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用卡泡沫(4)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3日 14:33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美国运通金融模式仍嫌传统 与之相比,尽管在证券化之前,美国运通实际控制的贷款(应收款)资产回报率高达5.2%,显著高于MBNA的实际控制资产回报率(3.4%),但美国运通的资产(应收款和贷款)证券化比例仅为25%,显著低于MBNA。低比例的证券化意味着美国运通实际控制资产的回报率在进入资产负债表时仅被放大了1.35倍(1/(1-25.7%)),而MBNA是3.6倍。相应地,美国运通表内贷款资产的税前回报率在进入资产负债表时仅由5.2%上升到7%,低于MBNA的12.2%;而考虑其他资产、成本后的总资产回报率仅为3.2%,低于MBNA的4.3%——证券化以后,MBNA的表内资产回报率明显高于美国运通。 MBNA通过金融模式的创新,放大了“实际控制贷款(应收款)资产/表内贷款(应收款)资产”的杠杆,从而提高了表内资产的回报率,并能够以更少的资本支撑更大规模的资产和扩张。在表内资产回报率的较量中MBNA的金融模式更胜一筹。 发现更多形式的轻资产战略 除了美国运通“以支付为中心”的创新经营模式和MBNA“以证券化为核心”的创新金融模式,轻资产战略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形式。 如,信息化系统对人力、场地等固定成本的替代与“轻化”。美国运通经过对网络工程的重新设计改造,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和场地成本,在2000-2005年间,尽管公司发行在外的信用卡数量由50万张上升到70万张,升幅接近40%,但其员工数量却从2000年的88900人下降到2005年的65800人,减少了25%(见图6)。即使剔除剥离金融咨询子公司(AEFA)的影响,美国运通信用卡部门的减员人数也在10~15%之间。网络化使人均工作效率提升了45%,再加上场地等其他成本的节约,在2001-2005年间,公司每年因网络流程改造所创造的成本节约都在10亿美元以上。 其实,MBNA也在努力减少自身在人员和网点上的投入,它通过借用与其建立合作关系的、分布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地的15000家银行分支机构和5000家专业协会来发行MBNA品牌的信用卡,从而大大降低了自身的固定资产支出,实现了轻资产运营。 此外,花旗银行对其ATM机的证券化处理也是银行轻资产战略的经典——与一般理念中将贷款资产或应收款资产证券化出售的模式不同,花旗是将它的固定资产ATM机出售了——这部分资产虽然能够提供稳定回报,但是就单个机器而言,却缺乏成长性,还占用了不少资本,证券化后将回笼资金投资于更具成长性的业务上,无疑是花旗实现扩张、尤其是海外扩张的明智决策。 快速发展的中国内地信用卡市场 工商银行的牡丹信用卡(包括准贷记卡)到2006年底已发行1112万张,年消费总额达到1053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招商银行2006年底信用卡发行也超过1000万张,较上年增长100%以上,过去1年招行信用卡实现的人民币消费金额超过前三年总和,创下单月最高消费总额80亿元人民币的纪录,2007年公司更提出发卡量突破1500万张的计划;民生银行在信用卡市场上起步较晚,2005年6月才获批发行信用卡,2005年底发卡量达到10万张,2006年底突破100万张,日发卡量1700张;此外,兴业银行自2004年7月推出首张信用卡以来,到2006年底,发卡量也突破100万张;在2006年发卡量突破100万张的还有交通银行、广发银行等。 韩国和中国台湾相继发生信用卡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的5年间,信用卡市场的繁荣一度成了解决韩国经济困难的灵丹妙药。但是,危机的种子已经播下——为了实现快速盈利,韩国的银行并不对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充分审查,就随意放贷,甚至很多无业者也能申请到信用卡。到2003年,韩国的信用卡渗透率达到70%,比美国65%的渗透率还高;韩国成人平均每人拥有4.5张信用卡,拥有10张信用卡的人数也已超过23万。 这一时期,由于韩国经济形式较好,再加上个人风险的累积需要一定的时期,因此,银行的坏账率并不高,信用卡公司个个赚得盆满钵满。但是,随着韩国经济陷入暂时萧条,2002年,韩国信用卡危机开始显现,当年信用卡公司出现了2616亿韩元的大窟窿。2003年1月,信用卡公司赤字总额更进一步上升到4128亿韩元,一场酝酿已久的信用卡危机已不可避免。当年9月末,350万韩国人未能按期还款,占韩国工作人口的16%,另外,信用卡欠款一个月以上的约有10%(美国仅为4%),8个主要信用卡公司的坏账率达13.5%,面临破产威胁。2003年11月23日,韩国最大的信用卡公司LG信用卡公司获得2万亿韩元(合17亿美元)的紧急救援,得以避免破产命运,这已是两年来韩国第四家需要输血的信用卡公司。为了重组,LG信用卡公司计划两年内削减9万亿韩元坏账,同时裁员2100名,占总雇员人数的25%。此外,公司还计划砍掉一半零售分支机构,以进一步削减成本。信用卡危机让韩国银行和韩国消费者都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中国台湾地区1993年开放信用卡市场,截止到2005年6月,其信用卡发行量已达到4300万张,较3年前翻了一倍,信用卡渗透率已达到80%以上。但是快速增长的信用卡市场也带来大量负面影响:累计透支金额占台湾GDP的6%,岛内四成以上持卡人每月拿两成以上薪水去还债,70万人成为“卡奴”,平均每月有40000人因刷卡过度而破产。卡债在冲击社会稳定的同时,也给台湾经济带来了负面的影响,2006年2月,台湾“主计处”预估,卡债的冲击将使岛内2006年民间消费减少200亿元新台币。为此,台湾不得不对信用卡采取限制措施,包括提高办卡门槛、限制信用卡赠品总值等,并试图提高最低月还款比例(由目前的3%提高到20%)。但是,台湾的银行仍在竭力刺激岛内民众办卡、刷卡,为了能够以量取胜,各大银行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包括回馈礼物、累积红利换赠品、现金回馈、抽百万元奖金,持卡人“中奖”。……激烈的竞争使发卡量不足100万张的银行难以盈利,但过度的规模竞争又导致风险的积聚,信用卡呆账率已由两年前的2%上升到2.4%,部分大型信用卡银行的呆账率已达到3%以上,近两年每年冲销的坏账都在200亿新台币以上,从而大大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能力。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