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系QDII大战:全球配置的全成本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3日 12:09 理财观察

  撰文=江小山 图片=本刊资料

  发端于2006年年中的新业务QDII,成为花旗、汇丰等外资大鳄和工行、交行等本土精英角力的罗马竞技场。

  风起,刀舞。发端于2006年年中的新业务QDII,成为花旗、汇丰等外资大鳄和工行、交行等本土精英角力的罗马竞技场。

  不仅如此,延展QDII的食物链,除了短兵相接的商业银行之外,背后影影绰绰的国际投行、第三方评级机构、意外的搅局者,甚至还有灰色的额度炒卖人,阴谋阳谋,若隐若现,打响了一场QDII暗战。

  胜负尚难意料。

  究竟是谁,握有那把倚天剑?

  战QDII

  QDII试水的第一年,波澜不惊。

  本刊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共有15家商业银行获得代客境外理财投资的资格(即QDII资格),并申请购汇额度共计134亿美元,其中中资银行10家,获得投资购汇额度113亿美元,占84.3%,外资银行5家,获得投资购汇额度21亿美元,占15.7%。

  但是,第一代QDII产品实际发售并不多。

  根据本刊的数据,截至2006年底,已有9家商业银行(包括6家中资银行和3家外资银行)面向境内居民个人和机构完成了首批QDII产品的发售,首资募集金额合计仅为4.5亿美元。2007以来,竞争升级。

  翻过农历年之后,又有两家外资银行,香港中信嘉华银行有限公司和南洋商业银行先后于3月和4月获得资格,加入QDII之争。

  从机构数量上,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平分秋色。但是从QDII额度上,中资则占据整个QDII额度的大半壁江山。

  策略上,中资和外资各有千秋。

  根据财汇信息的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各家银行至少发行了30支QDII产品,是2006年发行产品数量的3倍多。其中,发行QDII产品数量前三甲分别是东亚银行、渣打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为6只、5只和5只。

  从单家发行产品的数量看,外资比中资银行更为积极。尤其是渣打和东亚两家中型的外资银行。

  熟悉QDII人士介绍,外资积极拓展QDII业务,一般有三个目的:赚钱,政策上迎合监管部门,以及积累高端客户。因为银行QDII产品一般都有较高的门槛,例如交行的“澳视群雄”,起点金额为30万。显然,这样的入门费只有高端客户才能企及。

  对此,东亚银行个人财务与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龚耀明称:“(东亚银行)兼而有三。”

  从产品构成看,“保本浮动收益”型成为银行QDII产品的绝对主力。浦发银行个人银行总部产品经理邵肃认为,相对于其他的金融机构,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比较强。于是,设计产品时候,银行普遍持有谨慎的态度,多数采取保本的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保本策略中,又可以分为人民币本金保本和外币本金保本,后者需要投资者承担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如果人民币相对于外币升值,那么投资者就需要承担汇率损失。因此,区分何种币种保本,是投资者选择QDII产品时重要的诀窍之一。

  尽管保本是主流,但是不保本的产品也开始试探市场。

  熟悉QDII产品的人士称,不保本产品可能获得的收益率更高。

  从产品的持续时间上,2年以上的产品占据QDII产品的大半壁江山。外资银行,包括花旗、东亚银行和渣打银行等,推出的QDII产品期限多是两年以上,表现出更为灵活的市场策略(见表2)。

  一家中资银行的产品经理认为,长期产品可能提高银行的收益率。例如,寿险行业就有此镜鉴。一般而言,长期寿险产品的内涵价值远高于短期产品。

  “形热实冷”

  表面的喧嚣,隐藏不住内在的彷徨。

  一种市场观点认为目前的QDII,至多只能称为“形热实冷”。特别是“港股直通车”试点后,QDII何去何从更显落寞。

  数据也暗示这一点。

  根据银监会7月的数据,就在证监会新批4家基金公司的QDII资格之前,共有1家基金(华安基金)和19家银行取得了QDII业务资格。其中,19家银行(香港中信嘉华银行已经获得资格,但是暂时未获得额度)从外管局共获得148亿美元购汇额度,推出30余只QDII产品。

  但实际的外币认购额仅3.36亿美元,人民币认购额105亿元,合计认购额不到20亿美元,尚不足148亿美元购汇额度的20%。

  这样的运行结果出人意料。

  这也使得管理层希望通过QDII制度,部分舒缓国内过剩的流动性,以及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设想成为空中楼阁。

  商业银行的人士认为,QDII产品的困境在于时机不对,市场不认可。由于国内股票和基金市场持续火爆,巨大的财富效应使得没有市场比A股更能赚钱,投资者当然不愿意把钱投向海外,同时,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投资海外还可能遭受汇兑损失。

  此外,基金公司的人士认为,市场不认可还和银行的产品设计有关。

  比如,目前银行的QDII都不能直接投资海外市场,而是购买外资投行设计的结构性产品。不仅如此,多数产品还提供保本设计。但是,如果有保本设计,通常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因此,现行QDII产品的潜在收益率大打折扣。

  特别是第一代QDII产品,由于设计比较保守,几乎遭遇滑铁卢。典型的如中国银行的第一代QDII,甚至被迫提前终止。2007年2月9日,中国银行在其网站上贴出公告,称其首款QDII产品中银美元增强型现金管理(R),“自2007年1月12日起,产品份额数已连续二十个工作日低于2亿,达到了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产品终止条件,管理人宣布终止产品”。

  根据中国银行方面公布的净值,截至2月9日,该产品的单位累计净值为1.0050。即在2006年9月18日至今年2月9日的140多天时间里,该产品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仅0.5%,年化收益率不到1.3%,甚至还低于市场上的货币市场基金2%左右的收益率。如果扣除相关的费用,中行第一款QDII产品的收益可能更不乐观。

  此外,多位银行的人士认为,QDII被冷落还有内因。

  “部分银行担心存款减少,所以也不是十分积极主动地推动QDII。”一位股份制银行的产品经理称,“和人民币或者外币理财不同,这些产品的钱多数是留在银行内部,而不需要换汇流到海外,因此不会减少银行的存款数量。加之,由于股市分流,今年以来存款持续下降,引起部分以存款立行的银行的警觉,所以银行对QDII的热情有限。”

  不过,亦有银行暗渡陈仓,悄然加码。例如,交通银行提出要求“增加对于QDII产品的支持”。8月中,其QDII发行一周年的纪念版产品“新澳视群雄”粉墨登场,该款产品不但延续了交行选择强势货币的独特思路,而且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收益率预期。

  6月反弹

  6月成为银行QDII的一个拐点。

  5月11日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将“不得直接投资于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商品类衍生产品,以及BBB级以下证券。”的规定调整为“不得投资于商品类衍生产品、对冲基金以及国际公认评级机构评级BBB级以下的证券。”

  继基金及其衍生品之后,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首度进入QDII的投资篮子。

  5月份新规之后,多家商业银行推出了预期收益率更高(最高达48%)的新版QDII产品,同时也将QDII的竞争推向一个小高潮。

  5月份之后,银行发行QDII产品的节奏显著加快。根据财汇信息的不完全统计,6月份和7月份,银行发行的QDII产品,多达18支。

  根据本刊整理的数据,包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东亚银行、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先后集中于6月份推出了自己的QDII产品,其中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均为新版QDII。

  6月1日,工商银行率先推出挂钩股票的QDII产品“东方之珠”,“东方之珠”投资于美元保本票据和货币市场,其中美元票据投资于香港市场的股票、债券组合。

  5天后,交行推出第二款连结一篮子股票的产品。熟悉QDII产品的人士称,为争取第一个新版QDII产品,工行和交行暗中较劲,产品出台前各有铺垫,例如交行5月初即开始酝酿产品结构。

  新版QDII都提高收益的预期,例如交行预计总收益为13%至30%;而工行则对潜在收益描述为“上不封顶”。

  而最终的结果是,工行拔得概念的头筹,而交行则在产品设计上超出了一个身位,交行率先引入强势货币的机制,利用强势货币自带的功能,低成本地规避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

  这场暗战的前两名均获得了市场的奖励。

  根据本刊掌握的资料,工商银行“东方之珠”QDII产品募得44.5亿元人民币,成为止国内募集规模最大的一只QDII。而交行已有近20亿元进帐。

  不过,工商银行的44.5亿元中,有相当部分来自公司客户,而交行都是高端私人客户。

  熟悉QDII产品的人士认为,除了先发优势之外,这两家银行的发行时机也是非常不错,因为A股刚刚经历5·30大跌,国内股票市场正在调整之中。

  定价权之困

  商业银行只是QDII价值链上的一环。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品经理称,其实可以按照零售业的行业逻辑来梳理QDII价值链条。如果按照这一逻辑,QDII的架构将更为奇妙。

  例如,商业银行就变身为零售商,或者可以称为渠道商,提供销售的渠道;另外一方面,商业银行还是采购商,向国际投行采购核心部件,然后“贴牌”组装成为产品。

  这是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交行的人士介绍,目前该行已经不直接购买现成的产品,而是要求参与产品的设计。

  但是,和制造业或者零售业不一样的是,目前多数商业银行仍然不掌握这些产品的定价密码,产品的成本究竟几何,商业银行其实是不知道。因此,谈判的主导权并不像零售行业那样完全掌握在渠道手中,实现“渠道为王”。

  而掌握这些金融核心的基本都是国际大投行,或者为之服务的数据公司。对于中资商业银行而言,体验着艰难的跛行。

  那么,这些国际投行是否可以通过掌握定价权而赚钱暴利呢?一种流传甚广的市场观点认为,对于QDII产品,其实是国内银行赚小头,国际投行赚大头。

  果如其然?

  前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品经理认为,不能否认国际投行是赚了钱。不过,尽管国内商业银行不完全掌握定价的密码,但是通过多家询价,利用投行间的竞争,就大致知道各家的成本底线。

  “只要制度设计合理,杜绝关联交易,吃信息不对称的亏还是可以避免的。”他认为。

  额度黄牛

  除了登台的主角外,还有一种灰色的角色隐于幕后。

  熟悉QDII的人士称,由于市场不火爆,中资银行手中有大量的闲置额度,已经有一些掮客(黄牛)盯上了这部分的生意。

  前述熟悉QDII的人士介绍,其操作方法和炒QFII额度的类似,不过方向相反。

  对于国内客户而言,例如私募基金,其实需要一个低成本,并安全的渠道到海外投资,闲置的QDII额度自然是其在资本没有开放情况下的选择。

  通常,这些黄牛会要求除了收点管理费,银行不得干涉这部分额度的运作,前述熟悉QDII的人士称。

  于是,这部分掮客就成为QDII价值链上最为神秘的一环。不过,在个人直投政策出台之后,这些额度黄牛可能就会自然消亡。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