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威违约的下场:债权人要求严惩天威集团

2015年05月21日 10:06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5月20日,天威集团发布了“11天威MTN1”持有人会议决议公告,公告主要内容如下:

  1、确定并授权受托管理人为建设银行,推举律师事务所为大成律师事务所。

  2、要求天威集团11天威MTN2加速到期。

  3、要求追加天威集团母公司兵装集团对“11天威MTN2”提供无条件担保。

  4、对天威集团及相关方采取民事诉讼。

  5、就天威集团“11天威MTN2”违约事项提请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进行以下三方面行动。

  (1)提请交易商协会对天威集团此次违约行为进行公开谴责。

  (2)提请交易商协会对兵装集团及其子公司在存续期内的债务融资工具提示风险;暂停兵装集团及其子公司发行全部债务融资工具。

  (3)提请交易商协会将天威集团此次违约行为反馈其他监管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发改委、国资委[微博]、银监会、证监会[微博]

  6,要求天威集团向“11天威MTN2”债券持有人公开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期间相关文件。

  天威集团兵败新能源 母公司兵装集团黯然退出

  天威集团每年需要偿还巨额债务,过去还可以靠借新债还旧债勉力维持。4月初,2014年报公布,天威集团资不抵债,这可能让其母公司丧失了维持下去的耐心,因而未提供及时帮助,任由天威集团债券违约。

  因为成为中国首家公募债券违约的国企,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威集团)近日被推上风口浪尖。

  2015年4月21日本来是天威集团为“11天威MTN2”支付利息的日子,债权人在这天收到的却是“未按期付息的公告”。天威中票违约事件的解决目前尚未尘埃落定,主承销商建设银行(7.14,0.16,2.29%)将召集持有人于5月13日举行会议,协商相关事宜。

  天威集团是最终筹措资金还本付息,还是破产重组,尚未可知。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天威集团都已成为打破公募债券刚性兑付的第一个国有企业。

  天威集团是央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下称兵装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在2011年发行了两期共25亿元中期票据(MTN),在2012年和2013年又发行共20亿元定向工具(PPN),当时它的信用评级为AA+。但从2011年起,天威集团净利润开始亏损,且亏损金额不断扩大,2014年亏损额达到101亿元,其中83亿元是由资产减值损失导致,还有11亿元用于支付利息,相比之下,经营导致的亏损并不算多。

  天威集团2014年末的总资产为129亿元,总负债约209亿元。4月21日需要支付的债券利息为8550万元,金额并不算高,但对于负债累累的天威集团来说,这一捆稻草足以压垮骆驼。

  这次天威中票违约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然而,从该公司的财务状况来看,违约也有必然性。这或许是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危机,在一家具体的企业身上最终呈现出来。

  在信贷宽松、国家鼓励光伏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天威集团在国内国外大幅度投资建厂,但是由于国内光伏产品严重过剩、欧美“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影响,以及自身不够慎重的投资决策,最终促使该公司形势急转,大幅投资非但没有收回,留下巨大的债务亏空。天威集团也因此成为继中国铝业东方航空中国远洋之后,亏损破百亿的国企。

  天威集团每年需要偿还巨额债务,过去还可以靠借新债还旧债勉力维持。4月初,2014年报公布,天威集团资不抵债,这可能让其母公司丧失了维持下去的耐心,因而未提供及时帮助,任由天威集团债券违约。

  从风险教育的角度,业内不少人士认为,天威中票无法偿息,打破了债券刚性兑付的惯例,促使投资者形成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观念,有利于债券市场的长远发展。

  违约意料之中

  在河北保定市,天威集团和当地名吃驴肉火烧一样出名。三条以“天威”命名的道路(天威东路、天威中路、天威西路)横贯城区,当地人曾以在天威集团工作为荣。

  天威集团前身为保定变压器厂,成立于1958年,是输变电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2002年,上市之后的天威集团涉足刚刚兴起的新能源行业,入股了保定当地一家民营光伏企业,但是后来控制权旁落。

  2008年初,天威集团正式成为央企兵装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背靠央企,天威集团在新能源行业的布局狂飙突进,但是此时国内新能源行业已初现虚火之状。在同行看来,天威集团兵败新能源是因为“没有踩准点”,就好比在股票最高点时入场,最终成为接盘者。

  早在两年前,兵装集团就已决意重整天威集团。

  2013年9月,兵装集团财务部主任邓腾江出任天威集团董事长。对于这家债务缠身、筹资压力巨大的公司来说,有着十多年财务审计部门工作经历的邓腾江,是十分合适的人选。

  当时57岁的邓腾江年近退休,执掌天威集团他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公司逐步丢掉新能源产业带来的包袱。现在看来,其主要思路是将天威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天威保变去“天威化”,旗下的新能源业务、资产剥离到天威集团,通过非公开增发等措施,将上市公司大股东逐步变为兵装集团。

  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亏损严重的新能源产业全部集中到天威集团,百亿级的债务等待逐步消化。在此之前,该公司出现多起银行贷款逾期未还情况,故此次出现债券付息违约可谓伏笔已久。

  从产业关联度来看,光伏发电和输变电存在一定关联度,早期其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均是以天威保变的名义,即输变电和新能源同在天威这一个锅内煮。新能源版块的亏损,连累到上市公司天威保变,公司不断减值,弥补账面亏损,最终面临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微博]退市的风险。

  邓腾江曾在2013年底的一次公司经营分析会议上说,天威保变的经营状况是新能源产业减值和亏损导致的,两个产业交织在一起给天威保变带来了很重的负担,所以必须尽快清理干净,才能保证输变电产业轻装前进,才能真正做到回归主业。

  2014年前,天威集团曾多次向兵装集团财务公司抵押贷款用于偿债,抵押物便是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2014年末,天威保变(*ST天威)向兵装集团非公开发行1.6亿股,兵装集团对天威保变的持股比例达到33.47%,成为第一大股东。

  这一举动的意图十分明显,即稀释原大股东天威集团的持股比例,使之不能再从上市公司调配资金“输血”,进而保住上市公司的壳。

  2015年3月17日,天威保变发布了撤销退市风险警告的公告,2014财政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8.9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达到6770万元,*ST天威宣布成功摘帽。摘帽后去掉了“天威”二字,更名为保变电气,切割之意十分明显。

  主要从事变压器生产销售的天威保变曾是天威集团的核心资产,现如今,已被兵装集团彻底拆分,剩下的是“一堆烂账”的天威集团。天威特变电气公司一位员工4月22日向《财经》记者强调,他所在的公司属于保变电气,而不是天威集团。

  保住上市公司的壳固然令人高兴,但是这样的喜悦在天威集团,却意味着不一样的味道。

  四天之后(2015年4月21日),天威集团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11天威MTN2)未能按期兑付8550万元利息。兵装集团和债券主承销商建设银行并未像市场普遍预期的那样出手相救,最终成为国企在公募债券市场违约第一例。

  触发此次违约的直接导火索,是农业银行保定分行在该公司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农行账户中的资金划扣,最终造成天威集团资金链断裂。

  天威集团与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3月27日签订了《信托贷款合同》,通过将三家子公司100%股权质押,融资2.6亿元。在贷款到期前的2015年3月25日,华宝信托将全部债权转移到农业银行河北分行,农行河北分行指定保定分行行使债权人权利,划扣了天威集团在农行账户中的资金。第二天上午,天威集团才收到债权转移及债权人变更的通知。

上一页12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 债券天威交易商协会建设银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天津大学教授在美遭诱捕被控间谍罪(图)
  • 体育亚冠-10人恒大遭补时点杀 1-2负城南
  • 娱乐儿子受伤吴镇宇发飙 导演:已交律师处理
  • 财经五月的救赎:平均两天出一项稳增长政策
  • 科技中国每年收百亿漫游费 国内成本几乎为零
  • 博客银行职员:我对存款消失案的看法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奇葩创业:男卖卫生巾 女硕士摆摊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连平: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一举多得
  • 齐俊杰:养老金已成为最重的税
  • 天天说钱:中国改变世界的8大工程
  • 易宪容:香港金融市场大时代将到来
  • 张明:警惕金融业过度发展的危害
  • 傅蔚冈:过度悲情的出租车从业者
  • 冉学东:A股牛市正在拓宽贫富鸿沟
  • 朱大鸣:高铁应替代房地产成为新支柱
  • 叶檀:医生应不应该拿高薪?
  • 杨国英:中美牛市的三个不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