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政策导向 > 正文
 

企业黑名单成求职参考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 09:53 北京晨报

  学生:不管真假都有必要

    专家:发布侵权信息要负法律责任

  “求职打假黑名单 中国求职打假专业平台”,近日,在各高校网站上有一个“北京不良公司黑名单”的帖子颇受大学生欢迎。记者调查发现,这个帖子的出处是一个叫“黑名单
”的网站。在这个网站上,共公布了近千家不良公司的信息,且数量在继续增加。

  现象调查

  北京40家公司赫然上榜

  记者发现,网站上对“不良公司”的记录都有统一的格式,包括公司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不良行为描述等,非常详细。为了方便查询,网站还将不良公司分地区列出。在长长的一串名单里,北京已有近40家公司上榜,其中不乏名企身影。

  而网友对“不良公司”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公司用培训等借口收取培训费、对求职者的承诺不能兑现、克扣工资、骗取大学生的个人信息等方面。

  “打着诚信旗号的超级骗子公司!!你第一次去他们公司他会信誓旦旦说一堆优惠条件或者给予一份无法保护工人利益的合同,在骗取你的劳动成果后,以各种理由克扣你的工钱,不予结账!!在你正当讨薪的时候,他会无耻地用暴力赶你出门,并且找保安赶你!!大家切记不要再上这个公司的当了!!”有网友愤怒地留言道。

  当事者说

  学生:不论真假都有价值

  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小刘告诉记者,“黑名单”中公布的一家广告公司就多次在学校推荐的招聘单位中出现过,当时大概有近百名同学前去应征,结果这家自称规模很大的公司竟然在一个破旧的平房里办公,“公司承诺可以办户口,但问起办户口的流程时,公司人事部的员工什么都不懂。”

  “黑名单很有参考价值!”很多毕业生肯定地告诉记者。

  上榜公司:

  我们不知情,他们很荒唐

  记者拨通了北京几家上榜公司的电话,大多数公司表示并不知情。一家位于亚运村的公司工作人员对其“不良行为”描述给予了矢口否认,“可能是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人瞎写的,网络上荒唐的事多了!”

  网站创办者:

  创办网站不为赚钱

  记者发现,“黑名单”网站除了电子邮箱,什么联系方式都没留下,记者试探着给邮箱发了一封邮件,竟然很快收到了回复。“因为创办这个网站本身就是得罪人的事情,不方便在公众场合露面。”这位自称是网络爱好者的网站创办者告诉记者,在网站创办过程中,他曾经遭到过威胁,有人发帖子说他做这个是为了赚钱,“但其实做这个是没任何收入的,当然也有些公司会澄清网友的投诉,并表示要与网友本人取得联系,消除误解,这是我所乐见的。”而对于发布的不实内容,网站会将其内容删除。

  但他也表示,由于目前能力所限,还没法对所刊登的信息逐一核实,但仍会尽量核实把关,避免将个人泄愤的言辞公布出来。

  专家提醒

  信息如侵权网站网友均需担责

  北京市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

电子商务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德成律师告诉记者,虽然网站的出发点和意愿都是很好的,但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网站对其发布的信息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一旦发布的信息被认定构成侵权行为,网站很有可能要根据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并负有及时删除或屏蔽的义务。

  此外,李律师还告诫发布信息的网友,一定要理智客观地发布信息,做一个文明网友,以免会触及法律问题。

  实习记者 刘春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