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对话:柳传志新思维 从导演向制片人演变(7)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 15:51 CCTV 《对话》 | |||||||||
柳传志:大家互相了解。 主持人:互相了解。 柳传志:因为也有一个,还有一个他对我看得中看不中,对我们这个文化看得中看不中,也是很重要的,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得中的。
主持人:其实他和我们一贯看到的联想用人的这个渠道是不太一样的,他并不是一个我们联想自己培养起来的人,所以在您刚才提到的磨合当中,我估计肯定会有很多不断地相互了解,甚至是相互考验。 柳传志:最主要的一点还是就是关于求实的问题,求实的问题因为我是在一个会上 公开对这个事提出批评的,批评他的那个部门,所以他回来以后,当然跟我会要反复地谈,这事情大概前前后后连改带谈要有一两个月吧。 主持人:磨合过程,今天说起来好像是转瞬即过,两年的时间,现在我们让赵令欢先生把自己的思绪再回到那两年当中,您肯定忘不了。 赵令欢:我在第一年,就是你说我在经历这种打磨的这个环节里,我没有感觉到没有想到半点的这种委屈之说或者怎么说,因为我相信联想是两件事情,那时候我经常 有的时候跟自己说、跟朋友说,我说相信联想是个胸怀大志的地方,另外也是最吸引我的是联想是个讲人情的地方。我在国外,不管把我的事业,把我的工作怎么当自己的事业做,总觉得它就是个工作,而只有在联想,我觉得我可以把我的工作真正地当成事业,甚至当成自己的命来做。因为有一种亲情,一种亲人,他在乎这个,有的环节他不在乎这个。这个实际上是我追求的一点。实际上我从接受柳总的聘用那一刻,我心里就扎扎实实地认为我是联想人,我从来就不觉得我不是联想人。 主持人:其实刚才赵先生的这番话,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词,是关于亲情的反复使用。在联想这个大家庭当中,亲情应该是占了很大的一个比重的。特别是我们的联想集团变成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的时候,未来呈现在世界面前的联想,究竟会是一个以亲情为主的很有东方浓厚色彩的这种公司,还是说完全靠制度靠规则去管理人的一家很西化的公司。 柳传志:都不是。 主持人:都不是。 柳传志:就是根据具体的需要,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次跟IBM的工作的这个配合之中,我觉得杨元庆和他下边的这些同事做得还比较顺手的话,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西方的企业因为很成熟了,他们是按照菜谱来学管理的,菜谱告诉他怎么做,他们这么做就对了。而中国企业本身由于没有菜谱,因为这个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这个转换之中,所以我们自己得学会写菜谱,学会写菜谱就要知道原料是什么样的,盐是什么滋味,然后我怎么去调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就会做出来这种更适合吃的人的口味的菜,未必一定要说明是西餐或者是中餐。 主持人:在用人方面,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有很多不是非黑既白的这种选择方法的。在这方面我知道曾鸣教授,有过很多的研究。在联想的用人观的改变方面,在从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土企业,变成一个国际化企业过程当中,您看到的这种用人观的改变体现在什么方面。 曾鸣:我讲课的时候,有的时候特别是跟同学互动的当中,就碰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联想的这个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这个说法,基本上叫做因人设事。这个是相对比较中国传统一点的说法。那么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是叫因事找人,是先把事情想明白了,然后再去找人来做这个事情。所以这两个话的颠倒,实际上可能是代表了中国跟西方的这种管理方式的一种不同,联想最近这两三年的变化,就是先看好了并购投资这一块,然后一直没动,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然后找到了合适的人再去做。我觉得这个倒是蛮有意思的一个转变。 主持人:但是在以前,可能不一定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做法。 曾鸣:对,以前可能是跟着传统的做法。所以这也就回到了在一个国际化的情况下,一个中国的企业在中西合璧的这个道路上,到底怎么去走这第三条路,而且有一些可能是管理思想上的问题,有一些可能是现实环境的一个不同,但是本身我觉得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因为我实际上非常同意刚才赵令欢讲的这种亲情的感觉,实际上很可能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支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