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国经中心副理事长韩永文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

特稿 | 国经中心副理事长韩永文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
2021年02月25日 20:18 债券杂志

作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韩永文

关于202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我谈几个观点。

2020年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强劲的韧性

2020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和严重冲击,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我国在抗疫斗争、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都有令世界艳羡的不俗表现。这充分展现出我国坚强的政治领导力、大国战略定力和应变能力,以及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强劲的韧性。

我国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在世界人口大国中成为确诊病例最少的国家,至2020年底仍然控制在10万例以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12月的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2%。

我国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迅速使经济增速由负值转为正值,经济运行状况逐季改善。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一季度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年底前已经基本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状态,有些经济指标甚至比2019年同期水平更好。我国是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经济增速由一季度同比下降6.8%,上半年同比下降1.6%,到前三季度转为同比增长0.7%,全年实现同比增长2.3%,GDP总量达到10159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20年一季度下降8.4%转为11月增长7%,这已经超出2019年11月和12月的增长水平(分别为6.3%和6.9%),全年累计增长2.8%。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即“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建党100周年并将向全世界宣布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宣布全国近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些都具有十分特殊的重大意义。做好2021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必须蹄疾步稳、行稳致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即总任务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这是2021年各项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全年经济工作努力的方向,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2021年经济发展走势的判断

对于2021年我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各方都持较为乐观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都比较乐观地展望了新一年全球经济发展的前景。我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展望2021年世界经济形势,在超常规刺激政策和低基数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加之疫苗研发、生产、接种不断推进,世界经济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4.4%,2021年将增长5.2%。其中,发达国家增长3.9%,发展中国家增长6%。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5.2%,2021年将增长4.2%。其中,发达国家增长3.9%,发展中国家增长4.6%。

我国经济将继续增长且增长速度会明显加快。国内一些机构预测,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将达7%~9%,整体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构成经济总量和支撑经济增长的各种数据会比较好看。但必须认识到这是在上一年经济增长数据基数过低基础上的恢复性增长,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不会比2020年少,有些可能还会更加严峻。

投资、消费等国内需求增长会继续反弹,增长速度将较大幅度超出2019年的水平。主要原因除了202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翘尾作用会继续发力,以及恢复经济、要素供给条件改善的积累因素作用外,还有中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实施从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两端发力的宏观政策,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的整体效能。这些都会使国内需求增长继续走高,进而拉动经济高速增长。

外贸增长在2020年不俗表现的基础上,应该会有更高一些的增长。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32.16万亿元,增长1.9%(其中,出口为17.93万亿元,增长4%),贸易顺差为3.7万亿元。2021年的贸易增长将受益于世界经济的恢复性高速增长,更得益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恢复和较快增长,还将得益于2020年我国出口企业经受住了世界经济变局的考验,应变能力和韧性得到了锻造,以及进出口商品结构、贸易出口地域结构调整带来的素质提升。

此外,2021年国际贸易增长也将出现较大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1年世界贸易量将从2020年的下降10.4%转为增长8.3%。如果这一预测值能够实现,将成为报复性和爆发性的高增长。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宏观经济政策把握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重点应关注可持续性

我国的减税政策已经连续实施了五年,累计减税近9万亿元。在此情况下,财政收入增长受到很大抑制,税收增长连年放缓,2020年为负增长。从总体上看,我国不宜再出台新的大规模减税政策,否则财政增长的可持续性会出现很大问题。近两年不少市县已经出现财政收入增长困难,2020年上半年,全国58.8%的地市和74.9%的区县税收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许多刚性支出又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为了应对疫情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各地实施了财政补助政策,加大投资力度,辅助和救助中小企业,财政收入入不敷出,地方债务偿付压力加大。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20年10月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5.8万亿元,2021年及以后三年将迎来债务偿付高峰,其中2021年大概到期2.7万亿元,比2020年高出6000多亿元。

(二)2021年地方专项债券应尽可能保持上一年的规模

我国不再发行特别国债以后,可以考虑将一部分发债规模转入专项债券发行,以支持稳定政府性投资,增强投资增长后劲,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投资的外溢性和引导、撬动社会投资的作用,推动投资步入常规性增长,增强投资增长对稳定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2020年,我国的投资增长直到9月才开始转为正值,全年增长2.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复苏程度低于政府和社会预期,全年仅增长0.9%。制造业投资动力不足。2018年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长9.5%,2019年增长3.1%,2020年下降2.2%,企业扩大投资意愿不强,民间投资积极性不高。民间投资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最大,达60%左右。但1—11月民间投资仅增长0.2%,1—10月下降0.7%。民间投资在技术改造和扩大产能等方面的投资热情和能力减弱。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

从统计数据看,2020年宏观经济政策在刺激投资方面力度很大,动作也快,但投资增长效果不理想,效应迟滞较明显,1—8月仍然是负增长,1—10月才累计增长1.8%。由于大量建设项目开工晚,资金落地慢,2021年结转在建、续建的任务重,后续资金保障和支持对于稳定投资和稳定经济增长非常重要。另外,随着经济形势逐步好转,民间投资和企业投资积极性开始升高,2021年投资增长会明显加快。因此,无论是政府预算内投资还是社会投资资金的筹集与保障都要加强。

(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该真正回归常态,切实做到“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2020年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规模为19.6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86万亿元,分别比2019年多增2.82万亿元和9.28万亿元。我国以如此大的新增贷款规模和社会融资规模保障了可能不到5万亿元的GDP增量,由此可见,实现“六稳”“六保”的代价是巨大的,但又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正所谓“留住青山,赢得未来”。

应该看到,2020年的货币供应相当宽松。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18.6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总量的约两倍。2019年,我国GDP增长与M2增长的弹性值为1:1.61。2020年M2增长10.1%,实际GDP增长与M2的弹性值高达1:5.05,名义GDP增长与M2的弹性值也将在1:3左右。这反映出货币供应量增长相对于经济增长是“超匹配”的。资金流转不畅,使用效率低,资金在系统内流转的问题还存在。2021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资金严重“超匹配”问题。

(四)围绕“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从2018年及2019年来看,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每年都有较大额度的增量,2020年的增量会更加明显。2020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人均消费支出同比下降6.6%。与之对应的是,居民储蓄可能出现更高的增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居民在疫情冲击下有一种危机感,预防性的储蓄意愿在增强;另一方面说明消费动力下降,消费预期和信心不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尽管从2020年8月开始转为正增长,但是受疫情影响,它也是我国经济指标中唯一恢复较慢的指标,1—11月的增速为-4.8%。因此,消费拉动、消费回升、消费信心提升在2021年显得十分重要,需要在扩大国内需求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并不只是体现在扩大政府公共投资方面,还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作出一些制度安排,使其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适应不同收入群体的实际需要,以高质量供给提升人民的消费意愿。要取消一些抑制消费的规定,释放消费潜力。要扩大消费,推动储蓄向投资合理转化。要释放居民储蓄,促进市场积极消费,在这方面要下更大的力气,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调整限制市场消费的制度安排,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要加强市场治理,整治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价格行为,改善消费环境,降低市场消费成本。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宏观经济形势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01 菱电电控 688667 --
  • 03-01 恒辉安防 300952 --
  • 02-26 四方新材 605122 42.88
  • 02-26 金盘科技 688676 10.1
  • 02-25 深科达 688328 16.4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