年前就已经进了几十箱昌田的老板介绍,当初他精挑细捡,一共才花了8万多元,如今才出货三分之一多一点,已经回收货款100多万元,可谓得利颇丰。他手头有一块三两重的昌田冻石,质色极佳,已经有人出过10多万元,但他一直舍不得出让。

  与寿田相比,昌田不但储量要大得多,而且个头普遍偏大,大者有数公斤重,一般都在几两以上(寿田则有一两———指十六两制,相当于30多克———即为“成材”之说,轻于一两者比比皆是),只是其质色好坏相差悬殊,真正达到寿田级别者大概只有百分之一。所以,昌田的价格相差也十分悬殊,贵者一克要数百上千元,贱者一方也不过千把块。总体来说,昌田质地底子较寿田要稍混浊些,肌理萝卜纹不明显,石皮也没有那么鲜明,而且很少见到筋格(寿田有“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之说)。而且从文化底蕴来说,昌田和寿田更要相差得多,寿田当初因为得到了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将相的青睐而身价倍增。

  但话说过来,就像前些年内蒙巴林鸡血石刚刚发掘出来时,尽管它的成分和昌化鸡血石相同,而且其质地底子普遍要优于后者,但市场也不太接受,价格长期处于低位,因为论资历,前者确实是不能与后者相比的。而近年来巴林鸡血石价格可谓一飞冲天,数百上千万元的比比皆是,价格水平总体上已经超过了昌化鸡血石。可见,昌田未来市场前景究竟如何,与寿田的巨大差价何时缩小,这些疑问还是有待时间来检验。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