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代》4月13日当期封面:保护家园的新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8日 11:35  新浪财经
《时代》4月13日当期封面:保护家园的新时代
图为《时代》4月13日当期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本期《时代》在封面文章中向读者介绍了地球这个生态环境体系面临的危机。高度进化的人类带来是其他形式生命的消亡。文章呼吁人们不能对此熟视无睹,要全力保护好剩余各类野生物种。以下为文章概述:

  地球上至少有800万种独特生命形式,在马达加斯加的Andasibe地区能够找到所有这些种类。该国实质上就是生命种类藏书馆。马岛在8000万到1亿年间从印度大陆分离出去,最终在非洲东南海岸驻留。地理上的隔绝使它成为达尔文理论的见证地。约90%植物和70%动物仅为岛上独有。令岛上生命存在的独特因素也成为这种生命形态特别脆弱的原因。

  然而,因受到的威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这些生命消失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自人类1500年前登上马岛,为构建居住地,80%以上的极度兴旺的森林和植被遭砍伐和燃烧,动物们无家可归;毫无节制的猎杀已让不少种群消失;矿业采掘、伐木和勘探能源严重威胁到剩余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目前马岛仅有约合新泽西州大小的面积内有原始植被,多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动植物拥挤在这片狭窄空间生存。

  马岛仅是全球的一个野生环境保护热点。专家们估计全球野生动植物消亡的速度,是人类繁殖兴旺前的古代史上消亡速度的1000倍。地球史上曾有过5次动植物消亡期,其中包括2.5亿年前的二叠纪。当时约有70%的陆地动物和96%的海洋动物消失。最近一次是6500万年前恐龙时代终结的白垩纪期。科学家们曾直接对世界上不足3%的有记载的动物的可生存性做过评估,结果表明地球可能步入第6次消亡期。而造成的原因不是游离小行星,或巨型威力火山,而是人类自己。

  人类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无尽渴望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可能会在本世纪末夺去20%-30%的地球生物。人类重塑过的地球将是一个生物几乎灭绝的环境。世界保护自然联盟(International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在2008年所做的环境评价发现,地球上每4种哺乳动物中就有1种面临灭绝风险。过度捕捞和海水呈酸性,威胁着从鱼类到珊瑚虫的各种海洋生物。

  环保专家们对野生环境的评价并非危言耸听。这是因人类也是动物的一种,与其他任何形式的生命一样依赖地球。生态系统中生存物种越多,环境就更健康和更多产,这也是对人类生存影响的最大因素。

  伐去的森林可以重新长回,污染的空气河水可以清洁,但消亡意味着永远失去。野生环保专家们承认,丧失栖息地和气候变化的最糟情形是,地球丧失了成千上万的物种,但其中许多物种甚至人类都未曾发现过。这是对世界上大多数物种进行的种族屠杀,造成地球不可逆转的赤贫。人类是存活下来了,但它注定会沦落到寂寞和孤独时代。

  若人们关心野生环境,认为地球不只是人类家园,那就应对现状感到担忧。全球环保团体正以新方式应对野生动植物遭遇的新威胁。在像马达加斯加和巴西这类环保热点地区,环保专家与当地人士通力合作,确保让那些距离人类居住地很近而受到威胁的物种得到充分的保护。他们进一步推广避免砍伐森林的策略。但目前不能确定的是,这些措施究竟能否阻止地球生物的第6次大消亡。无论如何,这是人类在别无选择情形下必须进行的尝试。(皖东)

 

  往期回顾:

  《时代》4月6日当期封面:终结穷奢极欲

  《时代》3月30日当期封面:AIG为何不能倒闭

  时代3月23日当期封面:改变世界的10个观念

  《时代》3月16日当期封面:美国医保之痛

  《时代》3月9日当期封面:悲惨的美国住房梦

  《时代》3月2日当期封面:最佳女主角的价值

  《时代》2月23日当期封面:共同造福人类

  《时代》2月16日当期封面:如何拯救传统媒体

  《时代》2月9日当期封面:执著的追求

  《时代》2月2日当期封面:新政府的新目标

  《时代》1月26日当期封面:奥巴马如何刺激经济

  《时代》1月19日当期封面:为什么以色列赢不了

  《时代》1月12日当期封面:不应浪费有限能源

  《时代》12月26日当期封面:历史因何不再等待

  《时代》12月22日当期封面:08年全球十大新闻

  时代12月15日当期封面:拯救底特律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