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周天勇: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一个总体方案(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1日 20:47 经济观察报

  周天勇:东亚地区的国家,包括韩国、新加坡,我国的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还有其他一些新型国家和地区,在结构剧烈转型期间,经济上是自由化、市场化,但是政治上都是集中的。从反面经验教训来看,许多非洲国家,包括部分南亚国家,在战后推进西方民主制度,政治不稳定,社会不稳定,经常发生政变,这种状况下,发展也不成功。

  经济观察报:俄罗斯呢?

  周天勇:前苏联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超前,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怎样评价它的改革?如果从改革导致国家解体的角度来说,付出国家解体这么大代价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觉得得不偿失。

  经济观察报:最近有人撰文称,中国已经建成了可以与西方民主制度相媲美的民主政治。

  周天勇:如果这样,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吗?特殊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能以特殊性反对改革。

  我认为,应当辩证地看,应当从历史结果来看中国的政治体制。现在国外有一些学者评价中国军队,说中国30年来没发生严重政变,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是一种很好的文官制度,才保持中国朝着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方向发展,才得以高速增长。我觉得这不是没有道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的目标肯定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现代国家,这是坚定不移的,不能因为我们有特殊性而不改革。

  经济观察报:我们也不能陶醉在既有成绩中。

  周天勇:上面已经谈到目前的体制对创业和就业的危害,即使从未来我国以亿计的劳动力就业和民生的需要看,也亟须通过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型和社会管理型的政府。这样既能减少腐败,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经济生活的效率,解决由政府“合法”乱审批、乱执法和乱收费罚款造成的“政府导致型失业”问题。

  当前,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人民民主意识的充分觉醒,以及党政官员中存在的一定的腐败现象,使得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越来越迫切。如果在政治上不能适时地推进改革,导致政治改革步骤与经济改革、社会发展进程相脱节,或者政治改革措施不能有效地解决旧体制、旧机制的弊端,那么我们的改革就背离了初衷。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他还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可见,政治体制改革,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务之急。

  经济观察报:要改革,就有一个如何学习借鉴的问题。

  周天勇:改革要考虑我们的特殊性,但是西方的一些已经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政治文明,我们不能不学习。比如说立法、行政、司法互相制约、互相制衡就是很好的制度。西方的预算制度、议会的辩论制度、上院和下院制度,也都是很好的制度。我们政府机构老控制不住,想设个机构就设了,编办给编,组织配领导,人事配公务员,要么财政给钱,财政若不给钱,物价部门则给收费罚款权力,于是各种 “办公室”屡禁不止,机构精简和膨胀恶性循环,政府几乎所有部门都收钱,什么原因?就是没有真正发挥预算的硬约束作用,就是人大对政府的预算约束不力,没有管住政府收钱和花钱。

  政治体制改革应该如何布局

  经济观察报:不改革问题会越来越多。

  周天勇:问题越来越多,最后还要出大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面对的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如何改的问题。国内比较激进的观点是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另外,还有一些中改和小改的不同方案。

  经济观察报:作为一个长期研究政治体制的学者,你认为在改革思路上应该如何布局?

  周天勇:从改革思路来说,首先要加快党内民主的进程。在此基础上,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的改变,这就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

  第二,要真正建立起人大及政协—政府—司法之间的权力制衡架构。人大体制要改革和完善,包括人大代表制度要改革,会议制度要改革,整个程序要改革,让人大体制真正发挥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发挥监督作用,例如,一定要管住政府乱收费、乱罚款。这是最基础的。

  经济观察报:和平时期,钱袋子是最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预算、民主预算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非常好的突破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