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浪财经年度巨献《理财评测室》第二季——“中国P2P企业评测”已正式启动,首轮入围企业评测报告及排名本月底将新鲜奉上。P2P行业如何评测?理财评测室的小伙伴们正就测评标准讨论得不可开交。P2P公司的CEO们也坐不住了,纷纷挽起袖子献计献策,争相表示“评测应该这么搞!”他们说的对不对?到底应该怎么搞?欢迎各界贤达猛戳这里投稿,各抒己见。
CEO争鸣:
摘要:一个好的P2P行业标准必须要体现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标准制定必须坚持公开、透明和独立;第二,要能够综合、客观地评价平台互联网运作能力、技术实力和金融风险控制能力;第三,必须要以评分模型为基础做数据驱动并且要根据行业发展特性快速迭代。
文/点融网联合CEO、共同创始人郭宇航
千万融资,银行触网;监管不定,平台跑路,P2P行业歌舞升平的同时又像这几天的股市般令人匪夷所思,整个中国P2P在开办无门槛、行业无标准、监管无态度的“市场自由”环境下野蛮生长了近2年。随着市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对P2P理解的逐渐加深,整个行业也开始规范起来,而面向所有P2P平台,统一、客观和权威的P2P行业标准正是P2P行业的迫切需求之一。近几个月,新浪财经在向P2P业内人士就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笔者也作为“业内人士”,结合自己创办点融网的经验,提交了不少修改意见。
在不同的维度下,对同一个事物的评测标准势必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且,一旦涉及“标准”或者“评测指标”这一看似可以触动整个行业蛋糕利益的事物,出于商业利益、行业发展和监管思路的不同理解,会有不同的市场主体想尽办法建立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业标准”并且从中牟利。为了尽可能避免标准模型因为触及商业利益被“妥协”,人们往往喜欢用最简化的“标准”或者“评测指标”来衡量一个事物。
参考不同的标准造会有不同的结果,那么对于中国的P2P行业,我们究竟需要怎么样的标准?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标准,还是具备客观评分模型的数据驱动标准?是客观事实导向的标准,还是由网民主观判断打分的标准?是评价P2P平台背景实力为主的标准,还是从结果导向出发看产品表现的标准?这些都是试图建立行业标准主体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例如,现在网络上最普遍的评价P2P平台的标准是“累计放款量”和“放款利率”,如果这两点要作为评价一个平台好坏的标准,就需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是不是累计放款量最大的平台就是最好的平台?第二,是不是放款利率最高的平台是最好的平台?答案很显然都是否定的。如果一个平台动辄千万级甚至亿万级的巨额标的募资,那么就要怀疑这个平台的风控能力,是否对这些标进行过严格科学的风险审核,一个标可以轻松超过精耕小微贷款平台一个月的放款额,在监管都呼吁P2P要坚持小额、坚持普惠金融的大背景下,这样真的好吗?另一方面,在“利率是风险的价格”这一最简单的金融逻辑下,利率越高意味着风险越大,放款利率普遍比较高的平台聚集了大量风险,那么它显然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好平台。
既然如此,中国的P2P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行业标准?笔者拙见,一个好的P2P行业标准必须要体现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标准制定必须坚持公开、透明和独立;第二,要能够综合、客观地评价平台互联网运作能力、技术实力和金融风险控制能力;第三,必须要以评分模型为基础做数据驱动并且要根据行业发展特性快速迭代。
原则一:公开、透明和独立是标准的生命线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通过信息的高速流动和验证打破了信息不对称,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信息披露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是建立客户信任、降低高昂信任成本的天然利器。而在传统金融行业,包括银行、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作为资本和资金的中介正是利用两端的信息不对称牟利,因此监管机构才会在很多监管法规中明确各种信息披露的要求来确保投资人的知情权,从而保护投资人权益。可见,对于互联网而言,公开透明是种天然的基因;而对于金融而言,信息披露却是牟利的障碍。
作为互联网与金融的交叉行业,对于P2P平台而言,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拿捏信息披露的尺度实属不易,但作为评测标准,公开、透明却有着重要意义,必须要让评测参与人、投资人和相关机构可以清楚地看到评测标准会要求哪些维度的标准、各个维度分值比重如何、评测参与人提交了什么材料予以证明符合标准要求、评测标准的迭代更新等等。之前有不少机构试图牵头制定P2P行业的评测标准,包括一些高校和行业协会等,但都没有形成什么影响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评测标准本身的保密工作太到位,利益输送、暗箱操作痕迹明显,因此并没有得到市场参与者的尊重和认同。
相比公开和透明,评测标准中更容易让人理解的是其独立性。一个评测标准制定方首先不应该是P2P平台的从业方,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不但损害了评测主体的形象,丧失平台公信力,同时也是违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的表现。这点上新浪财经作为国内领先的门户媒体有着天然的优势,媒体的独立性正是其求生之本。利用新浪财经的独立媒体优势,加上互联网公开、透明的天然基因,相信公开、透明和独立这三点可以保证,随着行业口碑的传播,也会逐渐得到行业内从业人员和投资人的认可。
原则二:综合、客观评价P2P平台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实力
既然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评测标准,那评测维度必须包含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三大方面,才能相对客观地反映一个平台的综合实力。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评测,互联网实力自然不言而喻,用户体验、操作便捷程度、互联网营销能力等都是从互联网意义上评价的重要标准。因此,技术实力也是重要维度之一。新浪财经第一版的征求意见稿中,当时并没有着重体现“技术实力”这一指标,之后加入了对平台的技术能力的考量,包括高管的技术背景作为评测维度并提高比重。
相比传统金融机构,P2P平台的金融交易多在线上,这也对平台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平台交易系统的软硬件技术投入,会极大地影响线上金融交易的稳定性、安全性、用户体验等各个方面。点融网为了保护投资人的权益,在技术开发上投入巨大,相比外包或采购交易平台的那些P2P公司,我们不但自建平台开发团队,这些开发人员都来自国内顶级的软件和互联网公司,并且在Lending Club技术创始人、同时也是点融网创始人兼CEO,Soul Htite的带队下,不断克服重重技术难关。我们现在不但可以自用该平台,还可以通过SaaS模式向其他机构甚至金融机构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如何评价一个平台的金融实力,也是一个很玩味的话题。正如前所述,“累计放款量”越大以及“放款利率”越高的平台并不一定就是好平台,对于平台的金融实力,更应该看重两点,风险控制和信息披露。金融是经营风险的生意,对于P2P而言,如何利用互联网的特性整合各种数据来源,并利用风险控制模型和信审手段来经营和把控风险的能力,比起放款量和利率水平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指标。前文也提到,对信息披露的接受程度在互联网和金融两个行业中存在不同的理解和驱动力,那么作为P2P平台,如何在保障借款人隐私权的前提下又充分保护了投资人的知情权,正是考验平台信息披露能力的地方,同样的,评测标准本身也需要在这点上有所权衡和割舍,因为“极致”的信息披露并不一定是好事儿,需要在各方权益的保护中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综上所述,要综合、客观地去评价一个P2P平台的实力,必须要从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三个重要维度出发,更深层次一些来看即是考察一个平台的用户体验、交易系统和风险控制能力。通过设定综合、客观的评测指标和数据权重,来尽可能展现平台的真实实力,为投资人挑选P2P平台提供相对靠谱的指引,才是新浪财经评测标准的意义所在。
原则三:用互联网思维做标准:数据驱动、快速迭代
这两年“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一个烂大街的词,哪个互联网从业人员不提一嘴自己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仿佛已是一种落伍的表现。从雷军[微博]的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到雕爷的“小无相功”,都传达这不同行业人士对互联网改变传统行业的真知灼见。回到我们的P2P评测标准上来,我们所期待的标准,必须要有互联网的因素在里面,而最重要的是两个,即数据驱动和快速迭代。
数据驱动,意味着我们要摒弃主观性太强的评价因素,利用数据建模和分析等可以客观体现平台实力的方式来评价。例如新浪财经此次的评测标准,通过不同纬度设定一定的评分权重和打分机制,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是要落地执行的话,更要进一步细化,每一个加分、减分和参数区间都必须要有严格的标准,在平台提供材料、数据和证明文件后,再与数据模型一一对应,尽可能摒弃人为主观判断的因素,从而通过数据建模的方式达到评测的程序正义。
当然,这个数据模型或者说评测标准绝对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移动互联网“小步快走、快速迭代”的特性已经深入人心,评测标准本身也需要与时俱进。整个行业的变化非常快,每个月可能都会有新的发展、新的交易模式、新的事物产生,评测标准本身也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行业的发展和监管的要求不断更新迭代,每季度、每月甚至每周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从而尽可能适应市场的变化,给予投资人足够靠谱、有价值、有意义的参考指引。与原则一相对应,这个评测标准以及它的迭代,也应该遵循公开、透明和独立的基本要求,让投资人实时地知道新浪财经在以什么样标准为P2P平台打分。
中国的P2P行业依然处于野蛮生长的混战阶段,监管未落地、行业无门槛、业内无标准的情况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也正是这种极度自由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不断涌现各种类型优质的P2P平台,包括产业链整合型、垂直纵深型、区域优势型,以及点融网这类技术驱动型平台等等。新浪财经作为国内领先的门户媒体,牵头组织制定评测标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有巨大裨益,我们也期待此次评测可以涌现出更多优秀的P2P平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共同把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做大做强。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