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痛失创新力一哥地位背后 规模优势成甜蜜负担

2013年04月02日 03:34  证券日报 

  工行在涉及规模的项目得分较高,但是在同业资产与总资产占比、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速等指标上确实表现出“船大难掉头”的特性

  ■证券日报研究院银行业研究小组 张 歆

  3月26日,证券日报研究院银行业研究小组推出“中国上市银行创新能力排行榜系列报道”中的第一篇《中国上市银行创新能力排行榜揭晓:兴业夺魁 工行痛失“一哥地位”》。报道见报后,有读者致电证券日报研究院,询问工行排名落后于兴业的主要原因。

  为此,证券日报研究院特在本期报道中,讲述从不同维度看到的工行。而综合分析也显示,规模为王的工商银行也正是受累于规模,才在创新能力指标上暂时失去第一的位置。

  路人眼中的工行

  4月1日中午,在南二环工商银行某营业网点附近,证券日报研究院银行业研究小组研究员随机先后拦住了7名路人,询问对“工商银行之最”的第一直觉印象,记者得到答案很有意思,1名路人直接回答称“最能赚钱”(后经记者验证,此人为资深股民),3名路人回答“最方便”(或类似表述),1名路人回答“人最多”,2名路人回答“业务最全”。

  如果把被采访对象的答案“翻译”得更细致一点,那么大致的答案是:工商银行连续数年荣膺全球最赚钱银行桂冠;工商银行网点最多,十分方便附近的居民;选择在工商银行办理业务的个人和公司客户最多;工商银行能够办理的业务种类最全面。在随机采访的7名路人的回答中,创新一词似乎被遗忘了。

  当然,随机的采访并不能说明事实的全部,但是采访很直观地验证了一点,创新并未成为大众所认可的工商银行最大的发展优势,至少截至目前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同业眼中的工行

  “从很多财务指标看,工商银行几乎都排名在行业前列,但是如果剔除规模因素,工商银行同业第一的指标并不是最多的。工商银行近年来一直头戴最赚钱的桂冠,这也使得工商银行不得不面对非常困难的选择——在经营转型中,是该局部修正还是大跨度‘变身’?”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

  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在业绩发布会上曾表示,“一定要走一条总资产规模不无限扩大,盈利能力却可以保持稳定增长的节约型之路”。

  “其实,从同业对手的角度来看,工商银行的创新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船大难掉头,工商银行在转型和创新上的努力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形成规模,并反映于财务指标上”,上述人士坦言。

  而另一位地方银行有关人士则表示,其特别关注了工商银行2012年年报。“工商银行的成本收入比能保持在那么低的水平上,确实令人比较意外”,他说。截至上周末已披露的10份上市银行年报显示,工行、浦发、建行的成本收入比分列前三名(由低到高),其成本收入比分别是:28.56%、28.71%、29.57%。

  财务报表中的工行

  从财务报表来看,工商银行在证券日报研究院多项指标《中国上市银行创新能力排行榜》上获得高分。

  在“2011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营业收入”项目中,工商银行排名第二,获得14分;在“2011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营业收入涨幅”项目,工商银行排名第5,得分为11分;在“拥有金融牌照数量”项目排名第4,得分为12分;在“2011年中小企业贷款余额”项目排名第一,得分为15分;在“2012年中期同业资产规模”项目排名第2,得分为14分。

  但是,工商银行在“2011年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速”项目排名第10,得分仅为6分;在“2012年中期净资产收益率”项目排名第6,得分为10分;在“2012年中期同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项目排名第14,得分仅为2分。

  从上述分值的区间分布来看,工商银行在涉及规模的项目均得分较高,但是在占比、增速等指标上确实表现出了“船大难掉头”的特性。例如其同业资产规模排名第二,但是该项规模占其自身资产的比例却很小,排名沦为倒数第二。

  此外,工商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与兴业银行相比尚有明显差距。当然,以工商银行庞大的资产规模,实现同业最为领先的净资产收益率的难度非常大。

  分析师眼中的工行

  由于工商银行上周刚刚披露了2012年年报,因此分析师对工商银行的评价大多是新鲜出炉,也因此比较贴切。

  我们梳理了3月28日以来的13份券商研报发现,分析师对工商银行的年报整体比较满意,有11份研报维持了原有的评级不变(增持、持有或中性评级),有2份研报虽然下调了评级,但下调后的评级分别为“推荐”和“谨慎推荐”。

  海通证券以“优质的银行”来描述工商银行。海通证券研报认为,工商银行值得长期持有,是四大行中的首选;工商银行在综合化经营、全球化金融集团等战略上处于领先,同时能稳健、持续执行,具有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基因;估值安全,基本面扎实,值得长期持有。

  瑞银证券则认为,“工商银行2012年净利润增长14.5%,基本符合市场和我们预期”。瑞银证券指出,“工行2012年拨备前利润增长12.9%;总资产增长13%,存贷款分别增长11%和13%。四季度净息差环比回落,贷款重定价有望在2013年上半年基本完成;我们认为伴随剩余存、贷款重定价在2013年上半年完成,公司净息差将进一步回落,预计2013年1季度净息差回落在10bp以内。展望全年,我们认为下半年净息差走势或主要取决于货币政策及宏观经济情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哈尔滨公款吃喝回潮:豪车遮牌去洗浴
  • 体育足总杯-切尔西淘汰曼联将战曼城 视频
  • 娱乐策划-张国荣十年祭:你的十年扰了浮生
  • 财经郭建波任志强赌房价认输 申请长安街裸奔
  • 科技微软Surface Pro评测:续航是短板 图集
  • 博客张国荣十周年祭 单身女孩私房话
  • 读书超级革命: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三个目标
  • 教育大四学生写万言忏悔书 劝莫虚度光阴
  • 育儿童星林妙可呼吁微博根除不良言论引争议
  • 西向东:假如沙漠吞噬北京(图)
  • 沈晓杰:房价控制捆绑收入增长是戏弄公众
  • 刘石:天天都是愚人节
  • 徐斌: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实际成本高得惊人
  • 倪金节:上海自由贸易区能成功吗
  • 成思危:支持创新者创业才能实现民族复兴
  • 金岩石:温州房价大跌意味着什么
  • 张庭宾:土地流转会引发社会动荡吗
  • 罗天昊:张国荣投胎的经济学问题
  • 叶檀:京沪房地产细则直通税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