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31日10:52 新浪财经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新浪财经讯 8月31日消息,今日在“中国去杠杆:数据、风险与对策国际研讨会”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我国的主要金融风险集中体现为杠杆率攀升、债务负担加重和不良资产增加,但杠杆不是洪水猛兽,目前中国债务是左口袋欠右口袋,尚不存在债务危机。

  “截至2015年底,我国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全社会杠杆率为249%,但这一水平与美国、日本及欧洲国家相比,这一水平并不算高。”李扬表示,结构上看,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为39.9%,金融部门为21%,政府部门为57.1%,非金融企业为131%,可见非金融企业杠杆过高,是中国债务的最突出问题。而企业债务中,国企占比65%,因此,国企杠杆率过高,是中国债务问题的关键问题。”

  “但中国目前尚不存在债务危机。”李扬表示,首先,债务不能单独看,而是要联系资产来看债务,对于中国而言,债务很高,增长很快,但资产更高,增长更快,当债务出现问题需要处置时,有足够的资产来应对。其认为,中国发生债务危机是小概率事件,退一步说,即便出现大规模的债务违约,中国也可以通过“移山填海”的手段妥善处理。“这是中国特色,是体制性特征。”

  其次,中国是高储蓄率国家。李扬认为,即便是在储蓄率已有所下降的2015年,中国储蓄率依然高达47%。“债务融资来源非常重要,高储蓄率意味着,中国债务融资来源主要是国内储蓄。”李扬称,中国债务很高,但却是“左口袋欠右口袋”的格局,这与希腊等欧洲国家不同,债务出现没有偿还能力。中国与日本显示,是一个净资产国家。

  “第三点就是,中国是一个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央妈一句话,很多债务都可以被平滑处理。”李扬称,间接融资使中国债务主要来自相对稳定的银行存款,而非波动性很大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资金,因此,这决定了中国的债务问题,不会以非常尖锐的方式表达出来。“中国金融业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流动性上,当成为流动性问题时,货币当局就有足够能力来解决。”

  “值得关注的是,现在很多人谈债务而色变,我认为,工业化社会负债经营是正常现象。”李扬表示,不能不加分析地将杠杆视为洪水猛兽,倚重外源融资,从事杠杆操作,本来就是工业社会正常运行的题中应有之义。“管理债务的重要意义,其实是在于保持债务的可持续性。关键是要处理好不良债务。”

  对于实践中如何去杠杆,李扬表示,去杠杆有六条途径,即促进经济增长、造成货币通胀、用优良资产冲销不良债务、债务核销、资产积累,以及现有金融资产价值重估。“去杠杆方法很多,但却没有一个可以立竿见影。更没有一种是无代价的。唯有扎扎实实保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才是去杠杆的的治本之道。”同时,其提出,在去杠杆过程中,应该综合实策。

  但值得指出的是,杠杆转移中,央行或政府承接,虽然免除某些部门杠杆率过快上升,但并不意味着债务已经消失。“这只是将问题推到了未来。”李扬表示,无论是实施债转股,还是不良资产证券化,都应更加谨慎。相关操作一定要严格遵循市场规则,在法治框架下实施。“要防止僵尸企业鱼目混珠,‘逃废债’等败德行为发生。”(新浪财经 李婷)

责任编辑:杨雪 SF114

相关阅读

必须改变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

美元发行与流通的不对称性、无序的浮动汇率制、全球资本流动加剧是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也是全球金融治理的核心和难点。G20有必要建立对美国等国家货币政策的有效制约机制。

中国人疯狂移民美国惊呆老外

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发放的EB-5签证中,大约85%申请者为中国人。目前由于排队时间太长,即便立刻申请,也需要等3年以上才能拿到临时绿卡,而拿到永久绿卡和返还金额的时间则有可能拖长至十年。

为什么全球央行的工具都不灵了

对于市场化要素本来就有明显缺失的中国而言,其央行效仿西方那一套的货币工具干预招数,自然会频频失效。央行的干预,只是针对调整市场的货币多少,对于实体经济结构严重畸形中国而言,货币供应的多少无关痛痒。

重视楼市政策的叠加效应

不能对可能要出台的政策过度掉以轻心,政策是有叠加效应的,一旦超过一定“临界点”,随着购买力透支、需求透支,最后几个月的成交量也将回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