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海归不是判断工资高低的唯一标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 17:13 南方网

    伍承波

  “海归”回国就业的话题从春季开始像时下的天气一样伴着季节的变化而随之升温,有关“海归”月薪3000元值不值的话题也是被各大新闻媒体炒了又炒,弄得一些正在为工作发愁或者认为委屈就业的海归“心理很不是滋味”。《国际先驱导报》12日再次出现的一个标题《“海归”到底值多少钱?》,显然无法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海归”不是判断其工资高低的唯一标准。

  正如《国际先驱导报》文章所描述的那样,很多从国外归来的学子对在国内就业抱了太大的希望,认为只要从国外回来,就一定能够找到薪水很高的工作。这样的想法不免与前些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MBA毕业生遭遇就业寒流的严峻现实一样:一些当初没有读MBA的人,在三年后从普通职员当上了部门主管或者跳槽到别的公司,薪资由原来的三四千元上涨到七八千,高的甚至超过一万元,而不少刚刚毕业的MBA,就业时的工资只有四千元多一点。三年的光阴再加上超过十万元的学费,能不让他们感到难过吗?

  但难过归难过,既然毕业了,就得要面对现实。就业市场的冷暖是检验人才这个特殊商品价值的晴雨表,既然市场开出三千元的月工资,你不想就业就得面临失业。而对于很多为

留学付出昂贵学费的海归而言,你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做那些你本不想去做的工作。

  用人单位开出月薪三千的工资也并不是没有道理。首先,不管是从国外学成归来还是在国内高等学府毕业,在工作履历上的经历均为“0”,“海归”比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充其量多的是更流利的外语水平,以及可能更开阔的视野。但现今的国内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的毕业生,也非常注重外语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视野思维模式的培养。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比从国外回来的学生差,而这部分国内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也仅在三千元左右,即便是应届硕士研究生,因面临无实际工作经验的瓶颈,在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前提下,一些人在遭受数次碰壁后为“挣两年工作经验”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薪资价位。

  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够为其创造价值的人才,在当今制造业成本普通上扬、产品利润空间越来越低、用人单位希望通过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等手段降低制造费用的环境下,仅凭一个“海归”的光环就能拥有比国内应届生更高的工资待遇,恐怕在21世纪已经来了七年的今天已经不复存在。

  就拿“海归”青睐的跨国公司来说,一般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大多需要有两至三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所招聘的职员能够立马上手,并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而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而言,由于需要一至两年的适应和成长期,用人单位即使为长远发展而招聘应届毕业的“海归”,也等于给他们一直两年时间来学习相关技能和技巧,而在没有为公司创造价值或节省成本的前提下,跨国公司不可能再像过去的国有企业那样根据其教育背景的资历定工资,因此月薪三千也就在情理之中。新浪网和《国际先驱导报》调查的七千多名投票者中,有近七成的网民赞成这一薪水标准,更说明了“海归”在中国社会的价值认可度。

  一些刚到中国投资或者有意向投资中国的跨国公司,起初也试着录用中国留学生,在跨国公司本部工作几年后,以高于中国本土工资水平的薪资委以重任,将其派到中国担任质量控制或者全球采购等重要岗位的职务。但因为这些留学生没有在中国本土的实际相关工作经验,即使在国外工作多年并作出过一些成绩,但因为水土不服,仍然在控制质量和成本方面找不到一条适合中国本土的路,久而久之,跨国公司为了在中国站稳脚跟并力求发展,不得不重新在中国本土寻找中高级管理人才,“海归”们也因此失去了这部分人力资源市场的空间。加之在中国本土寻找的人才通常比从跨国公司总部委派过来的“海归”的工资低,“海归”也不得不抛开头上的光环参与到本土人才竞争的队伍中来,无形中“海归”的总体薪资水平也就随之降低。

  国际先驱导报提到一位“海归”就业状况的自述,这名“海归”在德国一所大学拿到环境工程学硕士学位回国找工作,初次月薪五千嫌少,又到国外继续留学,结果2006年正式回到国内就业后,目前的薪水每月只有四千多元,扣除各种税金后的实发工资每月在3200多元,面对养家和留学成本回收的双重压力,自述者称 “觉得是种嘲讽,心里不是滋味”,甚至怕在人家面前提起自己曾经是个海归。

  笔者无意讨论个案,现实的情况表明,必须有一定的工作业绩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薪资。就如汽车上的一个零部件,不管它是从国外买来,还是在中国本土生产,只要你的质量可靠,经久赖用,为汽车的整车节省成本,且能为其增加市场占有率,采购商才有可能给出更好的购买价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