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王国刚:金融科技“热”可能引发风险

人大教授王国刚:金融科技“热”可能引发风险
2018年01月25日 15:02 新浪财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国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国刚

  新浪财经讯 “2017北京金博会”于2018年1月25-28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在25日举行的“2017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国刚出席并演讲。

  其表示中国金融的风险包括以下这几方面:一,资金大量运行层面并未真正改变,二,实体部门运作带来的风险,三,一头整治P2P,另一头P2P在进行所谓的创新,四,一些民营企业集团,在进入以后获得巨额的债务,并且把这些债务用作金融运作,由此引致了一系列的风险,这些风险现在逐渐地暴露出来了。五,资管新贵出台后可能引致的市场反应,这里面市场占有大的波动。六,金融科技“热”背后可能引发风险。七,在金融整治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幅缩表,可能引致新的金融风险。

  面对着几方面的风险,王国刚指出,要推进这样一个中国金融的稳健、健康发展,深化金融改革、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就必须推出一系列新的举措。

  一,需要建立金融数据和金融信息的精准性统计机制,以保证金融调控双自主能够在耳聪目明的条件下展开。

  二,要充分发挥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稳定性作用,有效保证它的流动性需求,使得它们能够在负债—资产—负债的过程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由此这些银行稳金融。

  三,强化对金融市场运行态势的监控,避免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下跌。

  四,理性对待金融科技的发展,加强研究,在相关技术成熟之前,一定要弱化炒作冲动,不要让它形成新的金融泡沫。

  五,加强行为监管。

  六,要建立和完善金融预计机制和应急机制。

  以下为演讲摘编:

  王国刚:中国的金融进入了2018年,2018年中国金融的主题就是防风险,但是当我们要讨论怎么防范的时候,我们得先弄清楚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怎么来的?为什么?

  因为长期以来好些人一讲到系统性风险,头脑中想起的就是宏观方面的事,上世纪60年代讲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价格政策等等,由这些宏观因素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但是2007年—2008年美国这一轮金融危机的演化告诉了人们,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是由微观主体引发的,不是由宏观因素造成的。因此,在这里面就必须全面转换视角。为什么微观因素会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形成机理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微观主体彼此间的“负债—资产—负债”连锁链条埋下了它们“利益—行为”联动的机制。由此负债跟资产是联动的,通过负债资产的联动,全社会所有的主体,包括我们每个个人,所有的企业、所有的中间机构,乃至其他的机构,全部已经连成了一张大网,这张大网当中,利益和行为联动,这是一个基本的状态。

  第二,金融层面的资金脱实向虚不可持续性,导致了金融运作的成本上升和风险持续增长,而且严重降低了实体企业对金融运行的价值支持力度。大家都知道金融本身不创造价值,金融的价值来自于实体的提供,但是实体经济能提供给金融的就那么多价值,可金融呢?在自己的面上在运行着,每一次交易都有新的成本,这些成本是要有人掏的,掏不下去了,这就引致了第二个问题的发生。掏不下去会发生什么事?就发生了第三个。

  第三,证券市场持续大幅下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有毒资产,何为有毒资产?有毒资产的含义就是这些金融资产的价格持续大幅下落。这样一种持续大幅下落马上就引致了第四个问题的发生。

  第四,有毒资产的持续发酵,将引致持有资产的各方踩踏性恐慌抛售,他迟抛售的话,资产下得更多。原因是它的资产中大量是负债构成的,可是负债的数额不能减,由此在争先恐后的抛售中,成为传染和扩散风险的重要机制。

  第五,在这样一个结果下引致各相关微观主体资产负债表连锁反应,并进一步推进有毒资产的价格急速下跌,引致金融危机。这样一个状态不是宏观方面造成的,美国的在发生金融危机之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就是由微观主体造成的,这样一个事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为这些年来在推进混业经营、金融创新等等的背景下,中国金融运行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金融产品复杂化、金融各业的合作愈加突出各种类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卷入金融中,导致金融高杠杆现象严重发生。不仅是金融乱象频发,有几次已经将金融运行带到了面临深远的境地。刚才讲到踩踏性恐慌抛售,2015年股灾不就是如此吗?

  这种背景下中国的金融就分析而言已经岌岌可危,八大金融乱象已经众所周知了,不细讲了。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2016—2017年在中央的领导下,金融监管部门果断重拳出击,对一些重大金融危机展开了整治,一些重大风险浮出水面,这些风险包括喧嚣一时的P2P借贷,想想看两年前都在P2P野蛮成长,野蛮这个词在中国人的字典里面从来是贬义的,什么时候这个词成褒义的了,野蛮生长变成是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判别的观念已经变了。当然从2016年整治开始现在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银行业的一些活动,违规的、套利的一系列的表现。同业存贷大幅上升,所有学金融学的人都知道有个货币乘数,货币乘数讲的是银行和客户之间所发生的事,存款变贷款,贷款变存款,这是货币乘数。什么时候出来银行能不的通过银行存单,贷款变贷款,贷款变存款,又来了一个货币乘数,这就是同业存贷。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然后委托贷款,通告延误、第三方支付中的违规行为,比特币搞得一个一个神魂颠倒,可以创造货币了,我们一些人望文生义看到那叫货币,他就已经往上奔了。忘了一个最简单的概念,怎么在金融学上大家先讨论那个东西是交易对象还是交易媒介,如果是交易对象,就是金融产品,如果说是交易媒介,那才是货币。

  央行的一个基本功能要保持币值稳定,这是它的基本功能,当你拿人民币去买比特币的时候,你就知道比特币就是交易对象,什么时候它成货币了,一衡量它压根就不是,只不过名称叫“币”而已,我们还趋之若鹜呢,还从那儿衍生出来一堆的ICO、海货、期货交易,那不是货币,交易对象是金融产品。而它这种金融产品是从虚到虚的,不是从实到虚的。然后加强对银行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大家知道2017年处罚是最严的,既要打黑天鹅,也要打野蛮人。加强对保险资金并购上市公司股份的监管,这一系列举措应该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这些举措目前为止基本上从金融整体上来讲,针对增量而言。2016—2017年的整治是增量整治。2018年之后要进行的是存量整治。原因是什么?中国金融运行中各种乱象的形成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然你要化三尺之冰也非一日之功,这些风险要防范。

  这些风险包括:

  1、资金大量运行层面并未真正改变。大家看到这张表讲的是中国几个层面的货币供应情况,大家有兴趣看M1,M1在第三列,M1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是央行发行的货币+各机构在银行的后期存款,M0讲的是央行发行的货币。大家简要看一下,看一下从2015年开始变化,在这之前大致上每年增加几千亿到一万亿,从2015年每年是6—8万亿的增加,到了现在2017年依然增加了接近6万亿,大家知道我们实体面的情况并不好。实体面很多的产品难以卖出去,去库存、去产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在这样一个背景条件下,实体面没有那么多的后期存款存在银行账上,之所以下面有这么多的后期存款,有一个重要原因,大量钱趴在银行面上等待投资机会。这个情况依然严重,因此今年说到治存量,就是要治这些内容。

  2、实体部门运作带来的风险,大家知道共享单车。不管是原来的预付金还是押金,现在都在出问题,谁在监管最后还没搞清楚,最后跟共享单车平台谈判的既不是金融监管部门,也不是商务部,也不是工商行政总局,是什么?消费者协会。这个事谁管不知道,可是牵扯的是百亿的资金。

  3、P2P,一头整治P2P,另一头P2P在进行所谓的创新,这些创新的校园贷、现金贷还在不断地造成经济社会的后果。

  4、一些民营企业集团,在进入以后获得巨额的债务,并且把这些债务用作金融运作,由此引致了一系列的风险,这些风险现在逐渐地暴露出来了。

  5、资管新贵出台后可能引致的市场反应,这里面市场占有大的波动。

  6、金融科技“热”背后可能引发的风险。我就想问一两个问题,这些所谓的区块链、分布式账户、人工智能等等,它并不只在金融用,在各产业都可以用,它在哪个产业用上成熟了?用进去了?所以在这里面我们大家切忌一条,自本世纪以来,2000—2001年,我们有过一轮网购泡沫,当时说拿一万块钱租一条通讯线路,一个服务器到中关村8块钱买一个盗版盘,就可以办一个网络公司,这叫高科技,如果这叫高科技,天下没有什么不是高科技的,所有一触网让股价去上升,那就是泡沫。然后紧接着是前几年所谓互联网金融,看看吧,我们做了些什么?今天留下下什么?等到这两年整治下来以后看看还剩什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现在一些人搬出了所谓的金融科技,把裁撤、预期,甚至幻想当作现实,一批趋之若鹜。如果这样做下去的话,我们准备再有第三次泡沫。

  7、在金融整治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幅缩表,因为这次整的是存量,就可能引致新的金融风险。这些事需要我们大家高度重视。

  要推进这样一个中国金融的稳健、健康发展,深化金融改革、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就必须推出一系列新的举措。

  1、需要建立金融数据和金融信息的精准性统计机制,以保证金融调控双自主能够在耳聪目明的条件下展开。为什么?我们有人说这样一个社会融资存量规模是中国金融的最大扩经,这个口径大家可以看到它的数额在170多万亿存量,历史以来一共做了这么多。但是这个数额我们拿另一个跟它对比的时候,仅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量达到了244万亿。已经比它多了70万亿,那些配置到哪儿去了?多出70万亿配哪儿去了?且不讲还有很多债市以外的东西,因为这才讲到银行的,光是理财那一部分多少呢?有人说有100多万亿,有人说有70、80万亿,有人说有50多万亿,在整个金融资产都不清不白的条件下调控,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展开,全社会的金融风险没法看清楚,又怎么调?

  2、要充分发挥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稳定性作用,有效保证它的流动性需求,使得它们能够在负债—资产—负债的过程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由此这些银行稳金融。

  3、强化对金融市场运行态势的监控,避免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下跌。

  4、理性对待金融科技的发展,加强研究,看看它究竟是什么,但是在相关技术成熟之前,一定要弱化炒作冲动,不要让它形成新的金融泡沫,因为这是要付出代价的,会造成很多风险的。

  5、加强行为监管。我们的金融监管部门不仅要管金融机构的金融行为,而且要监管准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的金融行为。因此,监管要回到行为面上来,凡是金融行为都应该让我们监管。

  6、要建立和完善金融预计机制和应急机制。2015年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的紧迫性。

  讲完了,不对的地方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