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艺术财经携手新浪收藏隆重推出08艺术权力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7日 12:06  《艺术财经》

  1-10

  1蔡国强

  艺术家

  2008,对艺术界来说,是“蔡国强年”。

  身担北京奥运会视觉特效总设计师的重任,为开幕式展示他的火药美学,蔡国强一跃成为最受世界关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而他的首个回顾展“我愿意相信”于2月起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这个占用了古根海姆全馆、在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的华人艺术家个展,成为被《经济学人》杂志列为本年度10大事件之首。与此同时,由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个人回顾展第二站“蔡国强:我想要相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

  随着名气的暴涨,蔡国强的艺术作品价格也稳步前行中,2008年10月在苏富比拍出的《天空中的鹰、眼睛和人们》八屏作品以1972.98万元港币成交,虽然没有打破之前APEC的纪录,但依然列入其个人拍卖记录的前三甲。

  蔡国强的成功之路让需要当代艺术家们严肃对待的所有问题在五彩缤纷的烟火下消失殆尽。作为海归艺术家的代表,蔡国强是以“中国身份”和“中国风格”而进入西方艺术界的,他的作品中一直在以阐释和消解“东”“西”方的矛盾对立为主题,对西方艺术界产生了巨大冲击力,西方媒体称之为“蔡国强旋风”。他的作品因此入选美国高等院校的教科书《艺术形式》,当代华人艺术家入选该书的仅有两人,一为建筑师贝聿铭,一为蔡国强。

  成功进入西方的艺术体制,加强了蔡国强在中国的影响力,而这构成了蔡国强重新被接纳重用的依据。早在1999年,国人尚为蔡国强的作品《收租院》入选威尼斯而发难,而今去国几十年之后,他却作为在西方最成功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衣锦还乡”,参与中国最官方的奥运盛事,在最体现官方意志的国家美术机构中举办展览。当东西方在蔡国强的寓意深刻的作品之下和谐握手时,我们不得不赞叹这一艺术与权力、学术与资本、东方和西方“合谋”的最佳个案。

  也许有人会说,与黄永砯、谷文达、吴山专、徐冰相比,蔡国强的艺术成就建构在西方眼光之上的,甚至有人批评他在思想洞察力与学术批判性方面对中国当代艺术史没有贡献。但他的合法化,成功宣告了一段中国当代艺术史的终点:一方面展现了全球化浪潮中当代艺术成为主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对所有试图继续以意识形态为出发点的当代艺术思维提出新的挑战。

  2艾未未

  艺术家

  出版人、策展人、建筑师、设计师、雕塑家、鸟巢设计顾问、博客主人……2008年,艺术家只是艾未未的身分之一,他不断尝试跨越更多的领域,将自己越来越推向社会影响力的风口浪尖上,表演着民间力量代言人、系统和体制的反对者、社会热点事件的参与者的角色。他的博克点击率超多800多万次,拥有众多的粉丝以及同样多的反对者,在媒体面前他无所顾忌的挑衅对手、抨击时政,诋毁媒体本身,这些反而给他带来更高的曝光率。

  可以说艾未未在各个领域都表演着一位不折不扣的概念艺术家角色,也是一位善于颠覆概念的艺术家。他无时不刻地发挥着其在艺术中惯常的达达主义般离经叛道与诙谐的态度。这种颠覆的理念与态度在他的作品以及他的言论行为中表露无遗。他尖锐的思想在中国日常庸碌的社会中,也许是发光的金子,也许仅仅是西方光辉照耀下的石头。更重要的是,他红色贵族的身份让他具有在当下政治形态中不妥协的优势,可以无所顾忌地做一个“特立独行”的自由人。

  与其他艺术家相比,艾未未另一个不同之处是—他深知媒体的影响力,用他具有感染力的文句来结构或者解构媒体。2008年,他再次进入《Art Review》杂志 Power 100,入选第47名。艾未未是一个相互矛盾的结构体,更是一个叛逆的解构者。不管你是不是喜欢他,未来的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都要留给他一席之地。

  3范迪安

  中国美术馆馆长

  从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到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是中国最高级别的美术殿堂的掌门人,是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而上任之后的业绩让他名副其实地担当了“把中国当代艺术带向世界第一人”,是将当代艺术推荐进入中国主流艺术以及普通大众做得最有成效的人物。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范迪安一直奔波于全世界各国的文化界,积极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运动与国际艺术交流。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一职之后,他策略性地将这一方式和资源带入美术馆,使得原本以展示经典艺术为主的国家级美术馆逐渐承担起当代艺术传播和普及功能,让当代艺术从地下半地下状态走入官方和大众面前。2008年,借北京奥运的大好时机,范迪安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一系列大型的中外艺术展,包括与德累斯顿美术馆合作的“灵动的风景:穿越德意志艺术时空”;“格哈德•里希特艺术展”等等,都成为年度大展中的亮点;另外为著名当代艺术家举办的个展,如“马诺罗•瓦尔代斯艺术展”、“园林乌托邦——展望艺术展”开拓了美术馆与画廊机构合作的范例;同时,范迪安积极地将最新的艺术形式通过展览介绍给大众,比如“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的开幕(虽然展览质量评价褒贬不一,但毕竟在美术馆举行的此类展览尚属首例)。而“我想要相信——蔡国强个展”的举办,无疑在奥运期间为美术馆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国际形象。

  不管是展览的策划组织,还是美术馆公共职能的推广,范迪安的目标是让中国当代艺术正面出场,争取其在中国主流艺术中的地位,并与西方主流对接。他提出“美术馆要实现基础功能,必须从以艺术家为中心转向以公众为中心”的这一思路,把中国美术馆的作用天平倾斜到公众这方面来。2008年,中国美术馆继续坚持举办美术馆学术讲座,让公众了解美术发展的特征。范迪安还带领中国美术馆将国内外展览在全国各地轮回展出,以在普通群众普及艺术。在他的努力下,2008年年末,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批准了中国美术馆新馆的建设申请,将在“鸟巢”附近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美术馆,从而将鸟巢周边逐步发展成为一个21世纪新的文化中心。范迪安的这些行动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被认为是迄今最好地将中国当代艺术介绍给普通群众的馆长。

  4黄永砯

  艺术家

  在最近的一波艺术家回国潮中,黄永砯算是最受关注的一员。不仅是因为这些年黄永砯已在国际上享有了一定的名声,更因为他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轫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85美术新潮”时期厦门达达的旗帜性人物,黄永砯今年3月以“占卜者之屋”大型回顾展重磅降落在成立不久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是该中心第一个大型个人展览。“占卜者之屋”的展览选择了黄永砯从艺30多年的重要作品,其中包括早期作品《中国绘画史和现代绘画简史在洗衣机里搅拌两分钟》、在西方受到巨大争议的《世界剧场》以及展览的主题作品《占卜者之屋》等重要作品,让人们了解了一个旅居海外多年的中国艺术家的艺术风貌。       

  但是在国内举办展览并不等于真正的回归,黄永砯的主要活动还在国外展开。今年9月,黄永砯在挪威的第一个个展也在挪威奥斯陆Astrup Fearnley现代美术馆举行,与这个展览同时,他在英国的第一个个展也在The Curve  Barbican 画廊举行。

  黄永砯不仅是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而且在今天他依然成为单纯以学术上的成功受到国际瞩目的华人艺术家。虽然今天中国的当代艺术受到世界的极大瞩目,但是真正进入国际学术视野的并不多,黄永砯算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如今黄永砯的作品和他个人一样,越来越脱去“中国”色彩而更加的“世界”,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我不想拘泥于是一个中国艺术家”。

  5曾梵志

  艺术家

  大多数人对曾梵志的了解仅限于面具以及高价。2008年曾梵志再次证明了自己价格天王的地位,5月24日香港佳士得拍卖上,曾梵志1996年创作面具系列以8,516.5275万 人民币的价格创造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最高纪录。而全球最大的拍卖数据网Artprice和法国安盛保险集团发布的一份“最好卖”的当代艺术家榜单上,曾梵志以2780万英镑的总成交额排在第六位,并且登上胡润当代艺术榜第四名,成交总价值仅次于老前辈吴冠中、赵无极,以及F4之首的张晓刚。如果说拍卖价格跟艺术家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那么我们来看曾梵志的画廊销售市场,仅在迈阿密博览会上,曾梵志三张作品价格均超过百万美元,其中两张分别由章子怡与男友Vivi Nevo、传媒大亨默多克与妻子邓文迪购买。不管曾梵志本人愿不愿承认,他都是2008年艺术市场追逐的焦点人物。

  而围绕曾梵志另一种心照不宣的争夺也在暗暗进行。曾梵志在国内的两个合作画廊,香格纳和都亚特画廊都与其工作室保持和谐的邻里关系,而2008年6月,香格纳画廊和阿奎维拉画廊参加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时,都带上了曾梵志的作品。

  曾梵志的性格使得他和艺术圈内保持了相应的距离,而广泛的人际交往让他在公众层面上保持了比其他艺术家更高的认知度,2008年几乎每一本时尚杂志都有介绍曾梵志的文章。他在慈善事业上也不遗余力,汶川大地震后,曾梵志为保利举办的“情系灾区,倾情奉献”的义拍捐出了一幅180x260cm的大幅作品,募得672万善款。此外,曾梵志每年还拿出12万,在母校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年拿出10万美金,资助北大现代艺术档案的研究工作,曾梵志这些善举也让他成为艺术界数一数二的特例。

  6方力钧

  艺术家

  方力钧的2008相当低调。

  2007年方力钧是与他高调亮相几个大型个展密切相关的,而事实上,2008年他参加的各种展览远远高于2007年的参展数目,展览密集到平均每半个月都有开幕。所以,方力钧的2008多数时间都在世界各地奔波,飞越万水千山去到场于己相关的20多个展览开幕式。

  从1993年,方力钧的作品《打哈欠》被《时代周刊》以中国为主要报道内容的一期用作封面以来,方力钧被视为艺术界“痞子化写作”和“玩世现实主义”的代表。2003年起,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价格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风风火火快速拉升,直到2008年下半年的经济危机才开始重新洗牌。作为所谓的四大天王之一,方力钧的市场价格并没有被抬升到与其他人并驾齐驱的地位,在他的近200件上拍作品中,超过千万元成交价的只有两件,对于这些年来动辄屡破新高的新记录来说并不出色。究其原因还是和方力钧大多重要作品多被机构收藏很少流入市场有关,而且也跟艺术家本人对藏家的苛刻要求相关。应该说方力钧是目前在艺术市场上自我运作比较成熟的当代艺术家。

  当2008年若干个当代一线艺术家高调签约国际大画廊时,方力钧挂着他那煞为生动的招牌式的笑脸,嘻笑怒骂、从容掌控,公开说自己不跟任何画廊签约,不会有像一个卖身契一样的长期或短期的约定,只是有合作的画廊而已。面对商业,他非常自我的保持着一个他认为的独立艺术家的基本态度。

  而在艺术创作上,方力钧2008年花了更多的时间去尝试各种新的方式,力图从不同的方面更好的描绘真实的生命,令他的作品在更大的空间中自由翱翔。

  7张晓刚

  艺术家

  虽然2008年张晓刚没有再次进入Artreview全球艺术百强榜,但这并不妨碍其依然是中国当代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围绕张晓刚的高价纪录数不胜数:7亿7千万 人民币的总成交额(根据雅场拍卖网的数据统计),最高价5,352万 人民币(1995年所作大家庭三号在香港苏富比创造的记录),Artprice和法国安盛保险集团发布的“最好卖”当代艺术家第五位……不过高价不完全是张晓刚入榜的理由。

  2008年,张晓刚高调签约佩斯(PaceWildenstein)画廊,成为继张洹之后又一位签约佩斯的中国一线艺术家。以代理顶尖艺术家为主的佩斯画廊建于20世纪60年代,如Andy Warhol、Chuck Close、Alex Katz、Jeff Koons等都是其旗下代理艺术家。2008年佩斯画廊在纽约为张晓刚举办名为“修正(revision)”的个展,据可靠消息,参展作品全部销售一空。最具价值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张晓刚与这一美国画廊巨鳄佩斯的携手,代表着张晓刚已经成功进入国际艺术市场价格体系,尤其在全球金融风暴背景之下,这一成功的联姻范例代表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信心。

  除了佩斯画廊展览之外,9月24日由布拉格鲁道夫美术馆,张晓刚在捷克的首次个展“中国绘画——张晓刚”以及将于2009年3月27日在布里斯班昆士兰美术馆个展,以更加沉静的方式带给人们一个完整的张晓刚。国际上普遍认可“张晓刚已经是成熟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典范。”

  慈善事业是张晓刚2008年另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作为川籍艺术家,张晓刚在今年汶川地震义拍创作油画《父亲与女儿》,作品参加5月29日吕澎和周春芽发起的慈善义拍,并将全部的拍卖所得捐给中国红十字总会,用于灾区救援灾后重建工作。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张晓刚此举带动艺术慈善事业的整体行动,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

  8王璜生

  广东美术馆馆长

  相较于文化重镇北京、上海而言,广州的当代艺术氛围相对薄弱,并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在北京、上海,整合当代艺术资源的多是拍卖公司、画廊、艺术博览会,独有广东是依赖国家级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整合本地区的当代艺术资源。在一方面说明广州当代艺术氛围薄弱的同时,反而把广东美术馆在整个广东甚至华南当代艺术界的地位凸显出来。而作为馆长的王璜生在各种艺术资源纷杂的广东美术馆,每年都能在馆内举办引起广泛关注的当代艺术展,对提升整个广东的当代艺术氛围和促进当代艺术在广东地区的发展,功不可没。

  今年5月,“广州站——广东当代艺术特展”延续了广东美术馆的 “85以来现象与状态系列展”的研究课题,全面梳理了自85以来广东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6月,已在业内外树立品牌的2008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巡展首发站暨颁奖典礼在广东美术馆举行,进一步活络了广州的当代艺术氛围。当然,对于广东美术馆而言,今年最重要的还是广州三年展的举办。以“与后殖民说再见”的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尽管展览主题受到非议,但在时下中国,这种敢于提出问题的态度还是颇具魄力。同时,与国内同期上演的几个大型当代艺术展相比,第三届广州三年展的展览质量、影响力、口碑也略胜一筹。

  9徐冰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艺术家

  在2008年,三人以各种形式纷纷回归国内发展。其中以徐冰回归的方式尤为意义深刻。旅居海外多年的徐冰出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一职。分管国际交流、艺术创作和科研等和学术有关的工作。以一个自由艺术家的身份被官方委以重任,由此可见国家对自由艺术家的态度。就这个意义上说,徐冰就任中央美院副院长是2008年艺术界第一个最重要的事件。

  作为艺术家的徐冰,他的创作活动,尤其英文书法,丰富了现代艺术的内容,在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参加过许多国际性艺术大展,这些成就导致徐冰在1999年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的高达六位数的高额奖金,这是华人艺术家首次在这一领域中登场。他和蔡国强、黄永平,是早期旅居海外的中国艺术家代表人物。

  2008年,除了担任院长一职,徐冰的艺术创作也在国内继续展开。比如和当代社会国际化进程很有关系的《地书》项目;将于2009年完成的肯尼亚《木。林。森计划》推广提高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10董梦阳

  艺术北京掌门人

  在董梦阳看来,艺博会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意,而是一个属于中国和亚洲的长远事业。作为中国艺术博览会事业发展的全程见证者,董梦阳早在1993年就参与筹办了中国第一个艺术博览会,2004年又筹建了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2006年组建了“艺术北京”。董梦阳的思路一直很清晰,即打造一个可以与欧美高水准画廊博览会相抗衡的艺术博览会,主推亚洲和中国当代艺术。董梦阳比其他艺博会筹建人更优一筹的地方在于他为自己做的事情找到了最合适的理由:与中国当代艺术(不管是新生的还是已经成名的)一起成长。

  今年,董梦阳借着和一批中国藏家一起前往印度“淘宝”的机会把印度画廊拉入艺术北京,弥补了去年印度元素缺席艺术北京的遗憾。纵观“艺术北京2008”,在参展商规格、VIP预展、作品交易、媒体宣传、展商服务等方面,较去年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董梦阳自创办“艺术北京”起就一直将年轻画廊和年轻艺术家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此次“艺术北京”一些代理年轻艺术家的画廊收获颇丰,也从侧面反映了董梦阳工作的卓有成效。另外,“艺术北京2008”旗下新增了“影像北京2008”单元。作为亚洲首个专业影像艺术博览会,作为亚洲影像艺术市场新模式探讨的初次试水,“影像北京2008”有其不足和孱弱之处,但还是得到了业内人士的理解与支持。而且,在商业赞助上,“影像北京2008”应该说做得比较成功,为参展商提供了50%的展位费用支持,此举对于一个尚处于婴儿期的专业影像博览会而言,可谓意义非凡。

  明年,“艺术北京”的开幕时间将从9月调至4月,极短的筹备时间对董梦阳和他的团队而言是绝对的挑战,不过,这一举措对于京城艺博会资源的整合有着积极的作用,并引出一个大大的悬念:与同是4月开幕的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形成针尖对麦芒的竞争态势,偏重亚洲的“艺术北京”将有何表现?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