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博新馆监护25万件文物无死角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13:26 北京娱乐信报 | |
![]() ![]()
![]() 文物库门半米厚 三防系统很完善 历经4年建设,首博新馆日前对公众开放,一口气推出了13个大型展览。首博馆长郭小凌介绍,目前的展览共展出首博馆藏文物5622件,还有25万件珍贵文物深藏在近万平方米的 【安防】 恒温恒湿智能化 文物库房有十防 据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介绍,在首博近万平方米的藏品库中,将容纳25万件文物,库房的设计充分满足了藏品保管的条件,在藏品保护方面,新馆采用恒温恒湿的智能化的空调系统,将文物库房和展厅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控制在2%以内,极大地保证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时又使展厅温度随外界自然气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动,获得较好的对人体的舒适度。 同时,文物库房还做到了“十防”,即:防火、防震、防水、防盗、防潮、防雷、防干、防光、防污染、防虫菌。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透露,文物库房的门至少有半米厚,绝对防水、防火、防盗。 十吨电梯运文物 技术一流冠全球 据介绍,新馆充分吸纳和采用了当今世界博物馆建设的先进技术,在多方面达到了国内一流的水准。文物库房还拥有10吨液压电梯,文物运输车可直接下到地库,减少了珍贵文物运输过程中与外界接触机会,加大了文物的安全性。目前为中外博物馆所独有。 玻璃幕墙固过砖 监视系统无死角 博物馆副馆长韩永表示,为保证展出文物的安全,馆内的人防、物防和技防组成的三防系统十分完善,监视系统、报警系统、保安等可以保证文物万无一失。“虽然博物馆是玻璃幕墙,但这些玻璃都经过了处理,比砖墙还坚固,不相信的人可以试试。”韩永笑着说。 郭小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这些系统,让博物馆内的每个角落,无论中央大厅还是展览厅的每一个角落,都在监视器不同角度的监视之下,没有“死角”,从而确保文物的安全。 【维护】 新馆投资2900万 文物修护建中心 首博文保部主任刘树林告诉记者,新馆投入2900万元,拥有大量现代化监测、修复设备的文物修复保护中心将于明年建成,除为馆藏文物提供有力的收藏和防护保障外,还将成为全市乃至国内文物藏品的保护、修复及研究中心。 文物修复中心不再是简单地修补破损文物,而是检测、修复为一体,利用新引进的检测设备,实施监控文物情况。同时他向记者介绍目前喜欢收藏古玩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懂得正确保存文物的却很少,新建成的文物修复中心将一改过去神秘、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向普通收藏者开放。通过与民间收藏家的沟通,不仅可以让文物拥有者了解 文物保护的知识,有利于文物有序传承,还可以让馆内文物修复人员积累更多经验。刘树林表示,目前已经开始使用洁牙机、喷砂机等先进的文物修复设备,大大提高了文物修复的质量和速度。例如新引进的刷镀仪就以机器代替过去必须人工进行的镏金工艺,不仅有效阻止了有害金属物质对人体的伤害,还大大提高了修复速度。但是文物修复的专业人员还是非常欠缺,首都博物馆有25万件馆藏文物,可是从事文物修复的人员仅有30多人,大学里文物修复专业培养的学生实际动手经验欠缺,不能马上投入到文物修复工作中。 【展陈】 龙袍背后安磁条 丝织展柜充氮气 首都博物馆展览布置负责人程旭表示,在布展的时候,按照“钱花在离文物最近的地方”的原则,尽量对文物进行保护。比如一件嘉庆年代的绛色缎缉米珠彩绣云龙海水江崖纹龙袍,为了让其尽量展示原貌并不破坏文物,在布展的时候,文物背后的靠板里面装有磁性的物质,在衣服上,则有丝绸包着的磁条,让两者能够相互“吸引”。程旭介绍说,就这么一件衣服,上面有上百个受磁点,从而保证文物的均匀受力。同时,针对丝织品、纸质文物、文献和古器之类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文物,在其展柜内将定期补充氮气,保证文物有着良好的生存环境。其柜内温度也一直保持在24摄氏度左右。并有24小时自动监控设备,记录馆内温湿度变化。为了保证博物馆内文物不受伤害,首都博物馆对展柜内灯光的均匀度都有要求。 对于一些小件的珍贵文物,为了在展出中突出其立体感,博物馆特设置了一些不锈钢的托架,然后再将文物放在托架上。“但是在托架和文物中间,我们用了一层硅胶进行保护,从而保证文物不直接接触到金属。”程旭介绍说。 首博顾问崔学谙告诉记者,今后首博将打破过去半封闭式的研究状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交流、沟通。首先学术研究采用课题制,不仅本馆工作人员可以申请课题,来自大学、专业研究院所的专家也可以提出申请,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整体研究水平。 【征集】 广开渠道寻文物 出租手机也征集 还在新馆建设之初,首博就面向公众征集文物。负责文物征集工作的王春城介绍说,最近几年,首都博物馆广开渠道,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有价值的文物,一共征集了3000多件套来自民间的古代、近现代和民俗文物。但并不是所有征集来的文物都会进行展出,毕竟博物馆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收藏。例如征集来的非典时期文物就不会再展出了,它是一个时期的见证,但并不是适合长期展示。 王春城还向记者透露,包括20世纪八九十年代满北京跑的“黄面的”、于凯开过的夏利 出租车都已征集到位,今后将推出适当的专题进行展示。“没准以后会发明什么高科技的通讯工具将手机淘汰,到时它就成了历史的见证。”王春城说第2亿部生产下线的诺基亚手机也被首博征集而来。链接 功能全部发挥出 尚需时间三五年 韩永形容首博从孔庙搬到如此现代化的博物馆,变化的不仅是新的躯壳,而是“脱胎换骨”的进步。在新馆中,博物馆的功能基本得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许多方面的转变。博物馆的宗旨应该是为公众服务、保存文物、传播文化,现在是真正实现这些理念的时候了。具备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我们将要重新打造一个全新的首博品牌。但新首博功能要完全发挥出来需要3年-5年的时间,10年左右基本能稳定下来。而且随着市场细分之后,相信首博将有自己的市场,也将是北京市最好的博物馆。将来新首博一定是北京市民最喜欢的地方,最好成为每一个北京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记者 张然/文 刘志坚/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